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材用浸入式水口内壁,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尖晶石65-90%,粉末状酚醛树脂1%~5%,液态酚醛树脂5%~15%,金属硅1%~5%,绿碳化硅1%~5%,碳化硼0.5%~3%,氮化硼0.5%~3%。由传统的Al2O3-C材料改进为尖晶石,无碳材料,并按照特定比例添加一部分金属粉及非氧化物。金属粉选用金属铝、金属硅;非氧化物选用碳化硼、氮化硼。金属粉、非氧化物总加入量为1%~5%。通过加入以上四种材料,在浇铸高锰、高氧钢耐冲刷时,极大地改善了水口内壁层的抗冲蚀性能,能够将浸入式水口使用寿命提高4小时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火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
技术介绍
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耐火材料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铝碳耐火材料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开始兴起的一种新型耐火材料。最初主要应用于钢包砖方面,后来逐渐地推广向连铸中间包方面。为钢铁行业连铸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持。连铸用铝碳耐火材料俗称为连铸三大件,主要由长水口、整体塞棒、浸入式水口组成。作为铝碳功能材料之一,浸入式水口材料设计一般都以Al2O3-C材料为主。通过添加一些必要的添加剂如碳化硅,金属硅,碳化硼等,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确保产品达到钢水连铸要求。近些年来,随着钢厂钢水冶炼节奏越来越快,并且对冶炼成本的控制越来越严,对铝碳使用要求耐火材料的随之越来越高。对于浸入式水口而言,尤其是内壁层材料方面,传统的Al2O3-C材料已逐渐不能满足连铸过程的使用要求。一旦遇到一些含锰量较高、含氧量较高的钢水时,这类材料更是完全达不到钢厂的使用要求。尖晶石为A1203、MgO两种物质在高温下合成的一种复合原料,其化学稳定性要优于Al2O3材料,在高锰、高氧的使用环境中比Al2O3材料更具优势。 一直以来,防氧化一直是含碳材料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从以往的使用经验来看,金属粉配合非氧化物的防氧化措施一直占据着这方面的主导地位。但随着钢铁质量的提纲和生产发展尖晶石石英材料,在抗钢水的氧化侵蚀,耐冲刷材料的发展,加上广泛应用金属硅粉碳化硼,氮化硼系列的防氧化,耐冲刷应用,实验证明:通过按特定比例加入配合,尖晶石和金属硅,碳化硼氮化鹏等原料后,无碳耐火材料,防氧化耐冲刷效果明显加强,尤其是应对高锰钢时,表现更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连铸高锰、高氧钢用浸入式水口,提高了水口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技术包括水口内壁层及本体,水口内壁层材料的原料组成为:尖晶石(Al2O3-MgO-C) 65%~90%,粉末状酚醛树脂1%~5%,液态酚醛树脂5%~15%,金属硅1%~5%,绿碳化硅1%~5%,碳化硼0.5%~3%,氮化硼0.5%~3% ;所述的尖晶石粒度为0.1-0.2目、0.2~0.5目、325目,以上三种重量比为3.5:1:1.5。所述的粉末状酚醛树脂粒度为120目,纯度为90%以上。所述的液态酚醛树脂温度在20°C以下,粘度不低于400Pa。所述的金属硅、绿碳化硅纯度在98%以上,粒度为200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所述内壁层中的碳化硼、氮化硼纯度为95%以上,粒度为325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 1:1。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水口内壁层材料由传统的Al2O3-C材料改进为Al2O3-MgO-C无碳材料,并按照特定比例添加一部分金属粉及非氧化物,极大地改善了内壁层材料的抗冲刷性能,极大的提闻了烧铸闻猛、闻氧钢时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尖晶石65-90%,粉末状酚醛树脂1%~5%,液态酚醛树脂5%~15%,金属硅1%~5%,绿碳化硅1%~5%,碳化硼0.5%~3%,氮化硼0.5%~3%。所述的尖晶石粒度为0.2-0.1目、0.2-0目、325目;以上两种重量比为:3.5:1:1.5 ; 所述的酚醛树脂粉末粒度为120目,纯度为90%以上。所述的液体酚醛树脂要求在室温(20°C)下,粘度不低于400Pa。所述的金属硅、绿碳化硅粒度为200目,纯度在98%以上,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所述的碳化硼、氮化硼粒度为325目,纯度为95%以上,两种原料重量比为1:1。该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的制作方式如下: 分别将配制好内壁材料和本体材料放入混料机内混制均匀,并按照次序(先放内壁层材料,再放本体材料)将混制好的原料投入橡胶模具内,封口后在等静压机内压制成型,压力为120MPa。成型好的产品经烘干、烧成、加工,喷涂等工序后,即可包装发货。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采用如下原料配比:尖晶石180kg,,绿碳化硅:4kg,金属硅:8kg,碳化硼:2kg,氮化硼:2kg,酚醛树脂(粉末):4kg,酚醛树脂(液体):36kg ; 各种原料均按所需粒度进行配比,尖晶石粒度为0.1-0.2目、0.2-0.5目、325目,以上三种重量比为3.5:1:1.5。粉末状酚醛树脂粒度为120目,纯度为90%以上。液态酚醛树脂温度控制在10°C,粘度为500Pa。金属硅、绿碳化硅纯度在98%以上,粒度为200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碳化硼、氮化硼纯度为95%以上,粒度为325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1:1o按照上述方案制作浸入式水口,制作成本比原有Al2O3-C质浸入式水口降低了25%,浇铸高锰、高氧钢时使用使用寿命提高了 4小时以上。实施例2 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采用如下原料配比:尖晶石:350kg,绿碳化硅:6kg,金属硅:12kg,碳化硼:1.2kg,氮化硼:1.2kg,酚醛树脂(粉末):4.6kg,酚醛树脂(液体):32kg ; 各种原料均按所需粒度进行配比,尖晶石粒度为0.1-0.2目、0.2-0.5目、325目,以上三种重量比为3.5:1:1.5。粉末状酚醛树脂粒度为120目,纯度为90%以上。液态酚醛树脂温度控制在15°C,粘度为400Pa。金属硅、绿碳化硅纯度在98%以上,粒度为200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碳化硼、氮化硼纯度为95%以上,粒度为325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1:1o按照上述方案制作浸入式水口,制作成本比原有Al2O3-C质浸入式水口降低了30%,浇铸高锰、高氧钢时使用使用寿命提高了 4小时以上。实施例3 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采用如下原料配比:尖晶石350kg,绿碳化硅:6kg,金属硅:8kg,碳化硼:2.4kg,氮化硼:2.4kg,酚醛树脂(粉末):3.2kg,酚醛树脂(液体):32kg ; 各种原料均按所需粒度进行配比,尖晶石粒度为0.1-0.2目、0.2-0.5目、325目,以上三种重量比为3.5:1:1.5。粉末状酚醛树脂粒度为120目,纯度为90%以上。液态酚醛树脂温度控制在18°C,粘度为600Pa。金属硅、绿碳化硅纯度在98%以上,粒度为200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2:1。碳化硼、氮化硼纯度为95%以上,粒度为325目,两种原料重量比为1:1o按照上述方案制作浸入式水口,制作成本比原有Al2O3-C质浸入式水口降低了30%,浇铸高锰、高氧钢时使 用使用寿命提高了 4小时以上。本专利技术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尖晶石65‑90%,粉末状酚醛树脂1%~5%,液态酚醛树脂5%~15%,金属硅1%~5%,绿碳化硅1%~5%,碳化硼0.5%~3% ,氮化硼0.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尖晶石65-90%,粉末状酚醛树脂1%~5%,液态酚醛树脂5%~?5%,金属硅1%~5%,绿碳化硅1%~5%,碳化硼0.5%~3%,氮化硼0.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尖晶石粒度为0.1-0.2目、0.2-0.5目、325目,以上三种重量比为3.5:1: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铸高锰、高氧钢用耐冲刷浸入式水口内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湘,黄亚平,王胜利,蒋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泰瑞耐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