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包括有气囊背心,气囊背心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还包括有充气组件;充气组件包括有动力装置、传动装置、联动拍板、气囊装置以及通气管路;气囊装置具有腔体,气囊装置开设有第二通气孔和安装口,安装口上设置有鼓膜,联动拍板通过鼓膜与气囊装置活动连接,气囊装置还开设有第三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与通气管路连通;气囊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通气管路包括有主管和支管,各个气囊装置上的第三通气孔上均安装有支管,气囊装置通过支管与主管连通;第二通气孔与第一通气管相连通。气囊装置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气囊装置同时对气囊背心同时充气,提高了充气效率,设置传动装置,能够同时驱动联动拍板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机械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
技术介绍
一在现有技术中,较为典型的排痰机所使用的内部结构均为单独腔体,使用时电机通过曲轴带动拍板进行往复运动,拍板向腔体内部运动时压缩腔体空间形成正压气体,拍板向腔体外部运动时释放腔体空间形成负压气体,通过这种往复运动形成正负压交替的振荡气流,振荡气流通过管道输送至气囊背心,从而使背心产生振动。背心振动的作用力传导至患者胸腔产生拍打效果,使患者胸腔产生振动,促进痰液的松脱和排出。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单独腔体的排痰机所存在的不足点表现在:1、效率较低,电机运转一周拍板往复运动一次,完成一次空气压缩和释放;2、结构相对复杂,单腔体的结合面较多,对于密封要求难度较大;3、没有气流叠加效果,治疗效果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包括有气囊背心,所述气囊背心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还包括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有动力装置、用于传递旋转运动方式的传动装置、联动拍板、气囊装置以及通气管路;所述气囊装置具有腔体,所述气囊装置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所述气囊装置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气密性地设置有鼓膜,所述联动拍板通过所述鼓膜与所述气囊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气囊装置还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通气管路包括有一个主管以及多个与所述主管相连通的支管,各个所述气囊装置上的所述第三通气孔上均安装有支管,所述气囊装置通过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一通气管相连通。优选地,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连接叉以及凸轮,所述连接叉上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凸轮的传动槽,所述连接叉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所述联动拍板。优选地,所述主管上设置有用于充气的风机。优选地,还包括有固定支架;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有两个,两个所述气囊装置排列设置;所述气囊装置以及所述动力装置均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步进电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包括有气囊背心,气囊背心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还包括有充气组件;充气组件包括有动力装置、用于传递旋转运动方式的传动装置、联动拍板、气囊装置以及通气管路;气囊装置具有腔体,气囊装置的一端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孔,气囊装置的另一端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安装口,安装口上气密性地设置有鼓膜,联动拍板通过鼓膜与气囊装置活动连接,气囊装置还开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孔,第三通气孔与通气管路连通;气囊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通气管路包括有一个主管以及多个与主管相连通的支管,各个气囊装置上的第三通气孔上均安装有支管,气囊装置通过支管与主管连通;第二通气孔与第一通气管相连通。 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气囊装置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气囊装置同时对气囊背心同时充气,如此结构设计,能够在不增加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结构复杂性的前提下,提高充气效率,增加气囊装置膨胀、收缩的效果。提供了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驱动联动拍板工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密封容易,电机外置维修方便;2、效率较高,电机旋转一周,多个腔体分别完成一次空气压缩和释放;3、多腔体的设置使气囊背心处的气流脉动性更强,治疗效果更好;4、低制造和使用成本,可以被广泛采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图1和图2中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的对应关系为:气囊背心a、动力装置1、联动拍板2、气囊装置3、通气管路4、第二通气孔5、安装口 6、鼓膜7、第三通气孔8、主管9、支管10、连接叉11、凸轮12、风机13、固定支架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中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的局部拆解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腔体凸轮12排痰系统,包括有气囊背心a,气囊背心a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还包括有充气组件;充气组件包括有动力装置1、用于传递旋转运动方式的传动装置、联动拍板2、气囊装置3以及通气管路4 ;气囊装置3具有腔体,气囊装置3的一端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气囊装置3的另一端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安装口 6,安装口 6上气密性地设置有鼓膜7,联动拍板2通过鼓膜7与气囊装置3活动连接,气囊装置3还开设有与腔体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孔8,第三通气孔8与通气管路4连通;气囊装置3包括有至少两个,通气管路4包括有一个主管9以及多个与主管9相连通的支管10,各个气囊装置3上的第三通气孔8上均安装有支管10,气囊装置3通过支管10与主管9连通;第二通气孔5与第一通气管相连通。在上述结构设计中,气囊背心a采用开衫式结构设计,如此便于使用者的穿戴,气囊背心a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气孔,通过充气组件向第一通气孔充气时,能够保证气囊背心a对称膨胀或者收缩。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对充气组件以及气囊装置3的改进:1、气囊装置3设置有多个,全部的气囊装置同时对气囊背心a同时充气,如此结构设计,能够在不增加多腔体凸轮12排痰系统结构复杂性的前提下,提高充气效率,增加气囊装置3膨胀、收缩的效果;2、提供传动装置,传动装置通过其结构设计,能够驱动联动拍板2工作。具体地,在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叉11以及凸轮12,连接叉11上具有用于容置凸轮12的传动槽,连接叉11上还设置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联动拍板2。本专利技术利用凸轮12机构特性,当动力装置I带动凸轮12旋转时,联动拍板2做往复摆臂运动,从而使双腔体内的气体被反复压缩和释放,产生振荡气流。将双腔体凸轮12排痰机构用背心连接气管连接至气囊背心a上,通过气囊背心a作用于患者胸腔使患者胸腔产生振动,辅助患者排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密封容易,电机外置维修方便;2、效率较高,电机旋转一周,两个腔体分别完成一次空气压缩和释放;3、双腔体的设置使气囊背心处的气流脉动性更强,治疗效果更好;4、低制造和使用成本,可以被广泛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使用操作如下:1、将气囊背心a穿戴于患者身上,并连接管路;2、对气囊背心a预充气,根据医师指导或使用者适应程度调节充气压力;3、启动动力装置1,双腔体凸轮12排痰机构开始运行,使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包括有气囊背心(a),所述气囊背心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有动力装置(1)、用于传递旋转运动方式的传动装置、联动拍板(2)、气囊装置(3)以及通气管路(4);所述气囊装置具有腔体,所述气囊装置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所述气囊装置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安装口(6),所述安装口上气密性地设置有鼓膜(7),所述联动拍板通过所述鼓膜与所述气囊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气囊装置还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孔(8),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通气管路包括有一个主管(9)以及多个与所述主管相连通的支管(10),各个所述气囊装置上的所述第三通气孔上均安装有支管,所述气囊装置通过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孔与所述第一通气管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凸轮排痰系统,包括有气囊背心(a),所述气囊背心上设置有第一通气孔,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充气组件; 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有动力装置(I)、用于传递旋转运动方式的传动装置、联动拍板(2)、气囊装置(3)以及通气管路(4); 所述气囊装置具有腔体,所述气囊装置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孔(5),所述气囊装置的另一端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安装口 (6),所述安装口上气密性地设置有鼓膜(7),所述联动拍板通过所述鼓膜与所述气囊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气囊装置还开设有与所述腔体相连通的第三通气孔(8),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通气管路连通; 所述气囊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所述通气管路包括有一个主管(9)以及多个与所述主管相连通的支管(10),各个所述气囊装置上的所述第三通气孔上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键,路毅,张良,韩少丹,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爱西欧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