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燕龙专利>正文

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4804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2 12:41
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在燃气管22的前端设置有堵头17,燃气管22的前端靠近堵头17一端上设置有多个燃气出口18,空气进气管19的前端与链接弯管16的尾端紧固连接,链接弯管16的前端和混合管9的尾端紧固连接,混合管9的前端设置有燃气烧嘴11,混合管9靠近尾端一端设置有链接盘-a14,链接盘-a14上设置有观火孔15,空气管5靠近法兰盘-a13一端设置有主风口6,空气管5的外侧套制有窑炉滑道2,窑炉滑道2通过尾端一端固定的链接钢板4用膨胀螺栓3与窑墙1链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属于窑炉的燃烧
,适应于耐火材料的燃烧应用。
技术介绍
:就专利技术人所知,目前国内用于耐火材料烧结过程中使用的燃烧装置是扩散式燃烧,常用的扩散式燃烧是助燃气和燃气边混合边燃烧有几个缺点;第一由于混合不好会造成助燃气的过剩,提高了排烟的温度使窑炉热量损失加大。第二由于混合不好使燃气不能充分燃烧造成了燃料过剩,因此浪费燃料。另一方面,用于耐火材料烧结过程中使用的燃烧装置均以固定位置安装,常用的燃烧装置上的烧嘴在隧道窑的窑墙内距隧道窑内墙有一段距离,距烧结物就更远。现有的设计燃烧装置上的烧嘴的工作方式是靠外部火焰在热辐射的条件下进行烧结,同时最高温度部位在窑墙上不在烧结物体,内窑墙和烧结物通过辐射传递一部分热能,不是火焰直接烧结,所以在具体操作中窑墙的出火口因烧结变形特别严重,另外窑墙内温度高于烧结物体温度是浪费了燃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助燃气和燃气充分混合,可以使助燃气和燃气合理利用而且燃烧效率高的。本专利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设置一条燃气管22,在燃气管22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该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设置一条燃气管(22),在燃气管(22)的前端设置有堵头(17),燃气管(22)的前端靠近堵头(17)一端上设置有多个燃气出口(18),燃气管(22)靠近燃气出口(18)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21),第二固定支架(2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气孔(20),燃气管(22)的尾端一端设置有链接盘‑b(26),链接盘‑b(26)通过法兰盘螺栓‑b(24)与固定在空气进气管(19)末端的法兰盘‑b(25)紧固连接,空气进气管(19)靠近法兰盘‑b(25)一端设置有次风口(23),空气进气管(19)的前端与链接弯管(16)的尾端紧固连接,链接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该调节预混式二次燃气烧嘴及方法设置一条燃气管(22),在燃气管(22)的前端设置有堵头(17),燃气管(22)的前端靠近堵头(17)一端上设置有多个燃气出口(18),燃气管(22)靠近燃气出口(18)处设置有第二固定支架(21),第二固定支架(21)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气孔(20),燃气管(22)的尾端一端设置有链接盘-b (26),链接盘-b (26)通过法兰盘螺栓_b (24)与固定在空气进气管(19)末端的法兰盘-b(25)紧固连接,空气进气管(19)靠近法兰盘_b (25) —端设置有次风口(23),空气进气管(19)的前端与链接弯管(16)的尾端紧固连接,链接弯管(16)的前端和混合管(9)的尾端紧固连接,混合管(9)的前端设置有燃气烧嘴(11),燃气烧嘴(11)上设置有多个混合气出口(10),混合管(9)靠近燃气烧嘴(11) 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支架(7),第一固定支架(7)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空气出口(8),混合管(9)靠近尾端一端设置有链接盘-a (14),链接盘_a(14)上设置有观火孔(15),链接盘_a(14)通过法兰盘螺栓_a(12)与固定在空气管(5)末端的法兰盘_a(13)紧固连接,空气管(5)靠近法兰盘_a(13) —端设置有主风口(6),空气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燕龙
申请(专利权)人:梁燕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