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由一叠扁平的相互排在一起的印刷纸张制造线装书心子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2218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由一叠扁平的相互排在一起的印刷纸张(3)制造线装书心子的装置,这些印刷纸张通过一根从外面穿过印刷纸张(3)的折边(12),沿着折边(12)的里边布置的并在出口位置上从折边(12)里引出的,双线布置的,构成垂直于印刷纸张(3)的折边(12)平行布置的接缝(19)的合股线(8)通过形成针缝而相互装订起来,为了形成接缝(14)设有一个打结单元(23),这个打结单元分别配有一个用合股线(8)从外面向里穿过印刷纸张(3)的折边(12)的第一个缝针(4)和使合股线(8)在出口位置处从折边(12)里拉出来的第二个缝针(5),其中这通过第一个缝针(4)在一个印刷纸张(3)的形成折边(12)的边脚(18)之间穿入的双线布置的合股线(8)的部段被流过这打结单元(23)的气流抓住并从第一个缝针(4)被运送至第二个缝针(5),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张印刷纸张(3)的折边(12)成列布置的,可松开地固定在一个座板(24)上的形成针缝的打结单元(2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由一叠扁平的相互排在一起的印刷纸张制造 线装书心子的装置,这些纸张分别通过一根从外面穿过印刷纸张的折 边、沿着该折边里边延伸的并在出口位置上从折边里引出的、双线布置 的、构成垂直于印刷纸张的折边平行延伸的接缝的合股线通过形成针缝 而相互装订起来,而且为了形成接缝设有一个打结单元,该单元分别配 有 一 个用合股线从外面向里穿过印刷纸张折边的第 一 个缝针和使合股 线在出口位置处从折边里拉出来的第二个缝针,其中这通过第一个缝针 在一个印刷纸张的形成折边的边脚之间穿入的双线布置的合股线的一 部分被流过这打结单元的气流抓住并从第一个缝针被运送至第二个缝 针。
技术介绍
EP 0 832 758 Al公开了上面所述类型的一种装置。在那里这成列并 排布置的打结单元设计成所谓吹射导轨,这导轨的制造要求4艮精密并且 只有花费很多方可实施。尤其是工件要转向各个不同的加工位置而且难 于靠近用于变形所必需的工具,这是很讲究的。除此之外,吹射导轨由许多在制造时重复的加工步骤组成。如果吹 射导轨的打结单元不可修理地损坏了 ,那么整个吹射导轨必须以高的价 钱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提出的任务是消除在吹射导轨为整体时所得知的缺点并提出 一种装置,这种装置在制造和应用时的维护所花费用较少。按照专利技术此任务通过如下方法来解决沿着印刷纸张的折边排列布 置的、形成针缝的打结单元可拆地固定在一个座寿反上。由此可以以小批量进4亍系列生产,这种生产要求不高而且就应用吹 射导轨而言允许对零部件进行简单的更换。该装置的有关零部件的易磨损性因此可以有目的地对付而且它可以降低和进行控制。用于共同地将打结单元固定的支承装置有利地设计成板条状并使 装配-和服务人员可以方便地靠近。当然这布置在打结单元之间的导针装置分别与一个打结单元固定 连接,然而有利的是在打结单元之间规定了一个间距,导针装置被插入 在这间距里,因此它可以对其位置进^f亍调整。导针装置优先地分别通过二个相邻的打结单元夹紧在一个座板上, 这座板构成了支承装置的一个部分并且使该装置增加了稳定性。座板又是适宜地与一个鞍形板连接,后者用于二腿分开地支承住印 刷纸张。按照 一种有利的结构形式,座板具有 一个用于打结单元的楔形夹紧 面,它平4亍于》逢4十运动的方向延伸。通过一个延伸至鞍形板的导针装置可以有利于并延长对缝针的支撑。在缝针和所应用的预扎针之间的分度误差可以通过导针装置的调 整措施加以补偿。附图说明接着参见附图按照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详细说明,所有在说明中没有提到的细节情况可以明确地参见附图。附图所示为 图1:用于线装书心子的装订装置的一个局部视图; 图2:按图1所示II-II线的经过所示装订装置的剖视图; 图3:装订装置的一个局部视图; 图4:按图3中IV-IV线经过装订装置的一个剖视图; 图5:按图3中V-V线通过装订装置的一个局剖图; 图5a:图5中》文大细部图Y;图6:具有改变了的输线方向的装订装置的局部视图; 图7:装订装置的零件的一个^L图; 图8:图7所示零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表示了一个用于制造线装书心子的装置(未示出),也称线装订机的一个装订装置1的局部视图。在此图中可以见到一个被输入站(未 示出)有节奏地传动进入装订站的装订鞍座2,在这鞍座上二腿分开地放有印刷纸张3。此外在图1中分别可以见到一个由第一个缝针4和第 二个缝针5组成的缝针对,所述缝针对布置用来形成针缝,其中对于第 一个缝针4来说是指那种用它使线双线地从外面穿过通常预扎出的折边 12的缝针,为此针尖7有一个针眼6 (见图3)。在穿入线8之后将第 一个缝针4暂且拉回,从而一个侧面通过打结单元输入的气体流就形成 一个回线活结9,这活结9布置在第二个缝针5的位置上。第二个缝针 5在之前线装订好的印刷纸张3的折边12上被活结9围住,这缝针5将 双线的线8通过一个工作行程从折边12里拉出来并使存在有的装订过 的书心子被推开一个纸张3的厚度,从而使下一张印刷纸张3可以进行 装订。在这工序中第一个缝针4也离开纸张3,而由第二个缝针5用于 针刺而在以前所形成的活结9则被穿过最后的活结13,因此在存在有的 装订接缝14上形成一个新的活结部段。这种方法随着每张输送给书心 子用于装订的印刷纸张3而重复进行。用于此的装订装置1由一个装订 鞍形座2组成,在这鞍形座上在输入行程的终端放置了印刷纸张3并通 过装订鞍形座2转送至一个装订站16里。再下一个加工步骤,在折边 12从里向外预扎出孔之后,表示在图l和2中。第一和第二个缝针4和 5通过在一张待与已缝接的纸张3进行缝接的印刷纸张3的边脚17, 18 之间的折边12而进入,在那里线的传输通过气体流从第一个缝针4至 第二个缝针5来进行。在图中可以清楚见到延伸布置于书心子上、通过 第一个缝针4所加工出的接缝19和由第二个缝针5所产生的接缝14, 其最后形成的活结13被第二个缝针5穿过。装订鞍形座2具有一个前 鞍板20和一个后鞍板21,它们成锐角布置并且印刷纸张3的边脚17, 18贴靠在它们上面。装订鞍形座2的宽度至少相当于最大所要加工的印 刷纸张规格的后背长度。装订鞍形座2的也称作为吹射导轨22的部分 用于缝针导向、线导向和气流导向,并在图3中以纵向长度优先地这样 表示,以致于缝针4, 5看来好象平行于图面。吹射导轨22由许多打结 单元23组成,它们成列并排地可以拆开地固定在一个与鞍才反21用螺4丁 固定连接的座板24上。按照图3, —个缝制循环的针刺缝都从左向右形 成,为此分别有一个管路接管25布置在打结单元23的右边。管路接管 25连接于一个气流源(未示出)。松开导引的线段在打结单元23里被流过的气流抓住,因此形成一个向右侧延伸的活结9,第二个缝针5接 着就进入这活结9里。然后将第二个在针钩11上带有线8的缝针5从 打结单元23里拉出来并继续缝接。同样的缝接过程可以;波应用用相同 的打结单元也从右向左以形成针缝,为此将相邻的管路接管26应用于同样的打结单元23上(也见图6)。在图4中用一个断面表示了具有座 板24的吹射导轨22以及一个用螺钉固定在这导轨上的打结单元23。同 时,可以见到第一个缝针4在打结单元23里的位置。在图3中还可以 见到打结单元23 —起固定在座板24上,其中在打结单元23之间分别 设有一个间隙或一个间距用于布置第一个缝针4的导针装置27。导针装 置27也表示于图4, 5和5a中并且由于其小的尺寸分别通过二个相邻 的打结单元23而夹紧在座板24上。导针装置27的夹紧和打结单元23 的固定分别通过二个穿过座板24的螺钉28来进行。由图5可以见到导 针装置27的一个侧面中间腔X,在为此设计的在二个打结单元23之间 的槽里。因此可以在松开二个相邻的打结单元23之后在一个印刷纸张3 的折边方向上分别在二个打结单元23之间调整导针装置。导针装置27 在导向表面上分别采取了减磨措施,例如进行了硬化。 一个具有导向槽 31的导针装置27横向于纵向长度伸展布置一直到后鞍板21,在这后鞍 板里设有一个凹孔29用于第二个缝针5,也称为钩针。第二个缝针5穿 过打结单元23分别平行于第一个缝针4,其中成列布置的缝针4, 5形 成一个与垂直线成锐角的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由一叠扁平的相互排在一起的印刷纸张(3)制造线装的书心子的装置,这些印刷纸张分别通过一根从外面穿过印刷纸张(3)的折边(12)、沿着折边(12)的里边延伸的并在出口位置从折边(12)里引出的、双线引导的、构成垂直于印刷纸张(12)的折边(12)平行延伸的接缝(19)的合股线(8)通过形成针缝而相互装订起来,而且为了形成接缝(14)设有一个打结单元(23),所述打结单元分别配有一个用合股线(8)从外面向里穿过印刷纸张(3)的折边(12)的第一缝针(4)和使合股线(8)在出口位置处从折边(12)里拉出来的第二缝针(5),其中所述通过第一缝针(4)在一个印刷纸张(3)的形成折边(12)的边脚(18)之间穿入的双线布置的合股线(8)的部段被流过所述打结单元(23)的气流抓住并从第一缝针(4)被运送至第二缝针(5),其特征在于,沿着一张印刷纸张(3)的折边(12)成列布置的、形成针缝的打结单元(23)可拆地固定在一个座板(24)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梅兹格
申请(专利权)人:米勒马蒂尼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