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43058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26
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包括潜污泵,潜污泵与主管连接,在主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管道泵,在主管上设有多个水射器,多个水射器从上到下交替与空气进管或污水进管连接,主管的下端靠近生物反应区的底部。主管的下端设有扩散口。所述的水射器为射流器结构,射流器的支管与空气进管或污水进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通过采用多级射流,交替混合空气和污水的方式,使气泡更细小,气体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并延长了空气与污水中微生物接触时间,提高了曝气效率。同时起到污水混合与污泥回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生活污水主要采用的生物处理方式,生物处理阶段一般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等微生物处理过程进行处理,利用不同含氧情况下各种微生物生长,吸收和氧化生活污水中的COD (化学需氧量)、氮、磷等污染,为提高水处理效果,各反应过程均采用部份污泥回流的方式,培养微生物。好氧过程主要采用鼓风机向池中曝气的方式。有时还采用污泥泵,进行污泥回流。这种方式处理生活污水,效果比较好,出厂水质也有保证,水处理池中既有曝气装置,还有污水和污泥混合回流装置。但是由于鼓风机向池中曝气,将空气以气泡的形式一次性地与污水及其微生物接触,氧的利用率不高;另外,污水和污泥的回流混合装置也需要动力;因此常规污水处理工艺能耗大,运行成本和建设成本都比较高。也有一些污水处理厂采用射流曝气,延长了污水与空气接触时间,氧的利用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效果还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可以提高曝气的效率,加快水处理速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包括潜污泵,潜污泵与主管连接,在主管上设有至少一个管道泵,在主管上设有多个水射器,多个水射器从上到下交替与空气进管或污水进管连接,主管的下端靠近生物反应区的底部。主管的下端设有扩散口。所述的水射器为射流器结构,射流器的支管与空气进管或污水进管连接。所述的主管上设有四个水射器,第一个水射器与空气进管连接,第二个水射器与污水进管连接,第三个水射器与空气进管连接,第四个水射器与污水进管连接,管道泵位于第二个水射器与第三个水射器之间。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通过采用多级射流,交替混合空气和污水的方式,使气泡更细小,气体与污水的接触面积更大。并延长了空气与污水中微生物接触时间,提高了曝气效率。同时起到污水混合与污泥回流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污水来管1,浆板2,转轴3,生物膜承载盘片4,多级多相曝气装置5,空气进管51,主管52,污水进管53,管道泵54,水射器55,潜污泵56,扩散口 57,生物反应区6,沉淀分离区7,挡气板8,斜管沉淀装置9,集水槽10,排泥管11,导泥斜面12,泥渣汇聚区13,污水14,污泥15,气泡16,过水孔17,挡墙18,清水19,空气20。【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中,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包括潜污泵56,本例中的潜污泵56位于生物反应区6内生物膜承载盘片4的下方,即放置在较高的位置,以免吸入过多的污泥,影响射流速度,潜污泵56与主管52连接,在主管52上设有至少一个管道泵54,在主管52上设有多个水射器55,多个水射器55从上到下交替与空气进管51或污水进管53连接,主管52的下端靠近生物反应区6的底部。所述的水射器55为射流器结构,射流器的支管与空气进管51或污水进管53连接。在潜污泵56和管道泵54的驱动作用下,高速射流在水射器55内部形成负压,裹挟空气或污水形成高速多相流,例如空气、污水和微生物等,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充分曝气和混合,使活性污泥回流,污水和活性污泥在生物反应区6及曝气装置内不停地进行生物反应。主管52的下端设有扩散口 57。由此结构,利用出口水的动能冲击、搅拌池中的污泥和污水。从而使空气与污水多次充分混合,大大增加了空气与污水有效接触面积,并延长了空气与污水中微生物接触时间,提高了曝气效率。同时起到污水混合与污泥回流的效果。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所述的主管52上设有四个水射器55,第一个水射器55与空气进管51连接,第二个水射器55与污水进管53连接,第三个水射器55与空气进管51连接,第四个水射器55与污水进管53连接,管道泵54位于第二个水射器55与第三个水射器55之间。使用时,污水经潜污泵56加压,作为动力水,进入第一个水射器55抽吸空气,并将空气与污水混合,形成气水混合液多相流。然后第一个水射器55的出水作为第二个水射器55的出水作为动水源,进入第二个水射器55通过污水进管53抽吸污水,使污水与气水混和液进一步混合,形成更小的气泡,使水、气混合更均匀。第二个水射器55的出水接入管道泵54进口,通过管道泵54的抽吸增加了第二个水射器55的抽吸能力,且管道泵54的抽吸过程,进一步促进气、水的混合;管道泵54出水作为第三个水射器55的动力水,利用空气进管51进一步抽吸空气,并再次将气、水进行混合;第三个水射器55的出水作为第四个水射器55的动力水,通过污水进管53抽吸污水,同时使气水混合物再一次与污水混合,进一步提高气水的接触面积。第四个水射器55的底部扩散口 57的结构,利用混合液的动能搅拌污水。整个过程中污水、空气、微生物充分接触,促进污水中微生物的生长,从而加快了水处理速度,提高了曝气效率。以上的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创造而作出的说明,不是对于本技术创造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为准,也包括未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但与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构成等同替换、删减和增加的技术特征所构成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包括潜污泵(56),潜污泵(56)与主管(52)连接,在主管(52)上设有至少一个管道泵(54),在主管(52)上设有多个水射器(55),多个水射器(55)从上到下交替与空气进管(51)或污水进管(53)连接,主管(52)的下端靠近生物反应区(6)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包括潜污泵(56),潜污泵(56)与主管(52)连接,在主管(52)上设有至少一个管道泵(54),在主管(52)上设有多个水射器(55),多个水射器(55)从上到下交替与空气进管(51)或污水进管(53)连接,主管(52)的下端靠近生物反应区(6)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其特征是:主管(52)的下端设有扩散口(5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多相流曝气混合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红革肖卓文高忠武袁宁汪红兵吴宝森肖宝立周同春李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