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机,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端、伸缩端和收纳端,所述收纳端嵌设在旋转轴内,所述收纳端上设有供伸缩端穿设的凹槽,所述伸缩端与凹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伸缩端可完全嵌设在凹槽内,所述伸缩端上设有供搅拌端穿设的通槽,所述搅拌端和伸缩端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搅拌端可完全嵌设在通槽内,所述旋转轴内穿设有可周向旋转的调节杆,所述搅拌端相对通槽的一端上设有细钢丝,所述伸缩端和收纳端上均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圆孔,所述圆孔均与通槽和凹槽相互联通,所述细钢丝长穿设于圆孔内且固定绕设在调节杆上。将搅拌桨可伸缩,旋转轴可拆卸,使得清理筒体内的堆积物更加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物料混合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机。
技术介绍
现应用于冶金行业对烧结料进行混合的制粒的混合机,其主要工作部件是一个横卧式的旋转筒体,在筒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筒体内还穿设有搅拌物料的旋转轴。混合机在长久工作的情况,物料容易堆积在筒体内,需要定时清理,在清理的时候的,操作人员大多采用从进料口简单的对筒体内进行清理,再将堆积的物料从出料口清理出去,但是旋转轴上的搅拌桨占用了筒体内很大的空间,对清理造成干扰,清理的时候无法更加直观方便,操作困难,如果需要进行全面的清理,就要要筒体整个拆卸下来,然后才能对筒体进行全面的清理,这样的操作方式,给筒体的清理带来困难,而且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桨可伸缩,旋转轴可拆卸,清理筒体内的堆积物更加方便的混合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机,包括筒体和支架,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体内穿设有沿周向旋转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出筒体外且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上,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桨,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端、伸缩端和收纳端,所述收纳端嵌设在旋转轴内,所述收纳端上设有供伸缩端穿设的凹槽,所述伸缩端与凹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伸缩端可完全嵌设在凹槽内,所述伸缩端上设有供搅拌端穿设的通槽,所述搅拌端和伸缩端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搅拌端可完全嵌设在通槽内,所述旋转轴内穿设有可周向旋转的调节杆,所述搅拌端相对通槽的一端上设有细钢丝,所述伸缩端和收纳端上均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圆孔,所述圆孔均与通槽和凹槽相互联通,所述细钢丝长穿设于圆孔内且固定绕设在调节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在长久工作后,会在筒内堆积很多的堆积物,需要清理,旋转轴与驱动电机可拆卸固定连接,先将旋转轴和驱动电机拆卸下来,然后旋转穿设在旋转轴内的调节杆,旋转调节杆的时候,会收紧固定绕设在调节杆上的细钢丝,细钢丝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端上,搅拌端受到拉力朝向伸缩端内的通槽里移动,搅拌端和伸缩端之间的第二弹性件受到压力收缩,使得搅拌端完全嵌设在通槽内,细钢丝继续绕设在调节杆上,伸缩端受到搅拌端的挤压力,迫使伸缩端朝向收纳端的凹槽内运动,伸缩端和收纳端之间的凹槽受到挤压力伸缩,直至伸缩端完全嵌设在凹槽内,搅拌桨便能收缩起来,减小了旋转轴的体积,旋转轴穿设于筒体内,将整个旋转轴从筒体内拆卸出来,然后对筒体的内部进行清理,免去了过去需要将整个筒体拆卸下来,才能全面对筒体进行清理的步骤,直接将旋转轴拆卸,在清理筒体的时候,没有旋转轴和搅拌桨的干扰,清理的时候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清理完成后,将旋转轴重新穿设于筒体内,再次旋转调节杆,搅拌端和伸缩端受到的拉力消失,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释放能量,将搅拌端和伸缩端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将旋转轴重新与驱动电机连接,继续混合物料,结构简单,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轴延伸出筒体外的一端上设有调节钮,所述调节钮与调节杆联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轴延伸出筒体外的一端上设有调节钮,调节钮与调节杆联动连接,旋转调节钮的同时能带动调节杆的转动,调节钮的设置,增大了手与调节钮的接触面积,操作的时候更加方便,准确性更高,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桨沿旋转轴轴向设置,所述相邻的搅拌桨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桨之间的间距设置成相等的,保证筒体内搅拌物料的均匀,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筒体;2、支架;3、旋转轴;4、驱动电机;5、揽祥奖;6、伸缩端;7、收纳端;8、搅拌端;9、凹槽;10、通槽;11、第一弹性件;12、第二弹性件;13、细钢丝;14、圆孔;15、调节杆;16、调节钮;17、进料口 ; 18、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混合机,包括筒体I和支架2,所述筒体I设置在支架2上,所述筒体I上设有进料口 17和出料口 18,所述筒体I内穿设有沿周向旋转的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延伸出筒体I外且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4上,所述旋转轴3上设有若干搅拌桨5,所述搅拌桨5包括搅拌端8、伸缩端6和收纳端7,所述收纳端7嵌设在旋转轴3内,所述收纳端7上设有供伸缩端6穿设的凹槽9,所述伸缩端6与凹槽9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11,所述伸缩端6可完全嵌设在凹槽9内,所述伸缩端6上设有供搅拌端8穿设的通槽10,所述搅拌端8和伸缩端6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12,所述搅拌端8可完全嵌设在通槽10内,所述旋转轴3内穿设有可周向旋转的调节杆15,所述搅拌端8相对通槽10的一端上设有细钢丝13,所述伸缩端6和收纳端7上均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圆孔14,所述圆孔14均与通槽10和凹槽9相互联通,所述细钢丝13长穿设于圆孔14内且固定绕设在调节杆15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筒体I在长久工作后,会在筒内堆积很多的堆积物,需要清理,旋转轴3与驱动电机4可拆卸固定连接,先将旋转轴3和驱动电机4拆卸下来,然后旋转穿设在旋转轴3内的调节杆15,旋转调节杆15的时候,会收紧固定绕设在调节杆15上的细钢丝13,细钢丝1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搅拌端8上,搅拌端8受到拉力朝向伸缩端6内的通槽10里移动,搅拌端8和伸缩端6之间的第二弹性件12受到压力收缩,使得搅拌端8完全嵌设在通槽10内,细钢丝13继续绕设在调节杆15上,伸缩端6受到搅拌端8的挤压力,迫使伸缩端6朝向收纳端7的凹槽9内运动,伸缩端6和收纳端7之间的凹槽9受到挤压力伸缩,直至伸缩端6完全嵌设在凹槽9内,搅拌桨5便能收缩起来,减小了旋转轴3的体积,旋转轴3穿设于筒体I内,将整个旋转轴3从筒体I内拆卸出来,然后对筒体I的内部进行清理,免去了过去需要将整个筒体I拆卸下来,才能全面对筒体I进行清理的步骤,直接将旋转轴3拆卸,在清理筒体I的时候,没有旋转轴3和搅拌桨5的干扰,清理的时候更加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清理完成后,将旋转轴3重新穿设于筒体I内,再次旋转调节杆15,搅拌端8和伸缩端6受到的拉力消失,第一弹性件11和第二弹性件12释放能量,将搅拌端8和伸缩端6恢复到原来的位置上,将旋转轴3重新与驱动电机4连接,继续混合物料,结构简单,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所述旋转轴3延伸出筒体I外的一端上设有调节钮16,所述调节钮16与调节杆15联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轴3延伸出筒体I外的一端上设有调节钮16,调节钮16与调节杆15联动连接,旋转调节钮16的同时能带动调节杆15的转动,调节钮16的设置,增大了手与调节钮16的接触面积,操作的时候更加方便,准确性更高,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搅拌桨5沿旋转轴3轴向设置,所述相邻的搅拌桨5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搅拌桨5之间的间距设置成相等的,保证筒体I内搅拌物料的均匀,提高工作质量,保证正常的工作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机,包括筒体和支架,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体内穿设有沿周向旋转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出筒体外且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上, 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端、伸缩端和收纳端,所述收纳端嵌设在旋转轴内,所述收纳端上设有供伸缩端穿设的凹槽,所述伸缩端与凹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伸缩端可完全嵌设在凹槽内,所述伸缩端上设有供搅拌端穿设的通槽,所述搅拌端和伸缩端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搅拌端可完全嵌设在通槽内,所述旋转轴内穿设有可周向旋转的调节杆,所述搅拌端相对通槽的一端上设有细钢丝,所述伸缩端和收纳端上均设有沿轴向设置的圆孔,所述圆孔均与通槽和凹槽相互联通,所述细钢丝长穿设于圆孔内且固定绕设在调节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机,包括筒体和支架,所述筒体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筒体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筒体内穿设有沿周向旋转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延伸出筒体外且可拆卸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上,所述旋转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桨,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包括搅拌端、伸缩端和收纳端,所述收纳端嵌设在旋转轴内,所述收纳端上设有供伸缩端穿设的凹槽,所述伸缩端与凹槽的底部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伸缩端可完全嵌设在凹槽内,所述伸缩端上设有供搅拌端穿设的通槽,所述搅拌端和伸缩端之间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乐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正塑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