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6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1)的板(4)上穿固连物(2),在夹紧的信息体(3)上,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1)的板(4)的中间部位粘有或直接打印的印刷字体的薄膜(1),印刷字体为通过打字输出的字体。(*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分散的信息体集中化整合的设备,属于机械电子领域类。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图书馆的期刊,现期期刊到了一定的时候,都必须送去装订,由于装订厂的装订不及时,甚至丢失,往往影响读者期刊的利用,读者意见非常大,在许多图书馆中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能快速装订合成期刊的装置问世。同时,在图书馆内由于图书书籍的破损散开同样严重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也迫切需要能有一个迅速能将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出现。设计人于99.3.8向中国专利局申请了一个“图书、期刊夹紧装置”,专利局于2000.1.15授予了技术的专利权(专利号ZL99204222.4,该种装订图书、期刊方法深受大众欢迎。后来设计人又于2001.2.24申请了“印刷型信息体整合部件”(专利号ZL01217686.9),然而,由于该种整合部件的弹簧要单独定制,这给使用带来不便。经检索,目前还未有一个理想的印刷型刊物整合部件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能方便快速装订的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个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的板上穿固连物,固连物信息体集中化整合,其中,印刷字体通过 打字输出。本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工艺简单,装订速度快的特点,它可将多本信息体集中化整合,大大地缩短装订周期,也可以对单本信息体起保护作用。同时,在翻开装订后的信息体时,能方便地复印和给读者阅读。附图说明与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中1为印刷字体的薄膜、2为固连物、3为信息体,4为板。在图中,在一个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1的板4上,有任意个孔内穿有固连物2,在夹紧的信息体3上,固连物2将信息体固定,在板4的中间部位粘有一块印刷字体的薄膜1,与印刷字体的薄膜1相靠近的板4部分,可以做成比较易折叠的,也可在板4压有能折叠的压条,印刷字体的薄膜1内主要是用于放置标识信息体的期刊卷、期、页纸的地方,用于替代过去期刊的脊背的烫金。印刷字体的薄膜1是粘贴或直接打印。固连物2是线或弹簧螺栓等。考虑到原有馆藏情况,也可将板4用硬纸皮外加与原有馆藏一样颜色的漆布、塑料或人造革压塑将硬纸皮包住。信息体3也可以是单本的图书或期刊,其板4主要起保护作用。印刷字体通过打字输出,这里往往要经过数据的整合,因为实际应用系统收集到的数据是“脏”的,通常存在杂乱性、重复性和不完整性。一个完整的信息体整合模块必须包含数据准备阶段,它以发现任务作为目标,以领域知识作为指导,用全新的“业务模型”来组织原来的数据,抛弃一些与挖掘目标不相关的属性,为数据挖掘内核算法提供干净、准确、更有针对性的数据,从而减少挖掘内核的数据处理量,提高挖掘效率,提高知识发现的起点和知识的准确度。在实际使用中通常应考虑以下几种数据1、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数据由于无法从数据录入系统的数据模式中直接得到许多综合度较高分析相关的数据,必须进行专门的数据抽取,计算出大量的中间数据。2、网络传递的数据通过选择可跨平台的架构组件、特别是服务器软件,使用HTML、XML等开放式标准,采用跨平台技术,按照普遍适用的应用程序框架进行开发,将使信息体整合具备控制这样的能力。3、非规范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普及运算设备,更方便地连接到整合数据基础设施,用户采用统一的方式运行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在得到数据后要对数据进行组织要求数据字段设置与格式要求、检索语言兼容性达到标准化。为了方便使用,迫切需要一种界面,采用标引语法和检索标引词的语义进行揭示,对查找的结果进行处理后以较为统一的格式提供给予用户。1、信息标识分类由于信息体标识由各类组成,以排序的形式,信息体自动进行信息标识分类。2、信息自动标引由于信息体每年的刊名固定不变,其索刊号不变,机器会自动标引其起讫页,可根据实际情况输入。3、信息版面还原根据信息体实际情况在计算机可视其大小进行版面自动还原,若不能实现则进行控制微调实现。对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文件存储和压缩方式,目前,在图书馆中常采用的文件格式有TXT、DOC、PDF、HTML、SGML、XML、GIF、JPEC、MPEG等,这些媒体信息仅仅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图书馆专业人员对信息内容进行再加工,根据各种媒体的特性进行标引、数据加工、限制、缩放等。数据的整合的模型 整个系统有明显的层次关系,自顶向下依次分为三层人机交互层、信息处理层、信息收集层。分析型处理基于性能的考虑需要建立大量的索引,而这对于录入系统来说却会降低系统的效率。最后,分析型需求是无法事先确定的,如果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数据组织,则每一种分析都必须编写专门的程序,获取分析数据的工作将变得复杂化。数据仓库理论的引入,使得系统的框架变得明朗,更具有系统性。当然,数据仓库在数据信息的分析中应用与一般应用也存在着不同点。比如,由于源数据构成比较单一,分析数据仓库的数据集成任务就显得不是很重要。按照数据仓库理论将事务型环境与分析型环境分开构造的思路,分析系统体系框架如下在录入系统和分析系统之间,通过数据转换程序将源数据取出并转换为目标模式,然后装入数据仓库,从多维数据库析取多维分析数据,并建立在同一平台上。数据转换是数据仓库实施种的重要一环,目的是将数据从操作型环境传递到数据仓库中。数据转换软件,因各馆采用的图书管理系统不一样,存在不同的数据格式。而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刊脊打印软件主要是利用各馆中已有的数据库,抽取其中有用的字段,生成制作刊脊所需的刊名、索刊号以及期号,从而减少重复性劳动。因此,需针对各馆的具体情况,分别做出相应的数据转换软件,将不同数据格式转换成刊脊打印软件统一的格式。信息体的整合可以用“印刷型信息体整合部件”它是固定信息体之间的器件,这必须是在弹簧上能与螺栓联结,让信息体固定,其弹簧应该有较好的抗拉和压弹性,也就是有较好的弹性极限,根据《工程材料手册》知道其弹簧抗拉强度σb≥390MPa,整合部件必须经过热处理,即0.7%含碳的高碳钢制成,同时进行淬火、回火使其组织的索氏体发生变化,提高其塑性和韧性,增强其耐磨和弹性拉伸性能。也可以不用弹簧,只是将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刊脊改用书标粘贴。这样成的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操作简单易学、外形美观、字迹清晰、价格低廉、最重要的是大大节省了信息体集中化整合时间,减少了原有整合烫金时所造成的质量问题,提高了效率,既方便了读者,也方便了管理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个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1)的板(4)上穿固连物(2),在夹紧的信息体(3)上,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1)的板(4)的中间部位粘有或直接打印的印刷字体的薄膜(1),印刷字体为通过打字输出的字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固连物(2)是线或弹簧螺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体集中化整合设备,它涉及一种使分散的信息体集中化整合的设备,属于机械电子领域类。在一个带有印刷字体的薄膜的板上穿固连物,固连物信息体集中化整合,其中,印刷字体通过整合数据进行计算机输出。本技术操作简单、结构合理,操作简便、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的特点。最重要的是大大节省了信息体集中化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德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