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41011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化缓蚀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通式如式(I)所示,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引发剂、催化剂与卤代环氧丙烷均匀混合,20℃至40℃下发生开环聚合反应;(2)向步骤(1)中获得的反应产物加入喹啉衍生物混合均匀,120℃至180℃下冷凝回流8小时至10小时,发生季铵化反应,即制得所述酸化缓蚀剂。所述引发剂、催化剂、卤代环氧丙烷与喹啉衍生物的质量比例为2~4:1~2:50~100:10~30。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缓蚀剂具有水溶性好、用量少、缓蚀效果好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化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在酸化过程中,酸的注入可能造成金属设备的表面坑蚀、氢脆和失重腐蚀,有时还可能导致设备突发性破裂事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防止酸化对套管、油管等设备的腐蚀,在酸液中添加酸化缓蚀剂减缓腐蚀。美国石油开发公司早在1885年就提出了采用油井酸化技术增产原油的构想,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由于盐酸对油井的严重腐蚀,这项酸化增产技术被迫停止使用,最终未能实现工业化。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酸化缓蚀剂问世之后,酸化增产技术才得以快速发展与应用。目前使用的酸化缓蚀剂主要为咪唑啉季铵盐、醛酮胺化合物、喹啉季铵盐类及吡啶季铵盐等,均存在着缓蚀效果差、特别是酸溶性和水溶解性不好等缺陷。因此,迫切需要研制高效、酸溶性及水溶解性好的酸化缓蚀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酸化缓蚀剂,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缓蚀效果、酸溶解性和水溶解性的酸化缓蚀剂。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酸化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化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的结构,其中,X为卤素;n为1至15的正整数,优选为2至7的正整数;R为喹啉环上任意位置的甲基、羟基或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化缓蚀剂,其特征在于,具有式(I)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化缓蚀剂,其特征在于,X为氯、溴或碘。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化缓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引发剂、催化剂与卤代环氧丙烷,在20°C至40°C下,均匀混合,反应5小时至10小时得到反应产物; (2)向步骤(1)中获得的反应产物加入喹啉衍生物混合均匀,120°C至180°C下冷凝回流8小时至10小时,即制得所述酸化缓蚀剂; 所述引发剂、催化剂、卤代环氧丙烷与喹啉衍生物的质量比例为2~4:1~2:50~100:10 ~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醇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引发剂的醇类是甲醇、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乙二醇。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朝阳李强王江顺何金杯李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