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290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4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所述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透光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在封框胶曝光固化结束之后,液晶面板远离掩膜板的下降初期,通孔的设置增大了进气面积,进而增大了进气量,减小了进气速度,使得液晶面板和掩膜板之间的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压强差变小,在相同作用面积下,压强差作用在掩膜板上的压力变小,从而减小了真空吸附掩膜板的负荷。同时,由于通孔的存在,使得压强差在掩膜板上的作用面积减小,进一步减小了真空吸附掩膜板的负荷。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降低液晶面板下移速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掩膜板由于压力差脱落的风险,并保证了量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不器(Thin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无辐射等特点,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在当前的平板显示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液晶面板是TFT-1XD的核心部件,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以及填充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目前液晶面板的成盒工艺常采用液晶滴注(One Drop Fill,简称0DF)方法,具体包括:首先将液晶和封框胶涂覆在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的表面,然后再进行对盒工艺。这样就要求液晶面板四周的封框胶在最短时间内固化,以防液晶受到未固化封框胶的污染,影响产品品质。现有的封框胶固化包括紫外固化和热固化。在封框胶紫外固化装置中,利用真空吸附装置,将掩膜板固定在紫外灯源和预封框胶固化的液晶面板之间,具体可以利用多根带沟槽的石英棒通过真空吸附固定掩膜板,液晶面板固定在承载台上。其中,紫外灯源由数个紫外灯管组成,均匀分布在掩膜板上方,由上向下发射紫外光线。掩膜板具有透光区和遮光区,紫外光线穿过透光区使封框胶进行紫外固化,遮光区遮盖液晶面板的显示区域,保护显示区域不被紫外光线照射。完成紫外固化后,还需要将液晶面板转移至热固化装置,如烘箱,在大于100°c的条件下,对封框胶进行热固化。最后,还需要对完成固化的液晶面板进行冷却处理。生产过程中,预封框胶固化的液晶面板由承载台从相对位置较远的传送位置(此时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远大于3mm)上升到曝光位置(此时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约为3_),开始曝光固化封框胶。当曝光结束后,液晶面板将从曝光位置降到传送位置。在下降初期由于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过小,周围的空气将由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隙进入以填充空间,这样将形成气流使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气压比周围环境的气压小,形成压强差。由于液晶面板贴着承载台且承载台通过真空将液晶面板吸附住,所以液晶面板侧无压力,则气流形成的压强差产生的压力由掩膜板上方的气体施加,增大了石英棒的真空沟槽对掩膜板的吸附负荷。当负荷超过石英棒真空沟槽的吸附能力时,掩膜板将脱离石英棒落下,与下方的液晶面板粘在一起,造成液晶面板的损坏。目前生产过程中,通过降低曝光结束之后液晶面板的移动速度,来缓解上述技术问题,但这样严重影响了产品的产量,而且效果很难达到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用以解决利用掩膜板对封框胶曝光固化结束之后,液晶面板远离掩膜板的运动形成气流,导致对掩膜板的吸附负荷增加,造成掩膜板脱落,损坏液晶面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透光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第一透光区相对于第二透光区更靠近所述掩膜板的中心;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通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通孔孔径。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区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透光区,所述至少一个条状透光区以穿过所述掩膜板中心的直线对称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区的通孔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区的通孔孔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半径为40?20m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包括掩膜板和用于固定所述掩膜板的真空吸附装置,所述掩膜板采用如上所述的掩膜板。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附装置为多根透明棒,所述透明棒具有形成真空吸附的沟槽。进一步地,所述掩膜板上的通孔与所述透明棒错开分布。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技术方案中,封框胶固化用掩膜板的透光区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在使用所述掩膜板对预封框胶固化的液晶面板曝光结束后,液晶面板下移,远离掩膜板,周围的空气通过通孔和液晶面板和掩膜板之间的间隙同时进入填充空间。通孔的设置增大了进气面积,进而增大了进气量,减小了进气速度,使得液晶面板和掩膜板之间的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压强差变小,在相同作用面积下,压强差通过掩膜板上方的空气对掩膜板施加的压力变小,从而减小了真空吸附掩膜板的负荷。同时,由于通孔的存在,使得压强差在掩膜板上的作用面积减小,进一步减小了真空吸附掩膜板的负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降低液晶面板下移速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掩膜板由于压力差脱落的风险,并保证了量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掩膜板的固定示意图;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封框胶固化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液晶显示技术中,通过在液晶面板的四周涂覆封框胶来形成密封空间,防止滴注的液晶溢出。这样就要求封框胶在最短时间内固化,以防液晶受到未固化封框胶的污染,影响产品品质。现有技术中利用掩膜板对封框胶进行紫外曝光,来实现封框胶的固化。封框胶固化用掩膜板通常为透明基板,如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或有机树脂基板,厚度< 0.7mm,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一般通过在透明基板上镀金属薄膜来形成遮光区,使紫外光线不能透过,起到遮光作用,而透明基板的透光区未镀金属薄膜,紫外光线能够正常通过,对封框胶进行曝光固化。在曝光过程中,掩膜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约为3mm,曝光结束后,液晶面板下移,远离掩膜板,在下降初期由于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距离过小,周围的空气将由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间隙进入以填充空间,这样将形成气流使得掩膜板与液晶面板之间的气压比周围环境的气压小,形成压强差。所述压强差通过掩膜板上方的空气对掩膜板施加压力,增大了对掩膜板的真空吸附负荷,当负荷超过真空吸附能力时,掩膜板将脱落,与下方的液晶面板粘在一起,造成液晶面板的损坏。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所述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所述透光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在利用掩膜板对液晶面板的封框胶曝光结束后,液晶面板下移,远离掩膜板,周围的空气通过通孔以及液晶面板和掩膜板之间的间隙同时进入填充空间。上述技术方案中,通孔的设置增大了进气面积,进而增大了进气量,减小了进气速度,使得液晶面板和掩膜板之间的空间与周围环境的压强差变小,在相同作用面积下,压强差通过掩膜板上方的空气对掩膜板施加的压力变小,从而减小了真空吸附掩膜板的负荷。同时,由于通孔的存在,使得压强差在掩膜板上的作用面积减小,进一步减小了真空吸附掩膜板的负荷。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降低液晶面板下移速度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掩膜板由于压力差脱落的风险,并保证了量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封框胶固化装置及其掩膜板,不仅可以用于液晶面板的封框胶固化,也可以用于其他面板的封框胶固化,用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压强差导致掩膜板容易脱落的问题。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封框胶固化用掩膜板10,其包括透光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掩膜板,包括透光区和遮光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第一透光区和第二透光区,其中,第一透光区相对于第二透光区更靠近所述掩膜板的中心; 所述第一透光区的通孔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通孔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掩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包括至少一个条状透光区,所述至少一个条状透光区以穿过所述掩膜板中心的直线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掩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区的通孔均匀分布。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城文斌宋延生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