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有机废物原位修复含Cr (VI)场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治理思路为通过特殊的场地施工,将特殊培养的具有Cr(VI)还原能力的消化液通过浅井打入场地中,最终渗入地下深井中,同时通过不断的回流将消化液均匀的与场地进行接触,从而实现场地的原位修复,属于环境工程
。
技术介绍
铬及其化合物是冶金、金属加工、电镀、制革、油漆、颜料等行业常用的基本原料,在上述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铬废气、废水和废渣,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而另一方面,如何进行含铬土壤的修复一直是环保界的难题。处置方法虽然众多,但大多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专利号201210059303.1介绍了一种铬渣污染土壤异位淋洗修复设备及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淋洗将Cr(VI)转移出土壤然后对水相污染进行处理。一方面该法是异位修复,成本较高。且该法淋洗工艺繁琐,且水相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及六价铬,处理成本较高,且修复后土壤仍残留一定六价铬,需进一步稳定化。专利号201110206468.2介绍了一种电化学异位修复含铬土壤的方法。该法虽能将含铬土壤修复,但是其耗电量极大,且处理时间较长,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有机废物原位修复含Cr(VI)场地的方法,其修复方式如下:(1)将场地表面0.3‑0.5米处含Cr(VI)土壤挖出,与污泥及有机废水混合,混合质量比为污泥:高浓度有机废水:含Cr(VI)土壤=1:10:50;混合结束后均匀平铺在含Cr(VI)场地表面,然后上面覆30cm的矿化垃圾,再其上面覆30cm的土壤;(2)在含Cr(VI)场地打若干多个井,打井方式如图1所示,其具体构建方式为:在污染土壤场地纵横方向上每间隔3‑8米打一口井,井分为浅井跟深井,纵横方向上每两口深井之间为一口浅井,每两口浅井之间为深井;即平面方向上每1个浅井被4个深井包围,每1个深井被4个浅井包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有机废物原位修复含Cr (VI)场地的方法,其修复方式如下: (1)将场地表面0.3-0.5米处含Cr (VI) 土壤挖出,与污泥及有机废水混合,混合质量比为污泥:高浓度有机废水:含Cr (VI) 土壤=1:10:50 ;混合结束后均匀平铺在含Cr (VI)场地表面,然后上面覆30cm的矿化垃圾,再其上面覆30cm的土壤; (2)在含Cr(VI)场地打若干多个井,打井方式如图1所示,其具体构建方式为:在污染土壤场地纵横方向上每间隔3-8米打一口井,井分为浅井跟深井,纵横方向上每两口深井之间为一口浅井,每两口浅井之间为深井;即平面方向上每I个浅井被4个深井包围,每I个深井被4个浅井 包围; (3)将厌氧污泥与高浓度有机废水以1:10比例混合于消化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盐,使混合消化液中硫酸盐浓度达到500-20000mg/L ;经过2_3天厌氧培养工艺后用于场地修复; (4)将(3)中反应后的消化液加入(2)中的浅井中,每个浅井每天加入消化液量为300-500L,不断往浅井中加入消化液,同时监测深井中的渗滤液的水质; (5)当某一深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磊,孙英杰,王亚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