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2685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包括泵体、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组成;所述的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安装在泵体内,所述离心泵轮毂后端连接有圆柱体;所述离心泵轮毂与圆柱体一体铸造,圆柱体外圆表面设置为螺旋形吸水槽,螺旋线为圆柱形等螺旋线;所述圆柱体下端设置有动平衡配重区域,所述动平衡配重区域一侧设置有沉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离心泵的圆柱体进行重新设计,可以避免吸入颗粒对切削刀与泵吸入口卡滞;同时便于做动平衡。(*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
技术介绍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产生的离心力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离心泵使用时进口处容易被水草、烂树枝等杂物缠绕和固体颗粒吸入造成转子损坏,同时易造成泵吸入口堵塞,降低抽取效率;同时在离心泵的动平衡配重时,对于不平衡处补重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于提供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本技术对离心泵的圆柱体进行重新设计,使其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包括泵体、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组成;所述的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安装在泵体内,所述离心泵轮毂后端连接有圆柱体;所述离心泵轮毂与圆柱体一体铸造,圆柱体外圆表面设置为螺旋形吸水槽,螺旋线为圆柱形等螺旋线;所述圆柱体下端设置有动平衡配重区域,所述动平衡配重区域一侧设置有沉孔。进一步地,所述沉孔为螺纹状;所述沉孔内活动设置有配重垫片和螺栓。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将圆柱体表面设置为螺旋形吸水槽,可以将剩余不易破碎、难溶的细小颗粒从螺旋形吸水槽排除,避免切削刀与泵吸入口卡滞;同时通过沉孔的设置,便于做动平衡时,对不平衡处进行补重,补重垫片用螺栓紧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离心泵轮毂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本技术的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包括泵体1、离心泵轮毂3、叶轮(未图示)和切割刀7组成;所述的离心泵轮毂3、叶轮和切割刀7安装在泵体I内,所述离心泵轮毂3后端连接有圆柱体2 ;所述离心泵轮毂3与圆柱体2 —体铸造,圆柱体2外圆表面设置为螺旋形吸水槽4,螺旋线为圆柱形等螺旋线;可以将剩余不易破碎、难溶的细小颗粒从螺旋形吸水槽4排除,避免切削刀7与泵吸入口卡滞;所述圆柱体2下端设置有动平衡配重区域5,所述动平衡配重区域5 —侧设置有沉孔6 ;所述沉孔6为螺纹状;所述沉孔6内活动设置有配重垫片和螺栓,对于做动平衡时,对不平衡处进行补重非常方便。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包括泵体、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组成;所述的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安装在泵体内,所述离心泵轮毂后端连接有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轮毂与圆柱体一体铸造,圆柱体外圆表面设置为螺旋形吸水槽,螺旋线为圆柱形等螺旋线;所述圆柱体下端设置有动平衡配重区域,所述动平衡配重区域一侧设置有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圆柱体的离心泵,包括泵体、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组成;所述的离心泵轮毂、叶轮和切割刀安装在泵体内,所述离心泵轮毂后端连接有圆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轮毂与圆柱体一体铸造,圆柱体外圆表面设置为螺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圣宁薛继长程茂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莱恩电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