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一种柔性的图像转移胶版(15),该图像转移胶版(15)具有不可延伸的衬垫,它易于安装在常规胶版滚筒上,这种图像转移胶版(15)不要求填密(但它也可应用填密),它在运行期间不要求重新拉伸,它能比常规帘布强化胶版更好地印刷至间隙旁。图像转移胶版适合安装在胶版滚筒(12)上,并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22),其中第一和第二端部中至少有一个端部适合插入至胶版滚筒的轴向伸展的间隙(16)中。胶版包括图像转移表面层(38)、至少一层编织帘布层(36),以及不可延伸的基底层(20)。至少一层编织帘布层既包括经纱也包括纬纱纤维,且纬纱纤维被定向成,当胶版安装在胶版滚筒上时,纬纱纤维围绕胶版滚筒沿周边而伸展。(*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一般涉及主要用于胶板印刷系统中的图像转移胶版结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图像转移胶版,它是柔性的,还具有不可延伸的衬垫。在胶板印刷中,旋转滚筒覆盖有印刷版,印刷版通常具有正像区域,它接受油基墨汁并防水;该印刷版还具有背景区域,其情形与正象区域恰好相反。印刷版旋转,从而其表面接触第二滚筒,它覆盖有以橡胶作表面的、着墨的印刷胶版(有时也称为印刷机胶版,或广义地称为图像转移胶版)。一种通用类型的印刷胶版是这样一种印刷胶版,它生产成具有柔性体、着墨的表面的平面、帘布强化的薄板。存在于印刷版图像表面上的墨汁转移或转印至胶版的表面上。纸张或其它需印刷的薄片料於是在胶版覆盖的滚筒与硬质支撑滚筒之间通过,以便图像从胶版的表面转移至纸张上。着墨图像从印刷版转移至胶版的步骤期间以及图像从印刷胶版转移至纸张的步骤期间,重要的是在两个接触表面之间具有紧密的接触。要求干涉压力有严格的大小,以便胶版接触印刷版,从其上移走墨汁,然后将着墨图像以适当深度转移进入纸张。这通常由以下方法获得,即将胶版覆盖滚筒和它与之接触的支撑滚筒放置成,在它们两者之间有固定的干涉,从而胶版在整个运行期间被压缩至固定的深度,通常约为0.05至0.10mm(0.002至0.004英寸)。重要的是,此压缩需在胶版整个表面上保持均匀。在本技术的现有状态下,所有常规的印刷胶版在它们初始被绷紧和安装时,损失厚度(即损失规格尺寸或“塌陷”),当胶版在印刷滚筒与胶版覆盖滚筒之间,以及在胶版覆盖滚筒与硬质支撑滚筒之间的辊隙中分别重复地遭受干涉压力时,进一步损失厚度。胶版会由于胶版撞击、整个胶版表面的一部分的永久性变形,或由于干涉压力在胶版表面上的重复循环,胶版规格尺寸随时间逐渐变坏而急剧失效。当胶版厚度超过印刷机调节的极限,印刷压力就不足以产生着墨图像从印刷滚筒转移至胶版,或从胶版转移至纸张,或两种转移都不足以产生。这样,对于通常的胶版,小至0.05至0.10mm(0.002至0.004英寸)的永久性厚度损失就可要求印刷机停机。这样的问题在滚筒的间隙或其附近更为严重,因为胶版在此处有“缩小”进入间隙的趋势(即损失将图像转印至卷筒纸上所必须的厚度)通常,上述固定干涉是通过在胶版与胶版滚筒表面之间插入一层或多层薄纸或类似物用以形成胶版厚度而完成的。此过程称为填密胶版。一旦胶版的规格尺寸损失如上所述地达到某一量,则必须在胶版之下加入附加的厚度。这涉及停止印刷机、卸下胶版及原有的填密片、重新填密,以及然后的重新安装和重新绷紧胶版。填密过程提出的问题还在于,此过程很费时间,造成印刷设备的停工。通常印刷机的停工时间每小时要花费几百至一千以上的美元。可能要花费30分钟以填密或重新填密胶版。要将系统回复至优化设定还要损失时间。此外,一旦放置在滚筒上,填密纸趋于滑移、打滑和/或起皱,这使胶版表面不均匀,造成差的印刷效果。为了避免与填密的胶版相关联的某些问题,某些印刷机操作手,特别是新的印刷机操作手应用了不要求填密的胶版。所谓“不填密”胶版已发展成用以提供固定的干涉而无需填密胶版。不填密胶版生产成具有十分精确的规格尺寸,因此它们可直接以正确的干涉量安装在胶版滚筒上。这些胶版具有单体结构的优点,它不要求在胶版之下设置填密纸。在卸去老胶版,用新胶版进行更换时,这造成印刷设备需较少的停工时间。这样的不填密胶版,如大多数印刷胶版一样,通常由基底材料构成,它赋予胶版以尺寸的稳定性。编织帘布是较好的。基底通常包括这样的两或更多的粘结在一起的帘布层。接触墨汁的胶版的工作表面通常是一层天然或合成橡胶的柔性体层,它铺设在基底层或一些基底层之上。基底层和工作表面用适当的粘接剂叠合在一起。但是,这样的胶版在初始绷紧和安装时仍有若干规格尺寸的损失,并在使用期间会随时间继续损失厚度。不过,一旦不填密胶版上的规格尺寸(厚度)损失超过印刷机的调节极限,胶版将无助地变成无用,必须用新的胶版加以替代。胶板印刷的重要目标是增加印刷机的运行速度以使生产最大化。通常,常规的平板印刷胶版生产成,以使它们的端部能安装和紧固在胶版滚筒的较宽的间隙或凹槽中。间隙沿轴向行走,而胶版的前沿和后缘端部则插入至间隙中,并用包括锁定机构和夹子在内的任一种技术加以紧固。通常,胶版的前沿和后缘端部一般用称为胶版杆的金属带加以强化,用以硬化胶版端部,促进胶版插入至锁定机构中。但是,需要在胶版滚筒中存在间隙会在滚筒速度提升时产生问题,因为滚筒是不平衡的(即重量不均匀地分布),且胶版本身遭受增强的应力。这能造成胶版的振动和冲击负载,降低印刷质量。更新、更高速的印刷机已出现,它们已通过在胶版滚筒中设置较小的间隙解决这些问题,有时这种印刷机称为“微型间隙”印刷机。这样,冲击负载可通过将滚筒间隙做得尽可能小而得到降低。通常的滚筒间隙宽度,即当使用帘布衬垫的胶版时,宽度从约5mm变化至10mm。为适合狭间隙胶版滚筒的需要,更新类型的印刷胶版已得到发展。这样的胶版在本技术中称为金属衬垫胶版(见例如Pinkson等的国际公开No.WO 93/01003),它们倚靠并由薄金属片加以支撑。金属衬垫胶版可安装在间隙宽度小于3mm的滚筒上。具有这些狭得多的间隙的胶版滚筒能在高速下运行,同时冲击负载的发生率下降。这种狭间隙滚筒的又一优点是,卷筒纸面积在印刷中的浪费较小,因为印刷可伸展至狭间隙旁。金属衬垫的印刷滚筒通常包括薄的、平板的柔性金属片的基底层以及由诸如橡胶的柔性体构成的顶层。其它的由诸如帘布的材料构成的层可夹在基底和顶层之间,然后这些多层的层被叠合在一起。这样的胶版通常的厚度为约2mm,其中约0.20mm可赋予金属基底板的厚度。由KBA(德国,Frankenthal的Koening & Bauer-Albert AG)生产和销售的一种金属衬垫胶版的结构在胶版的前沿和后缘边缘上具有外露的小金属带,适用于插入至滚筒间隙中。见,例如Puschnerat等的美国专利5687648和5934194。还见Castelli等的美国专利5749298。因为金属边缘的厚度要比胶版其余部分的厚度小得多,边缘可插入至这样的滚筒间隙中,它要比需容纳更常规的胶版厚度的间隙狭很多。但是,金属衬垫胶版也有它们自身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需要不同的锁定机构,以避免胶版在印刷工况期间被拉出(即胶版的端部从锁定机构由间隙中松出)。此外,还不可能在普通印刷机上应用这些金属衬垫胶版,因为金属端部不能紧固在现存胶版滚筒中出现的普通锁定机构中。将伸展至同一距离的金属基底层简单地添加至常规帘布强化的印刷胶版上是不实际的,因为最终的胶版将变得十分困难安装和适当绷紧在胶版滚筒上。这是因为,添加的金属,特别是添加在胶版的前沿和后缘端部的,其柔性较差,难于塞入滚筒间隙中,且整张胶版难于紧固地绕在胶版滚筒上。因此,在本技术中需要有这样的图像转移胶版,它能在其整个使用寿命期间抵制规格尺寸的损失。这样的胶版将为印刷机操作手降低昂贵的停工时间,并减少印刷机在运行期间的调节。此外,本技术还需要有这样的图像转移胶版,它加以翻新改造后可安装在现存的胶板印刷机上。本专利技术为满足这些要求提出了一种柔性的图像转移胶版,该图像转移胶版具有不可延伸的衬垫,它易于安装在常规胶版滚筒上,这种图像转移胶版不要求填密(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转移胶版(15),它适合安装在胶版滚筒(12)上,该胶版滚筒(12)包括轴向伸展的间隙(16),所述胶版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22),所述第一和第二端部中至少有一个端部适合插入至所述胶版滚筒的所述轴向伸展的间隙中,所述胶版包括图像转移表面层(38)、至少一层编织帘布层(36),以及不可延伸的基底层(20),所述至少一层编织帘布层包括经纱和纬纱纤维,所述纬纱纤维定向成,当所述胶版安装在所述胶版滚筒上时,所述纬纱纤维围绕所述胶版滚筒绕周边地伸展。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L安德鲁,菲利普K洛亚,唐柯别茨基,迈克尔E姆克林,爱德华P兹尔辛斯基,丹尼斯R沃尔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白昼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