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包含一基板、一遮蔽层以及一第一抗反射层。遮蔽层位于基板的表面,且遮蔽层包含一摄像窗,由部分遮蔽层镂空界定于基板的表面,而第一抗反射层则位于摄像窗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良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面板与具有该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触控技术,特别涉及触控面板以及具有该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
技术介绍
触控面板(touch panel)或触控屏幕(touch screen)逐渐普遍应用于电子装置中,特别是可携式或手持式电子装置,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DA)或移动电话。目前的触控面板中,有些面板为增加抗反射能力及提高视觉的清晰度,会在其玻璃基板表面(触控操作表面)镀上一层抗反射膜,藉以降低玻璃基板表面的反射并增加光线通过玻璃基板的穿透率。此外,就设置有摄像孔的触控面板而言,该抗反射膜亦有助于提高影像提取时的影像清晰度。然而随着电子装置与触控面板的演进,高影像清晰度的需求亦不断提升。如何配置抗反射膜以提高影像清晰度乃触控面板产业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配置抗反射膜,以提高影像清晰度。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触控面板,包含一基板、一遮蔽层以及一第一抗反射层。遮蔽层位于基板的表面,且遮蔽层包含一摄像窗,摄像窗由部分遮蔽层镂空界定于基板的表面,而第一抗反射层则位于摄像窗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遮蔽层将基板划分为一触控区域与一围绕触控区域的外围区域,且遮蔽层与摄像窗位于外围区域之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更覆盖于部分遮蔽层的表面。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限定于摄像窗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基板与遮蔽层之间。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遮蔽层与第一抗反射层位于第二抗反射层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基板的相反侧,且第二抗反射层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另包含一第三抗反射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功能层位于第三抗反射层上,其中功能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硬化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基板的相反侧,且遮蔽层与摄像窗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功能层位于第二抗反射层上。功能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硬化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另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包含一基板、一显示模块、一遮蔽层与一第一抗反射层。遮蔽层位于基板的表面,且遮蔽层包含一摄像窗,由部分遮蔽层镂空界定于基板的表面。显示模块具有对应至摄像窗的一影像提取元件,而第一抗反射层位于摄像窗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遮蔽层将基板划分为一触控区域与一围绕触控区域的外围区域,且遮蔽层与摄像窗位于外围区域之内。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第一抗反射层更覆盖于部分遮蔽层的表面。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基板与遮蔽层之间。本技术的实施例中,遮蔽层与第一抗反射层位于第二抗反射层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基板的相反侧,且第二抗反射层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另包含一第三抗反射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功能层位于第三抗反射层上。功能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硬化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位于基板的相反侧,且遮蔽层与摄像窗位于基板的第二表面。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基板的第一表面上。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功能层位于第二抗反射层上,其中功能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硬化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另包含一中介基板位于遮蔽层与显不模块之间。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设置于摄像窗内的第一抗反射层有助于提高光通过摄像窗的光穿透率,例如将原本约90±2%的光穿透率提升至约94±2%。此外,第一抗反射层亦有助于提高影像提取元件提取影像时的清晰度。又,第一抗反射层可限制在摄像窗的范围内,因而使第一抗反射层占较小面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良率。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技术特点已揭示如上,然而本技术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公开精神和范围内,本技术的教示及揭示可作种种的替换及修饰。例如,上文揭示的许多元件可以不同的结构实施或以其它相同功能的结构予以取代,或者采用其组合。此外,本案的权利范围并不局限于上文揭示的特定实施例的装置、元件或结构。本技术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应了解,基于本技术教示及揭示装置、元件或结构,无论现在已存在或日后开发者,其与本案实施例揭示者以实质相同的方式执行实质相同的功能,而达到实质相同的结果,亦可使用于本公开。因此,权利要求用以涵盖此类装置、元件或结构。【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前揭摘要以及下文的详细说明在伴随各附图来阅读时当可更容易了解。为达本技术的说明目的,各附图里图绘有现属较佳的各具体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并不限于所绘的精确排置方式及设备装置,此点应可理解。图1A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触控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B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包含图1A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沿图1A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1C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包含图1A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沿图IA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5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6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7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图8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触控面板11 基板12遮蔽层14摄像窗15第一抗反射层18显示模块20触控面板25第二抗反射层30触控面板35第二抗反射层36功能层40触控面板45第三抗反射层50触控面板51中介基板60触控面板70触控面板80触控面板100触控装置101 第一表面102 第二表面111触控区域112外围区域185影像提取元件200触控装置300触控装置400触控装置500触控装置600触控装置700触控装置800触控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图1A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触控面板10的俯视示意图。图1B所示为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包含图1A触控面板10的触控装置100沿图1A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及图1B,触控装置100包含触控面板10以及一显示模块18。触控面板10包含一基板11、一遮蔽层12、一摄像窗14与一第一抗反射层15。其中,遮蔽层12设置于基板11的表面,并将基板11其划分为一触控区域111与一围绕触控区域111的外围区域112。遮蔽层12亦将部分基板11的表面外围区域112镂空界定为摄像窗14,做为影像提取的窗口。触控区域111内设置有触控感测电极层(未绘示于图中),用以感测触控面板10上的触碰位置或轨迹。此外,外围区域112内亦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一遮蔽层,位于该基板之上,其中该遮蔽层包含一摄像窗,由部分该遮蔽层镂空界定于该基板的表面;以及一第一抗反射层,位于该摄像窗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一遮蔽层,位于该基板之上,其中该遮蔽层包含一摄像窗,由部分该遮蔽层镂空界定于该基板的表面;以及 一第一抗反射层,位于该摄像窗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蔽层将该基板划分为一触控区域与一围绕该触控区域的外围区域,且该遮蔽层与该摄像窗位于该外围区域之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抗反射层更覆盖于部分该遮蔽层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抗反射层限定于该摄像窗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该基板与该遮蔽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遮蔽层与该第一抗反射层位于该第二抗反射层上。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位于该基板的相反侧,且该第二抗反射层位于该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另包含一第三抗反射层位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功能层位于该第三抗反射层上,其中该功能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硬化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位于该基板的相反侧,且该遮蔽层与该摄像窗位于该基板的第二表面,其中,另包含一第二抗反射层位于该基板的第一表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功能层位于该第二抗反射层上,其中该功能层包含一防爆层、一抗眩光层、一硬化层以及一防指纹层的其中之一或其组合。1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荣,王盈富,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