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将植物秸秆经过揉搓机揉搓,形成细长的秸秆丝,接着对秸秆丝充分加水完全湿润,再加入微生物发酵菌剂,然后进行压实打捆,再密封包膜,在包膜内发酵,形成具有包装的发酵秸秆丝捆。具有保存时间长,容易储存,方便使用的特点。成功的实现了秸秆饲料商品化,同时解决了秸秆日常处理上的环境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饲料产业化的产品,特别涉及一种将植物秸秆加入活化的专用秸秆发酵菌剂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而制得的产业化秸秆动物饲料。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产品的制备加工方法,专门用于生产上述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粮食作物的种植量的增加和产量提高,植物秸秆作为粮食作物的副产品也在大量的产生着,这些秸秆最原始的用途就是用作燃料,生火煮饭取暖等。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煤、天然气的利用,这种原始的用途慢慢将被人们所淘汰。植物秸秆的处理也就成了一个严重的污染问题,现有的处理方法中如将秸秆粉碎埋藏进行所谓的秸秆还田,这种做法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实际应用甚少。更有甚者将作物收割后的秸秆点燃烧毁,不仅严重影响环境,造成大气污染,还会对公路民航等交通带来较大的副面影响,这种做法也是国家命令禁止的处理方法。植物秸秆作为饲料来喂养牛羊等家畜也有相当的历史,但这种喂养方式也仅仅是粗放喂养,使用的秸秆也仅限于玉米秸秆,一般是将玉米秸秆直接粉碎后进行喂食,但这种喂养方法秸秆利用率太低,采食效果不好,用铡成段的玉米秸秆喂牛,剩余不能采食的秸秆量在三-->分之一以上,造成严重秸秆浪费。而且动物直接食用秸秆的这种喂养方法生物利用度是极低。后来开发的青储秸秆饲料是将秸秆粉碎后直接打捆堆放并进行自然发酵,这种秸秆饲料的缺陷是:自然界的天然微生物品种太多太杂,致使在储存发酵过程中经常腐败变质而不能使用,且存储时间短。即使是青储饲料和发酵饲料,也都停留在地窖加工和小规模应用上,还不能形成工业化生产、运输和商品化销售的秸秆饲料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产业化生产的秸秆饲料产品,其不仅可以实现秸秆饲料的产品化,还可以形成便于流通和储存的商品,进而商品化。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是将植物秸秆经过机械揉搓成丝、充分加水、完全湿润、按比例添加微生物发酵菌剂、打捆、封膜发酵而制成的秸秆饲料包装产品。 上述的揉搓过程可以在揉搓机内完成,将秸秆粉碎揉搓成长度3~5厘米的秸秆丝。上述的充分加水完全湿润是指将秸秆丝在清水中均匀浸泡24小时以上。上述所述添加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是这样制得的:将植物乳杆菌、白地霉、里氏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做三级常规培养后;按培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4~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里氏木霉2~3份、白地霉3~4份菌液的比例混合;接种到由豆粕、麸皮、玉米粉、尿-->素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成熟即得。上述发酵菌剂的使用比例为干秸秆重量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之间。上述的秸秆可以是干黄植物秸秆或青植物秸秆;所述植物秸秆可以是玉米秸秆、高梁秸秆、稻草、小麦秸秆、花生藤、甘薯藤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之一。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秸秆揉搓处理:收购的干秸秆或青秸秆用秸秆揉搓机进行粉碎揉搓,使之形成长3~5厘米的细长秸秆丝;b:秸秆丝加水完全湿润:将上述步骤a得到的细长秸秆丝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捞出淋干,使秸秆丝总含水量维持在60~80%之间;c:制备添加发酵菌剂:首先制备发酵剂,将秸秆发酵菌剂按比例向上述步骤b中获得的湿润秸秆丝均匀喷洒,并搅拌均匀;d:打捆:将上述步骤c获得的带菌秸秆丝送入打捆机进行打捆,在打捆过程中用细麻绳捆扎结实,捆扎在打捆机中自动完成;e:封膜:用封膜机将塑料薄膜密封在上述得到的秸秆丝捆上,堆放进行发酵;f:发酵:封膜后的秸秆丝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发酵,温度控制在10摄氏度以上,时间掌握在7天以上,便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所用的微生物植物秸秆发酵菌剂是这样制得的:将植物乳杆菌、-->白地霉、里氏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做三级常规培养后;按培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4~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里氏木霉2~3份、白地霉3~4份菌液的混合;接种到由豆粕、麸皮、玉米粉、尿素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成熟即得。上述秸秆是干黄植物秸秆或青植物秸秆,可以是玉米秸秆、高梁秸秆、小麦秸秆、稻草、花生藤、甘薯藤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之一。上述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用于喂养牛、猪、羊、鸡、鸭、鹅等畜禽。本专利技术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可以缩短秸杆饲料制作成熟的时间,延长贮存保质期。由于制作过程是在密封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秸秆发酵剂中的有益微生物利用秸秆内的碳水化合物、可溶性糖和其它养分,使厌氧乳酸菌大量繁殖,产生乳酸,当PH值达到4左右,整个酸环境能抑制所有细菌、霉菌腐败菌的生长。就连乳酸菌本身的生长也受到了抑制,这时,达到一种平衡,所有微生物都停止了活动,从而达到秸秆长期保存的目的。由于秸秆发酵剂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及各类消化酶等营养成分,可使整个秸秆发酵过程大大地缩短,青、黄秸秆发酵在7-10天即可成熟。又由于外置了乳酸菌,整个发酵过程都显得比较均匀,因此整体完好的保存时间会更长。二、加水浸泡后,使植物秸秆丝能均匀吸水,在添加发酵剂的过程中,菌剂的分布也比较均匀,在发酵过程中,菌的生长发育过程也是均匀的,从而可以避免发酵程度不均匀产生腐败变质的现象。这种-->浸泡加水完全湿润的做法是一个关键因素,经试验完全充分湿润后的秸秆丝加入其它可发酵有益微生物也不会腐败变质。三、改善秸秆饲料的适口性,提高了采食速度、采食量。在秸秆发酵剂中木霉所产的纤维素酶作用下,纤维素中木聚糖链和木质素聚合物的酯键被酶解,长链分子变成短链、支分子变成了直链,增加了产品的柔软性和膨胀度,适口性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由于秸秆发酵剂中酵母菌的作用产生了酸香、醇香、果香味,也极大的改善了适口性。由于秸秆发酵剂中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秸秆饲料中谷氨酸(味精)的含量可增加数倍,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动物食欲。四、显著增加秸秆饲料的营养成分。秸秆发酵剂中的木霉、纤维素酶、白地霉在起作用,使秸秆中的五碳糖转化成为菌体蛋白,粗蛋白可达12%。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在木霉、纤维素酶的作用下被降解成为单糖,由于单糖在有益微生物发酵下进一步合成挥发性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可大大提高。秸秆发酵剂中的酵母菌、芽孢杆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最大增加量为10倍以上。五、提高秸秆饲料转化率。发酵后的秸秆饲料质地变软、膨胀度较好,使瘤胃微生物能直接地与纤维素接触,从而提高了粗纤维的消化率。秸秆发酵剂中的各类消化酶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各类有益菌产生的消化酶,尤其是纤维素酶的大量增加,使饲料得到很好的消化。六、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益菌,这些有益菌在动物肠道内形成菌系平衡,抑制有害菌生长,-->预防并治疗肠道疾病。大量有益菌在肠道内产生一种物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抗应激能力。七、抑制氨和胺的产生,减少粪便污染,改善饲养环境。产品中的各类消化酶参加了动物消化的全过程,对饲料中的N、P、S吸收的比较充分,粪便臭味减轻,减少了蚊蝇孳生。饲养环境的改善降低了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的浓度,极大地减少了奶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疾病的发生。八、改善牛奶质量、无药残,生产无抗奶。产品中的有益微生物具有防病治病能力,使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畜禽产品的药物残留相应降低。有益微生物可起活化作用,提高乳脂率、乳蛋白、乳糖、乳固体的含量等。九、对秸秆发酵菌剂的菌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是将植物秸秆经过机械揉搓成丝、加水完全湿润、按比例添加微生物制剂、打捆、包膜发酵而制成的秸秆生物饲料包装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是将植物秸秆经过机械揉搓成丝、加水完全湿润、按比例添加微生物制剂、打捆、包膜发酵而制成的秸秆生物饲料包装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搓过程在揉搓机内完成,将秸秆粉碎揉搓成长度3~5厘米的秸秆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完全湿润是在水中浸泡24小时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的微生物发酵菌剂是这样制得的:将植物乳杆菌、白地霉、里氏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做三级常规培养后;按培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4~5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里氏木霉2~3份、白地霉3~4份菌液的比例进行混合;再接种到由豆粕、麸皮、玉米粉、尿素制成的固体培养基中发酵培养成熟即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秸秆发酵菌剂的使用比例为干秸秆质量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是干黄植物秸秆或青植物秸秆;品种是玉米秸秆、高梁秸秆、稻草、小麦秸秆、花生藤、甘薯藤或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之一。7.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所述的植物秸秆饲料产业化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秸秆揉搓处理:收购的干秸秆或青秸秆用秸秆揉搓机进行粉碎揉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德章,
申请(专利权)人:单德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