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及其触控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20151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器。触控显示器包含触控显示屏幕和边框。边框具有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均具有第一侧缘及与第一侧缘对立的第二侧缘,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表面,第一外表面的第二侧缘与第二外表面的第一侧缘相连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呈现平缓指数上升的圆弧曲面,进而解决触控显示屏幕边缘区域触控死角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及其触控显示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显示器技术,且特别涉及可改善边缘触控操作的边框及使用其的触控显示器。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触控显示器I的触控显示屏幕I’的周围包覆有边框11,而边框11外表面与触控显示屏幕I’有效显示区域131接触的部分113通常设计成是与有效显示区域131接近垂直的结构。其中,有效显示区域,即所谓的AA区,“AA”是有效区域(ActiveArea)的简称。随着新型风格的操作系统推出(如Windows 8)和应用程序提供更多元的操作方式,例如使用边缘手势(edge gesture)来触发一触控操作。例如,如图2所示的触控显示器I的操作示意图,使用者可使用从触控显示屏幕I’的有效显示区域131的边缘131a往内滑动的边缘手势,来触发功能选单U自边缘131a弹出显示。以23英寸、分辨率1920X1080的触控显示屏幕为例,其有效显示区域的大小为50.9公分X28.6公分,故有效显示区域每个像素的长宽均约为0.0265公分(即约等于50.9公分/1920且约等于28.6公分/1080)。一般人的手指宽度约为I公分?1.5公分之间,因此,如图3所示,当使用者通过手指在触控显示器I上进行边缘触控操作时,会因为边框11的阻碍和手指宽度较大的缘故,导致手指无法碰触到靠近有效显示区域131的边缘131a的数个像素,即无法碰触到图3中以网点所示的范围(死角),当然也就无法碰触到有效显示区域131的边缘131a的数个像素,故无法如图2所示触发功能选单U自边缘131a弹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出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与使用边框的触控显示器,以解决触控显示屏幕边缘区域触控死角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边框具有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均具有第一侧缘及与第一侧缘对立的第二侧缘。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表面并对应到有效显示区域边缘的部分,第一外表面的第二侧缘与第二外表面的第一侧缘相连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圆弧曲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包覆触控显示屏幕的边缘。在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呈现平缓指数上升的圆弧曲面。在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屏幕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触控显示屏幕。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触控显示器,其包括触控显示屏幕和前述的边框。其中,触控显示屏幕用以接收使用者手指碰触并据以输出相应的触控坐标。边框包含有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第一外表面及第二外表面均具有一第一侧缘及一与该第一侧缘对立的第二侧缘,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触控显示屏幕的表面相连接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二侧缘与第二外表面的第一侧缘相连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圆弧曲面,第一外表面及该第二外表面包覆该触控显示屏幕的边缘。在触控显不器的一种不意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呈现平缓指数上升的圆弧曲面。在触控显示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触控显示屏幕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触控显示屏幕。本专利技术因采用将边框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表面上对应到有效显示区域边缘的部分且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具有圆弧曲面,当使用者通过手指在此触控显示器上进行边缘触控操作时,将不会发生因为边框的阻碍和手指宽度较大的缘故造成手指无法碰触到靠近有效显示区域的边缘的数个像素,因而解决边缘触控死角的问题。此外,边框还可设计成具有触控功能因而克服额外增加实体按键的需求。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设有边框的触控显示器的立体图。图2是一种现有的边缘触控操作的示意图。图3是通过手指在现有设有边框的触控显示屏幕上进行边缘触控操作的示意图。图4是触控显示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图。图5是图4所示触控显示器组合后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一符合第一外表面211曲面截面的曲线方程式坐标图。标识说明 1:触控显示器 I’:触控显示屏幕 11:边框 131:有效显示区域 131a:边缘 2:触控显示器 2’:触控显示屏幕 21:边框 211:第一外表面 211a: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 211b:第一外表面的第二侧缘 212:第二外表面 212a:第二外表面的第一侧缘 212b:第二外表面的第二侧缘 22:触控模块 221:触控感应区域 23:显示面板 231:有效显示区域 T:触控功能键图标 U:功能选单 H:高度。【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所附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先参见图4,图4是触控显示器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分解图。触控显示器2包括触控显示屏幕2’和边框21,触控显示屏幕2’包括触控模块22和显示面板23。其中,边框21具有一开口 ;显示面板23具有有效显示区域231,即AA区;触控模块22设置于显示面板23前且具有触控感应区域221,触控感应区域221、有效显示区域231与边框21的开口相互对应。触控显示屏幕2’可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触控显示屏幕。请再同时参见图4和图5,图5是图4所示触控显示器组合后的侧视剖面图。在图4所示触控显示器2组合后,边框21将设置于触控显示屏幕2’前且覆盖触控显示屏幕2’除有效显示区域231以外的部分,有效显示区域231由边框21的开口显露于外。而且,边框21具有第一外表面211及第二外表面212,第一外表面211具有第一侧缘211a及与第一侧缘211a对立的第二侧缘211b,第二外表面212具有第一侧缘212a及与第一侧缘212a对立的第二侧缘212b。第一外表面211的第一侧缘211a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触控显示屏幕2’的表面且是其表面上对应到有效显示区域231边缘的部分,第一外表面211的第二侧缘211b与第二外表面212的第一侧缘212a相连接,第一外表面211的第一侧缘211a与第二侧缘211b之间为圆弧曲面,故第一外表面211的第二侧缘211b (或第二外表面212的第一侧缘212a)相对于触控显示屏幕2’的表面具有高度H。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外表面211的第一侧缘211a与第二侧缘211b之间可以为呈现平缓指数上升的圆弧曲面,圆弧曲面截面例如是符合方程式为Y=0.005787X3的曲线,如图6所示。图6为一符合第一外表面211曲面截面的曲线方程式,对照图5,即是将图5右边的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211a与有效显示区域231边缘交接的部分对应到图六坐标图的原点,坐标范围为X:0?12、Y:0?10。第一外表面211及第二外表面212包覆触控显示屏幕2’的边缘。由于触控显示器2的边框21的第一外表面211的第一侧缘211a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触控显示屏幕2’的表面上对应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包含有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及该第二外表面均具有一第一侧缘及一与该第一侧缘对立的第二侧缘,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该触控显示屏幕的表面并对应到该触控显示屏幕有效显示区域边缘的部分,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二侧缘与该第二外表面的第一侧缘相连接,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圆弧曲面,该第一外表面及该第二外表面包覆该触控显示屏幕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触控显不屏幕的边框,包含有一第一外表面及一第二外表面,该第一外表面及该第二外表面均具有一第一侧缘及一与该第一侧缘对立的第二侧缘,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以夹角为零的方式贴合于该触控显示屏幕的表面并对应到该触控显示屏幕有效显示区域边缘的部分,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二侧缘与该第二外表面的第一侧缘相连接,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圆弧曲面,该第一外表面及该第二外表面包覆该触控显示屏幕的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其中,该第一外表面的第一侧缘与第二侧缘之间为呈现平缓指数上升的圆弧曲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触控显示屏幕的边框,其中,该触控显示屏幕为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式及表面声波式触控显示屏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煜翔洪新光林键达邱怀德
申请(专利权)人: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