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包括:试样容纳腔室;分配流道,其与试样容纳腔室通过微流道连通;多个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其分别通过入口流道与分配流道连通;其中,试样容纳腔室比分配流道径向靠内,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比分配流道径向靠外,其中,试样在微流道中的流阻大于试样在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流阻,从而使得通过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流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流道的横截面积,由此以使得当试样进入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时空气从该腔室通过入口流道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转子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且检测精度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
[0001 ] 本技术涉及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
技术介绍
在生物医学领域,检测流体试样的一项或多项指标是非常常见的。传统地,进行前述指标检测通常是先采集一定量的试样,例如,血液、尿液、精液等,然后与一定量的反应试剂或稀释液进行混合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混合液分成数份,最后对每份进行期望的检测。对于上述过程,进行人工采样、混合、分样显然不够快速和准确,因此,现有技术中研发出了各种设备来自动化地进行检测。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检测装置存在体积大、成本高、操作复杂等一系列缺点,因此,存在一种需求,即需要一种改进的检测装置,其可以克服前述的至少一些缺点。进一步地,在前述的采样、混合、分样过程中,尤其是最后的分样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引入任何空气,否则如果待检测的容器中具有空气,会使得待检测的试样的体积产生波动,并且其中的空气或气泡也会影响例如光学检测时检测的准确度。因此,还存在一种需求,即,需要一种改进的检测装置,其在最终的混合后的待检测试样中不会存在任何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出一种检测装置,其至少可以克服前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或全部的问题。具体地,在本技术中,根据一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该离心转子包括:用于容纳待分析的流体试样的试样容纳腔室;用于分配流体试样的分配流道,该分配流道与所述试样容纳腔室通过微流道连通;多个不通气的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其分别通过入口流道与所述分配流道连通;其中,在所述离心转子的径向方向,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比所述分配流道径向靠内,所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比所述分配流道径向靠外,其中,所述微流道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以使得试样在所述微流道中的流阻大于试样在所述入口流道和所述分配流道的流阻,从而使得通过所述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流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横截面积。由此,可以使得所述离心转子的旋转使得试样从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流动通过所述微流道、所述分配流道和所述入口流道到所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中以使得当试样进入所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时空气从所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通过所述入口流道排出。在此,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流体试样的指标的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中容纳的试样即为最终要被检测的试样,由于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并不存在空气,因此不会对检测精度造成不利影响。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该离心转子还包括比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更径向靠内的试样接收腔室和比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更径向靠内的稀释液接收腔室,所述试样接收腔室和稀释液接收腔室均与所述试样容纳腔室连通,以使得在所述离心转子的旋转下所述试样接收腔室中的试样和所述稀释液接收腔室中的稀释液进入所述试样容纳腔室中进行混合。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试样接收腔室通过试样定量腔室以及一流道而连通至所述试样容纳腔室。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试样定量腔室与一溢流腔室连通以使得多余的试样经由该溢流腔室而排出从而使得实现所述试样定量腔室容纳预定量的试样。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稀释液接收腔室通过稀释液定量腔室以及一流道而连通至所述试样容纳腔室。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稀释液定量腔室与一稀释液排出部连通以使得多余的稀释液经由该稀释液排出部排出从而使得实现所述稀释液定量腔室容纳预定量的稀释液。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入口流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微流道的横截面积的至少1.4倍。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入口流道的横截面积为所述微流道的横截面积的4倍。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流道的截面积为0.02-0.04平方毫米。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试样定量腔室通过微流道而连通至所述试样容纳腔室。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稀释液定量腔室通过微流道而连通至所述试样容纳腔室。在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微流道为虹吸管或毛细管形式的。应当认识到,上述描述仅仅是为了示例性的目的,而不是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从下面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变得更加明显,并且该描述和附图仅用于示例性目的而不是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的示意性结构,其中该离心转子的部分结构特征并省略以为了便于清楚地描述本技术。图2-7示出如图1所示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更详细的结构,其中示出了流体试样在各个阶段在离心转子中所处的位置以示出如何在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中形成待检测的试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有关本技术的前述及其他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现参照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的结构。在此,流体试样包括但不限于血液、唾液、精液、尿液等。在以下的描述中,将以血液为例子,进行相应描述。参照图1,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用于流体试样指标例如血液的检测的离心转子200,包括:用于容纳待分析的流体试样的试样容纳腔室236 ;用于分配流体试样的分配流道242,该分配流道242在此形成为分配环,且与试样容纳腔室236通过微流道240连通;多个不通气的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246,试样检测例如光学检测在这些腔室246中进行,该些腔室246分别通过入口流道244与分配流道242连通;其中,在离心转子的径向方向,试样容纳腔室236比分配流道242径向靠内,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246比分配流道242径向靠外。当离心转子200旋转时,试样能够从试样容纳腔室236流动通过微流道240、分配流道242和入口流道244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246中。为了使得当试样进入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246时,腔室246中原来存在的空气能够从腔室246通过入口流道242排出到通气孔264中进而排出到外界,在本技术中,微流道240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以使得试样在微流道240中的流阻大于试样在入口流道244和分配流道242的流阻,从而使得通过入口流道244和分配流道242的流体的横截面积小于入口流道244和分配流道242的横截面积。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中,优选地,微流道240可以为虹吸管或毛细管形式的。为了能够实现腔室246中的空气容易地完全排出,入口流道244的横截面积优选地设计为微流道240的横截面积的至少1.4倍,更优选2倍,最优选4倍。优选地,微流道240的截面积为0.02-0.04平方毫米,更优选0.03平方毫米。在优选实施例中,入口流道244的横截面积典型地与分配流道242的横截面积相同或者小于分配流道242的横截面积,以使得不通气的腔室246中的空气可以通过入口流道244和分配流道242排出。如果试样是血浆或者稀释后的血浆,并且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其特征在于,该离心转子包括:用于容纳待分析的流体试样的试样容纳腔室;用于分配流体试样的分配流道,该分配流道与所述试样容纳腔室通过微流道连通;多个不通气的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其分别通过入口流道与所述分配流道连通;其中,在所述离心转子的径向方向,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比所述分配流道径向靠内,所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比所述分配流道径向靠外,其中,所述微流道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以使得试样在所述微流道中的流阻大于试样在所述入口流道和所述分配流道的流阻,从而使得通过所述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流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横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流体试样指标检测的离心转子,其特征在于,该离心转子包括: 用于容纳待分析的流体试样的试样容纳腔室; 用于分配流体试样的分配流道,该分配流道与所述试样容纳腔室通过微流道连通; 多个不通气的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其分别通过入口流道与所述分配流道连通; 其中,在所述离心转子的径向方向,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比所述分配流道径向靠内,所述试样接收及检测腔室比所述分配流道径向靠外, 其中,所述微流道的尺寸和形状设计为以使得试样在所述微流道中的流阻大于试样在所述入口流道和所述分配流道的流阻,从而使得通过所述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流体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入口流道和分配流道的横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转子,其特征在于,该离心转子还包括比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更径向靠内的试样接收腔室和比所述试样容纳腔室更径向靠内的稀释液接收腔室,所述试样接收腔室和稀释液接收腔室均与所述试样容纳腔室连通,以使得在所述离心转子的旋转下所述试样接收腔室中的试样和所述稀释液接收腔室中的稀释液进入所述试样容纳腔室中进行混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接收腔室通过试样定量腔室以及一流道而连通至所述试样容纳腔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奥斯托伊奇,
申请(专利权)人:爱贝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