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689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23 0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其包括床垫本体、控制阀和充气泵;床垫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床管,床管包括床管本体,且所述床管本体具有位于底部的呈长条状的底气囊,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气囊顶部的呈方块状的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大小相同、并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气囊,于所述左气囊、右气囊及底气囊上还分别设有通气口;控制阀为于各所述床管的底气囊、左气囊及右气囊的通气口处分别连接有一个;充气泵与各所述控制阀的进气口并联。本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可通过对两侧左、右气囊的轮流充放气而实现病人的自动循环翻转,进而可防止病人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的产生,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

Anti bedsore mattress with turning over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
技术介绍
因脑溢血或脊髓损伤等病因,有的病人需要长期卧床治疗或康复,长期卧床的话就容易引起褥疮,以及痰液沉积而造成肺部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为防止病人长期卧床时因睡姿固定而引起褥疮或肺部并发症,必须经常给卧床病人进行翻转护理,如果采用人工方式对病人进行翻转的话,其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致使翻转护理工作难以为继,故设计一种能够对卧床病人进行翻转护理的医疗床设施便显得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描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以可用于卧床病人的自动翻转。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其包括:床垫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床管,所述床管包括床管本体,且所述床管本体具有位于底部的呈长条状的底气囊,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气囊顶部的呈方块状的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大小相同、并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气囊,于所述左气囊、右气囊及底气囊上还分别设有通气口;控制阀,于各所述床管的底气囊、左气囊及右气囊的通气口处分别连接有一个;充气泵,与各所述控制阀的进气口并联。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还包括:床垫座体,于所述床垫座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床垫本体设于所述容纳槽中。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于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上分别设有固定带,对应于所述固定带,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带插于所述固定槽中,且于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固定所述固定带的固定件。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于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件为水平置于所述固定槽中的固定杆,所述固定带经由所述固定孔套设于所述固定杆上。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固定杆的端部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槽内壁相连部分的直径。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固定杆的端部为利于所述固定孔套入的锥状。作为对上述方式的限定,所述控制阀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通过由多个床管构成的床垫本体的设置,经由底气囊的设置可对病人提供持续的支撑,经由左气囊和右气囊的设置,利用对分置于两侧的左气囊及右气囊轮替充放气,便可实现组合而成的床垫两侧高低的交替变换,由此能够实现躺于其上的病人的自动循环翻转,达到防止褥疮及肺部并发症的作用,而有着很好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床垫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床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多个床管并排布置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床垫充气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位三通阀的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左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右翻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该床垫具体包括由并排布置的多个床管所构成的床垫本体,此外,为便于床垫本体的布置,还设置有用于装载固定该床垫本体的床垫座体。当然,除了利用座垫座体实现对床垫本体的固定,也可采用其它结构实现对多个并排布置的床管构成的床垫本体于一起的固定。本实施例在具体结构上,由图1结合图2所示,床垫座体1上设置有容纳槽2,床垫座体1整体上为长方形结构,其与现有单身病床的长、宽尺寸相仿,容纳槽2位于床垫座体1顶部的中心,并沿床垫座体1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在容纳槽2的两侧内壁上还分别设置有多个固定槽3,而在各固定槽3内也均设置有为水平状布置的固定杆4,该具有固定杆4的固定槽3即为用于床垫本体中各床管的固定,其具体使用将在下文中进行阐述。本实施例中由并排布置的多个床管构成的床垫本体为设置在容纳槽2内,且如图3中所示,具体结构上,构成床垫本体的床管包括床管本体5,且床管本体5具有位于底部的呈长条状的底气囊51,以及连接于底气囊51顶部的呈方块状的左气囊52和右气囊53。左气囊52和右气囊53的大小相同,并且两者也为连接在一起,同时,左气囊52和右气囊53的高度也大于底气囊51,且于左气囊52、右气囊53以及底气囊51上还分别设有通气口55,此外,在左、右气囊上,于两者的两个相背离的端部也设置有固定带54,固定带54上设置有固定孔。本实施例中左、右气囊在高度上,如其可为设计为底气囊51高度的4~5倍,而分别设置于各气囊上的通气口55采用连接于气囊之上的一小段气管便可,以利用其与外部气路连接,而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放气。本实施例中多个床管并排布置于容纳槽2中时的状态如图4中所示,此时,各床管本体5两端的固定带54分别插入固定槽4内,且固定带54通过其上的固定孔套在固定杆4上。为提高固定带54套上固定杆4上后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固定杆4的端部部分的直径设计为大于固定杆4与固定槽3的内壁相连部分的直径,由此能够将固定带54卡置于固定杆4上。此外,为便于固定带54套入固定杆4上,也可将固定杆4的端部设置为为利于固定孔套入的锥状。本实施例中除了设置为端部直径较大,且为锥状的固定杆4,当然也可在固定槽3中设置其它结构,以作为用于对固定带54进行固定的固定件,例如可在固定槽3中设置勾状件,固定时通过固定孔将固定带54挂于勾状件上便可。本实施例的床垫结构在使用时,先将多个床管如图4中并排固定于床垫座体1的容纳槽2内,再如图5所示,图中仅以一个床管本体5作为示例,每个电磁阀7对应床管本体5的一个气囊,其它相连的床管本体5及电磁阀7并联于气泵6的出气口。通过电磁阀7实现各床管本体5上的各气囊与气泵6之间的连通,气泵6、电磁阀7及连接使用的管路为本实施例的床垫结构的一部分。而在具体结构上,电磁阀7可采用如图6中的两位三通电磁阀,且于使用过程中,先于各气囊中均充气而令床管本体5充满气,然后底气囊51保持充气状态,作为支撑使用,而分置于两侧的各左气囊52和各右气囊53则在对电磁阀7的控制下,使得它们如图7及图8中所示的轮流充、排气,以此便可实现躺于其上的病人身体的翻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所得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床管,所述床管包括床管本体,且所述床管本体具有位于底部的呈长条状的底气囊,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气囊顶部的呈方块状的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大小相同、并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气囊,于所述左气囊、右气囊及底气囊上还分别设有通气口;控制阀,于各所述床管的底气囊、左气囊及右气囊的通气口处分别连接有一个;充气泵,与各所述控制阀的进气口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床管,所述床管包括床管本体,且所述床管本体具有位于底部的呈长条状的底气囊,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气囊顶部的呈方块状的左气囊和右气囊,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大小相同、并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左气囊和右气囊的高度大于所述底气囊,于所述左气囊、右气囊及底气囊上还分别设有通气口;控制阀,于各所述床管的底气囊、左气囊及右气囊的通气口处分别连接有一个;充气泵,与各所述控制阀的进气口并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床垫座体,于所述床垫座体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床垫本体设于所述容纳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翻身功能的防褥疮床垫,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左气囊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彦玲王伟王靖尧黄士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爱西欧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