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火焰的烧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3088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火焰的烧嘴,包括外管和贯穿该外管的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的氧气通道,外管的出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的氧气喷嘴,内管的出口端为燃气喷嘴,氧气通道在通向氧气喷嘴前依次经过收缩段和扩张段,内管穿过外管的尾部并能轴向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口的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为外管通纯氧,内管通燃气,燃气采用纯氧助燃,可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有利于环保、节能;内管能在外管内轴向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口的截面积,在氧气喷射量一定的情况下,氧气的喷射速度随着氧气喷口截面积的减小而增大,由此可调节燃烧火焰的长度与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节火焰的烧嘴
本技术属于燃烧
,具体涉及天然气的纯氧助燃的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中普遍采用空气或富氧助燃,这会产生较多的烟气,其中包含大量的氮氧化物,导致燃烧热效率低,不利于环境保护、节能。同时,传统的烧嘴不能调节氧气的喷射速度(在气体喷射量一定情况下),因此也就不能调节燃烧火焰的长度及其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火焰可方便调节、能提高燃烧热效率的烧嘴。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火焰的烧嘴,包括外管和贯穿该外管的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的氧气通道,外管的出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的氧气喷嘴,内管的出口端为燃气喷嘴,氧气通道在通向氧气喷嘴前依次经过收缩段和扩张段,内管穿过外管的尾部并能轴向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口的大小。所述外管尾部内壁与对应的内管外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外管尾部设有密封盖,并在该密封盖内设用于防止气体挥发的密封填料。所述内管尾部开设火焰检测器安装孔。所述内管外壁设有一个能使氧气通道在通向氧气喷嘴前依次经过收缩段和扩张段的楔形结构。所述内管的出口端向外扩张形成燃气喷嘴。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1、外管通纯氧,内管通燃气,燃气采用纯氧助燃,可降低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有利于节能环保;2、内管能在外管内轴向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口的截面积,在氧气喷射量一定的情况下,氧气的喷射速度随着氧气喷口截面积的减少而增大,由此可调节燃烧火焰的长度与直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烧嘴包括外管I和内管2,内管2贯穿外管I中,且两管道之间形成的环形通道为氧气通道3,内管2内通燃气。外管I的出口端向内收缩形成环形的氧气喷嘴4,与之相对的内管2的出口端伸出氧气喷嘴4形成燃气喷嘴5,从内管2通出的燃气与氧气通道3通出的纯氧气在燃气喷嘴5处汇合产生火焰进行燃烧,因此燃气喷嘴5略微扩张有利于燃烧。内管2穿出外管I的尾部并向外延伸,在外管I尾部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对应位置的内管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内外螺纹相互配合使得内管2可以在外管I内轴向移动,同时为了防止移动过程中氧气的泄露,在外管I尾部安装密封盖6,且密封盖6穿过内管2 ;为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在密封盖6与内外螺纹接触之空隙处设有密封填料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通过旋转内管2,使其前后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嘴4的截面积,在氧气通道3通向氧气喷嘴4前依次经过一个扩张段和收缩段,犹如在内管2上设有一喉部结构,具体是在内管2对应位置的外壁上设有一楔形结构,如此,只要松开密封盖,旋转内管2向氧气喷嘴4方向移动,氧气喷嘴4的最低端与内管2楔形结构的斜面距离越来越小,以此减小氧气喷嘴的截面积,在氧气喷出量不变的情况下,氧气的喷出速度加快,可以调节火焰的大小,反之亦然。同时,为了实现此功能,内管2也不局限于楔形结构。为了能够实时监控火焰,在内管2的尾部设有火焰检测器安装孔8,在此安装火焰监测器。由于氧气和燃气为不同的通道,因此在内管2伸出外管I尾部的延伸段设置燃气进口 10,同时在外管任意一侧设置氧气进口 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火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和贯穿该外管(1)的内管(2);所述外管(1)与内管(2)之间形成环形的氧气通道(3),外管(1)的出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的氧气喷嘴(4),内管(2)的出口端为燃气喷嘴(5),氧气通道(3)在通向氧气喷嘴(4)前依次经过收缩段和扩张段,内管(2)穿过外管(1)的尾部并能轴向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嘴(4)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火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I)和贯穿该外管(I)的内管(2);所述外管(I)与内管(2)之间形成环形的氧气通道(3),外管(I)的出口端向内延伸形成环形的氧气喷嘴(4),内管⑵的出口端为燃气喷嘴(5),氧气通道(3)在通向氧气喷嘴(4)前依次经过收缩段和扩张段,内管(2)穿过外管(I)的尾部并能轴向移动以调节氧气喷嘴(4)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火焰的烧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⑴尾部内壁与对应的内管(2)外壁之间采用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巍程增强余德胜张立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华翔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