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4110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包括鼓风机、水泵、塔体,设置在塔体底部的储水室,设置在储水室底部的塔体排水管,设置在塔体顶端的排气口,除雾层,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塔体内部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依次为除雾层与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第一喷淋层与第二喷淋层通过喷淋管与进水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除去废气中的焦油和灰尘,而且可以进行热交换节约资源使能源利用率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
本技术涉及一种化工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浙青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
技术介绍
浙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呈液态、半固态或固态。主要分为天然浙青、石油浙青、页岩浙青和煤焦油浙青。浙青由于其产品性质稳定、耐高温、可燃性,在很多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如碳纤维、耐高温材料、防腐、防水、绝缘等。生产上述产品的过程中,需对浙青进行加热、输送并制成满足各种工艺要求的浙青类混合料。在此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浙青烟气及粉尘。而喷淋塔是浙青烟气处理的常规设备,通过冷水的降温吸附使浙青烟气中的焦油和烟尘附着在液体上进行沉降,而目前的喷淋塔都忽视了浙青烟气的另一大特点就是温度高,而在喷淋过程中这一段的高温就白白浪费了,并且因为只通过喷淋降温需要消耗的喷淋水就很多从而又产生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包括鼓风机、水泵、塔体,设置在塔体底部的储水室,设置在储水室底部的塔体排水管,设置在塔体顶端的排气口,除雾层,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塔体内部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依次为除雾层、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第一喷淋层与第二喷淋层通过喷淋管与进水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外部的换热层,在换热层侧面设置有换热层进水管,在换热层底部设置有换热层排水管,换热层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接,换热层上部设置有观察窗,换热层内壁上设置有型号为WDGB71—A具有报警功能的水温传感器。进水管通过水泵与换热层进水管,喷淋管相连接。设置有鼓风机与进气管道相连接。除雾层是由呈重叠排列的聚丙烯酸酯高吸水性塑料组成。有益之处:本技术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将浙青烟气的高温通过与换热层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使换热层中的水温增高使烟气的温度降低,减少喷淋水的使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有效利用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除雾层,2、第一喷淋层,3、第二喷淋层,4、储水室,5、进气管,6、鼓风机,7、换热层,8、换热排水管,9、塔体排水管,10、进水管,11、水泵,12、水温感应器,13、换热层进水管,14、喷淋管,15、排气口,16、观察窗,17、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包括塔体(17),设置在塔体底部的储水室(4),设置在储水室底部的塔体排水管(9),设置在塔体顶端的排气口(15),除雾层(1),第一喷淋层(2),第二喷淋层(3),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5),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10),塔体内部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依次为除雾层(I)与第一喷淋层(2)和第二喷淋层(3),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5),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10),第一喷淋层(2)与第二喷淋层(3)通过喷淋管(14)与进水管(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17)外部的换热层(7),在换热层设置有换热层进水管(13)和换热层排水管(8),换热层进水管(13)与进水管(10)相连接,换热层上部设置有观察窗(16),换热层内壁上设置有型号为WDGB71—A具有报警功能的水温传感器(12)。进水管(10)通过水泵(11)与换热层进水管(13)、喷淋管(14)相连接。设置有鼓风机(6)与进气管道(5)相连接。喷淋塔塔体(17)为底部呈倾斜的不规则形状柱体。除雾层(I)是由呈重叠排列的聚丙烯酸酯高吸水性塑料组成。工作流程:浙青烟气通过鼓风机(6)的作用进入进气管道(5)再通过分管分别进入第一喷淋层(2)和第二喷淋层(3),与此同时冷水从水源处流入进水管(10)在水泵(11)的作用下分别进入换热层进水管(13)和喷淋管(14),在喷淋装置的作用下呈扩散式喷淋,当喷淋水遇到烟气中的焦油滴、灰尘就会附着在它们表面使它们拥有一定的质量落在储水室(4)中通过设置在底部的塔体排水管(9)排出;塔体外部包裹有换热层(7)通过换热层进水管(13)注入有自来水,在浙青烟气持续不断的进入塔内的时候通过与换热层的热交换是换热层中的自来水温度升高,换热层中设置有型号为WDGB71的水温传感器,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报警可以使操作人员将排水管的阀门打开放出热水然后再打开换热层进水管(13)的阀门进行注水,注水时通过观察窗可以观察到换热层水位情况来判断关闭换热层进水管的时间;在喷淋过程中产生的水雾,雾气会通过设置在第一喷淋层(2)上部的除雾层(I)进行除雾后通过排气管(5)排除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包括鼓风机、水泵、塔体,设置在塔体底部的储水室,设置在储水室底部的塔体排水管,设置在塔体顶端的排气口,除雾层,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塔体内部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依次为除雾层、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第一喷淋层与第二喷淋层通过喷淋管与进水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外部的换热层,在换热层设置侧面设置有换热层进水管,在换热层底部设置有换热层排水管,换热层进水管与进水管相连接,换热层上部设置有观察窗,换热层内壁上设置有水温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温换热除雾喷淋塔,包括鼓风机、水泵、塔体,设置在塔体底部的储水室,设置在储水室底部的塔体排水管,设置在塔体顶端的排气口,除雾层,第一喷淋层,第二喷淋层,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设置在塔体上部一侧的进气管道,设置在塔体外部的进水管,塔体内部排气口与进气口之间依次为除雾层、第一喷淋层和第二喷淋层,第一喷淋层与第二喷淋层通过喷淋管与进水管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塔体外部的换热层,在换热层设置侧面设置有换热层进水管,在换热层底部设置有换热层排水管,换热层进水管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连祥
申请(专利权)人:青州市鑫通沥青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