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俊起专利>正文

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536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包括筒形导体转子及其内的永磁转子,所述的永磁转子包括从动轴及围绕从动轴周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可转动永磁体,可转动永磁体为圆柱形且沿直径方向为N极和S极,可转动永磁体两侧包裹有导磁体,两导磁体之间由非导磁体隔开,可转动永磁体通过一侧的导磁体与从动轴连接,可转动永磁体一端设有磁路调节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固定磁隙结构,大大提高了调速器的啮合面积并降低了装配难度,节约了稀土材料的浪费,大大提高了扭矩传递能力。此外,大大减小了执行调节机构的功率消耗并大大缩小了调速器的整体体积,不但降低了材料消耗和节省了安装空间,更是给现场安装施工带来了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调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
技术介绍
永磁调速器是通过永磁体的磁力耦合调速,实现电动机和负载的软(磁)连接,无任何影响电网的谐波产生,可靠性高,并可在高温、低温、潮湿、肮脏、易燃易爆、电压不稳及雷电等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大幅减轻机械振动,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冶金、石化,造纸、市政、舰船、灌溉及采矿等行业。而目前常用的永磁调速器均是通过调整气隙来实现转速调整的,磁路调节器的功率消耗大,且存在扭矩传递能力差、装配难度高、浪费大量稀土资源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降低磁路调节器功率消耗、提高扭矩传递能力、降低装配难度、节约稀土资源的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目前的永磁调速器都是通过改变导体转子与永磁转子之间的气隙从而控制导体转子切割磁力线的多少,来实现转矩调整的,由于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本专利技术基于电磁原理,从保持磁隙不变、改变磁力线的数量入手去设计新的永磁调速器,参考导磁材料和非导磁材料的特性,利用两种材料控制永磁体对外展现的磁性大小,从而达到改变转矩的目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包括筒形导体转子(1)及其内的永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转子包括从动轴(7)及围绕从动轴(7)周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可转动永磁体(4),可转动永磁体(4)为圆柱形且沿直径方向为N极和S极,可转动永磁体(4)两侧包裹有导磁体(2),两导磁体(2)之间由非导磁体(10)隔开,可转动永磁体(4)通过一侧的导磁体(2)与从动轴(7)连接,可转动永磁体(4)一端设有磁路调节器,所述的磁路调节器用于旋转可转动永磁体(4),调节其磁极方向进而改变两侧导磁体(2)的磁性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包括筒形导体转子(I)及其内的永磁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转子包括从动轴(7)及围绕从动轴(7)周向排列的至少一个可转动永磁体(4),可转动永磁体(4)为圆柱形且沿直径方向为N极和S极,可转动永磁体(4)两侧包裹有导磁体(2),两导磁体(2)之间由非导磁体(10)隔开,可转动永磁体(4)通过一侧的导磁体(2)与从动轴(7)连接,可转动永磁体(4) 一端设有磁路调节器,所述的磁路调节器用于旋转可转动永磁体(4),调节其磁极方向进而改变两侧导磁体(2)的磁性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永磁体(4)与从动轴(7)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可转动永磁体(4)在沿从动轴(7)轴向均并排设有一个固定永磁体(3),固定永磁体为圆柱形且沿直径方向为N极和S极,可转动永磁体(4)周围的导磁体(2)和非导磁体(10)延伸至固定永磁体(3)周围,固定永磁体的N极和S极分别位于两分隔开的导磁体中并且两磁极连接面垂直于导磁体和非导磁体的接触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永磁体(4)与从动轴(7)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磁隙的永磁调速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可转动永磁体(4)在沿从动轴(7)径向均并排设有一个固定永磁体(3),固定永磁体为圆柱形且沿直径方向为N极和S极,可转动永磁体(4)周围的导磁体(2)和非导磁体(10)延伸至固定永磁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俊起
申请(专利权)人:刁俊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