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板测控送切机。具体包括:该机是由机体架、转动轴一、转动轴二、编码器、探头、刀片、转动轴电机、刀片电机组成。其中,转动轴一、转动轴二、编码器、探头、刀片、转动轴电机、刀片电机都是布局安装在机体架,而由转动轴电机连接着转动轴一,转动轴一又同时连接到单板测控送切装置和单板输出装置;刀片电机连接着转动轴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传统的人工送切单板工艺改为采用数控技术手段解决单板送切问题。具体是通过人为在编码器设定相关单板的宽度、长度等规格的参数后,由编码器和探头指挥设备运转,由智能转成机械能,由设备将单板切成规格统一的版面。(*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板测控送切机
本技术属于胶合板生产的一种设施设备,具体涉及到一种单板测控送切机。
技术介绍
胶合板生产过程中的单板分切环节,通常是采用人工铡刀进行,其工艺流程是由人工操作转动式放板架、上下接板台、下压式切刀、底刀等四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杠杆原理按预定规格人工送单板入铡刀下切板。实践证实,现有实施设备存在有缺点:(I)耗时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2)送单板入铡刀下和操作铡刀时容易误伤,存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3)切出单板规格不一、人为误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设施设备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全新的单板测控送切机。具体包括:该机是由机体架、转动轴一、转动轴二、编码器、探头、刀片、转动轴电机、刀片电机组成。其中,转动轴一、转动轴二、编码器、探头、刀片、转动轴电机、刀片电机都是布局安装在机体架,而由转动轴电机连接着转动轴一,转动轴一又同时连接到单板测控送切装置和单板输出装置;刀片电机连接着转动轴二。本技术是将传统的人工送切单板工艺改为采用数控技术手段解决单板送切问题。具体是通过人为在编码器设定相关单板的宽度、长度等规格的参数后,由编码器和探头指挥设备运转,由智能转成机械能,由设备将单板切成规格统一的版面。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单板测控送切机,技术方案该机是由机体架(1)、转动轴一(2)、转动轴二(3)、编码器(4)、探头(5)、刀片(6)、转动轴电机(7)、刀片电机⑶组成。其中,在机体架⑴上布局设置有固定架一(9)、固定架二(10)、固定架三(11)、电机固定架(12)、轴承固定架(13),在转动轴一(2)上布局设置有四个皮带轮(14)和四个齿轮一(15),转动轴一(2)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1)的轴承固定架(13)上;在转动轴二(3)上也对应着转动轴一(2)设置有四个齿轮二(17),转动轴二(3)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1)的轴承固定架(13)上;编码器(4)是安置在转动轴二(3)上;探头(5)是布局安装在固定架二(10)上,刀片(6)的刀身呈方形,其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安装在机体架(1)的上部,转动轴电机(X)和刀片电机(8)则分别布局安装在电机固定架(12)上;在固定架一(9)上安装有四个齿轮调节轮一(18),在固定架三(10)上也布局安装有四个齿轮调节轮二(19)。转动轴电机(7)连接着转动轴一(2),而转动轴一(2)上的四个皮带轮(14)分别套上皮带(20)并连接到单板测控送切装置,转动轴一(2)上的四个齿轮一(15)同样分别套上链条一(21)连接到单板输出装置。刀片电机⑶连接着转动轴二(3),而转动轴二(3)上的四个齿轮二(17)同样分别套上链条二(22)连接到刀片(6),其中链条二(22)在连接刀片(6)的过程又分别套在齿轮调节轮一(18)和齿轮调节轮二(19)上。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所结构设计科学合理、作用显著。2、本技术是将传统的人工送切单板工艺改为采用数控技术手段解决单板送切问题。具体是通过人为在编码器设定相关单板的宽度、长度等规格的参数后,由编码器和探头指挥设备运转,由智能转成机械能,由设备将单板切成规格统一的版面。3、应用本技术,所切的单板质量稳定,工作效率高。4、应用本技术,不但减少劳动强度,而且避免人为受伤,提高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水平。5、应用本技术,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明显提高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I是机体架,2是转动轴一,3是转动轴二,4是编码器,5是探头,6是刀片,7是转动轴电机,8是刀片电机,9是固定架一,10是固定架二,11是固定架三,12是电机固定架,13是轴承固定架,14是皮带轮,15是齿轮一,16是轴承,17是齿轮二,18是齿轮调节轮一,19是齿轮调节轮二,20是皮带,21是链条一,22是链条二。【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是由机体架⑴、转动轴一(2)、转动轴二⑶、编码器⑷、探头(5)、刀片(6)、转动轴电机(7)、刀片电机⑶组成。图1所示的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是机体架(I),2是转动轴一(2),3是转动轴二(3),4是编码器⑷,5是探头(5),6是刀片(6),7是转动轴电机(7),8是刀片电机(8),9是固定架一(9),10是固定架二(10),11是固定架三(11),12是电机固定架(12),13是轴承固定架(13),14是皮带轮(14),15是齿轮一 (15),16是轴承(16),17是齿轮二 (17),18是齿轮调节轮一 (18),19是齿轮调节轮二 (19),20是皮带(20),21是链条一(21),22 是链条二(22)。在机体架⑴上布局设置有固定架一(9)、固定架二(10)、固定架三(11)、电机固定架(12)、轴承固定架(13),在转动轴一(2)上布局设置有四个皮带轮(14)和四个齿轮一(15),转动轴一(2)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I)的轴承固定架(13)上;在转动轴二(3)上也对应着转动轴一(2)设置有四个齿轮二(17),转动轴二(3)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I)的轴承固定架(13)上;编码器(4)是安置在转动轴二(3)上;探头(5)是布局安装在固定架二(10)上,刀片(6)的刀身呈方形,其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安装在机体架(I)的上部,转动轴电机(7)和刀片电机(8)则分别布局安装在电机固定架(12)上;在固定架一(9)上安装有四个齿轮调节轮一(18),在固定架三(10)上也布局安装有四个齿轮调节轮二(19);转动轴电机(7)连接着转动轴一(2),而转动轴一(2)上的四个皮带轮(14)分别套上皮带(20)并连接到单板测控送切装置,转动轴一(2)上的四个齿轮一(15)同样分别套上链条一(21)连接到单板输出装置;刀片电机⑶连接着转动轴二(3),而转动轴二(3)上的四个齿轮二(17)同样分别套上链条二(22)连接到刀片(6),其中链条二(22)在连接刀片(6)的过程又分别套在齿轮调节轮一(18)和齿轮调节轮二(19)上。本技术是将传统的人工送切单板工艺改为采用数控技术手段解决单板送切问题。具体是通过人为在编码器设定相关单板的宽度、长度等规格的参数后,由编码器和探头指挥设备运转,由智能转成机械能,由设备将单板切成规格统一的版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单板测控送切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机体架(1)、转动轴一(2)、转动轴二(3)、编码器(4)、探头(5)、刀片(6)、转动轴电机(7)、刀片电机(8)组成; 其中,在机体架(1)上布局设置有固定架一(9)、固定架二(10)、固定架三(11)、电机固定架(12)、轴承固定架(13),在转动轴一(2)上布局设置有四个皮带轮(14)和四个齿轮一(15),转动轴一(2)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1)的轴承固定架(13)上;在转动轴二(3)上也对应着转动轴一(2)设置有四个齿轮二(17),转动轴二(3)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1)的轴承固定架(13)上;编码器(4)是安置在转动轴二(3)上;探头(5)是布局安装在固定架二(10)上,刀片(6)的刀身呈方形,其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安装在机体架(1)的上部,转动轴电机(7)和刀片电机(8)则分别布局安装在电机固定架(12)上;在固定架一(9)上安装有四个齿轮调节轮一(18),在固定架三(10)上也布局安装有四个齿轮调节轮二(19); 转动轴电机(7)连接着转动轴一(2),而转动轴一(2)上的四个皮带轮(14)分别套上皮带(20)并连接到单板测控送切装置,转动轴一(2)上的四个齿轮一(15)同样分别套上链条一(21)连接到单板输出装置; 刀片电机(8)连接着转动轴二(3),而转动轴二(3)上的四个齿轮二(17)同样分别套上链条二(22)连接到刀片(6),其中链条二(22)在连接刀片(6)的过程又分别套在齿轮调节轮一(18)和齿轮调节轮二(19)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单板测控送切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机体架(1)、转动轴一(2)、转动轴二(3)、编码器(4)、探头(5)、刀片(6)、转动轴电机(7)、刀片电机⑶组成; 其中,在机体架(1)上布局设置有固定架一(9)、固定架二(10)、固定架三(11)、电机固定架(12)、轴承固定架(13),在转动轴一(2)上布局设置有四个皮带轮(14)和四个齿轮一(15),转动轴一(2)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1)的轴承固定架(13)上;在转动轴二(3)上也对应着转动轴一(2)设置有四个齿轮二(17),转动轴二(3)也是由两个轴承(16)固定在机体架(1)的轴承固定架(13)上;编码器(4)是安置在转动轴二(3)上;探头(5)是布局安装在固定架二(10)上,刀片(6)的刀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锦,谭龙贵,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平果北融林木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