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变流器控制装置和人机界面,上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和背靠背变流器相连,同时控制装置之间通过通信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人机界面与变流器控制装置相连,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显示状态;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有机工质液位的闭环控制模块,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进行控制;变流器控制装置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机侧网侧控制模块、最大功率捕获模块、低电压穿越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友好的接入电网,实现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具有余热利用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并网型低温余热回收
,涉及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通过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变流器控制装置的配合设计,可以实现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持续、稳定、高效并网发电。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辽阔,地热资源丰富,虽然现在部分地热资源得到初步利用,但是只停留在直接利用层面(温泉等日常生活用),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低的缺点。与此同时,硫酸、水泥、玻璃、钢铁等制造工厂排放出大量废热、废气、废烟等余热资源丰富,大约占到工业总能耗量的20%。如能把这些能量回收利用,能产生很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低温余热方面的回收利用,各国政府和能源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旨在研发余热发电的新技术。“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特别明确了节能减排的十项重点工程,其中余热余压资源的利用在节能改造工程中被重点提及。2012年12月7日,国家电监会出台《关于规范水泥窑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并网运营的意见》,并明确钢铁、玻璃、化工等其他行业类似的低温余热余压发电机组,可参照执行,也表明工业余热发电机组并网问题正逐步明朗化。为我国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的余热发电系统采用恒速恒频发电方式,发电机与电网直接相连,由于只能固定运行在某一转速上才能达到最高运行效率,当热源条件改变时发电机和膨胀机就会偏离最佳运行转速,导致运行效率下降。当电网电压故障时,故障会直接传送至发电机,造成发电机的故障。发电机定子与电网连接处通常接有无功补偿用的电容器组,其电容量一般按补偿发电机空载时吸收的无功功率来设计,所以发电系统还要从电网吸收额外的无功。 若系统采用的变速恒频发电并网,在发电机和电网之间加入背靠背双PWM变流器,变流器将发电机与电网通过直流环节隔离开来,通过对变流器的合理控制,可以实现低电压穿越和三相电网电压不对称下的运行,并对电网提供无功支持。此变流器的能量可以控制,现实发电机速度的实时调节,达到最大功率跟踪的目的,并且发电机的速度可以在不增加齿轮箱的情况下,根据膨胀机的特性配合设计,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并网控制问题,而提出的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1.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变流器控制装置和人机界面,上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和背靠背变流器相连,同时控制装置之间通过通信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人机界面与变流器控制装置相连,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显示状态;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有机工质液位的闭环控制模块,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进行控制;变流器控制装置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机侧网侧控制模块、最大功率捕获模块、低电压穿越模块,对变流器并网状态进行控制; 2.工质液位的闭环控制模块,由液位传感器、冷凝器的压力传感器、蒸发器的压力传感器、工质泵、介质液位的闭环控制算法组成;控制算法根据当前的液位差和冷凝器的压力、蒸发器的压力,在模糊自适应PID的控制下,实时修改PID参数,控制工质泵的工作状态; 3.工作时序控制模块,接收人机界面的控制指令,对整个系统的开关机、紧急停车进行控制; 4.机侧网侧控制模块,其中网侧变流器采用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矢量控制稳定直流母线的电压,机侧变流器采用基于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算法,控制机发电机的转速,转速给定由最大功率捕获模块提供,转子磁链的获取由发电机的无速度传感器算法获得,无需安装发电机位置传感器。; 5.最大功率捕获模块由一种优化的爬山搜寻法算法自动找出发电机的最大功率点的速度,在传统爬山算法流程中增加存储与输出环节,对结果进行预测和经验累积,能够根据环境的不同不断改进,无须人为调试,同时利用功率反馈控制对系统进行最大功率控制,无需知道热水温度、流量、膨胀机功率特性等参数; 6.低电压穿越模块在检测到直流电压高于设定值时,立即投入能量转移装置,消耗多余的能量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实现电网低电压下的不脱网运行,并控制网侧变流器向电网注入一定的无功功率,帮助电网电压的恢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控制装置及其方法的使用,可以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和发电机变速恒频并网部分进行协调控制,系统的操作方便,简单,稳定性和安全系数高; 2.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发电机的速度进行实时调节,在无需知道热水温度、流量、膨胀机功率特性的情况下,实现系统的最大功率跟踪输出。并且可以在发电机与膨胀机之间不增加齿轮箱的情况下,设计发电机的转速与膨胀机的功率特性配合,实现发电机在高速下的运行,减少发电机的重量; 3.由于变流系统采用并列的背靠背双PWM结构,所以容错能力强,当一台变流器故障时,另一台变流器仍能继续运行,方便维护,并且能量能够四象限流动; 4.本专利技术的变流器采用矢量控制策略,实现了机侧和网侧有功和无功的独立动态解耦控制,并且省去了发电机的容易出故障的位置传感器,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5.本专利技术可以使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无需从电网吸收无功功率,并且在电网发生故障时,能够保持不脱网下的连续运行,对电网的冲击小。并可以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帮助电网电压的恢复。【附图说明】图1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及其控制装置与方法连接图; 图2有机工质朗肯循环装置及变流器结构图; 图3系统的起停时序流程图; 图4工质的液位控制图; 图5机侧变流器的控制原理图; 图6网侧变流器的控制原理图; 图7优化爬山算法实现最大功率捕获流程图; 图中:变流器控制装置1、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控制装置2、人机界面3、发电机4、蒸发器5、冷凝器6、膨胀机7、热水泵8、工质泵9、冷水泵10、工质阀11、热水阀12、蒸发器压力传感器13、冷凝器压力传感器14、液位传感器15、网侧变流器I 16、网侧变流器II 17、机侧变流器II 18、机侧变流器I 19、直流母线电容I 20、直流母线电容II 21、直流母线电压传感器I 22、直流母线电压传感器II 23、能量转移装置I 24、能量转移装置II 25、滤波器I 26、滤波器II 27、变压器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阅附图1所示,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由变流器控制装置1、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控制装置2、人机界面3、发电机4、有机工质朗肯循环装置和变流器构成。变流器控制装置I用DSP实现,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控制装置2用PLC实现。其中变流器控制装置I主要包括电信号采集电路,时序控制模块,网侧、机侧变流器控制模块,最大功率捕获模块,低电压穿越模块。有机工质朗肯循环控制装置2主要包括温度、压力信号采集模块,液位闭环控制模块,泵、阀控制模块。参略附图2所示,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温度在60°以上的热水以水的形式进入蒸发器5后加热液态低沸点的介质,介质在受热后变成气态,经管道推动膨胀机7做功,同时带动发电机4旋转发电,推动完膨胀机7的气态介质经管道回到冷凝器6,在冷水带走气态介质的热量后,气态介质变成液态,液态介质再在工质泵9作用下回到蒸发器5中继续循环。同时发电机4产生的交流电能经过机侧变流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2)、变流器控制装置(1)和人机界面(3)组成,上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和背靠背变流器相连,同时控制装置之间通过通信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人机界面(3)与变流器控制装置(1)相连,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显示状态;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2)包括有机工质液位的闭环控制模块,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进行控制;变流器控制装置(1)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机侧网侧控制模块、最大功率捕获模块、低电压穿越模块,对变流器并网状态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包括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2)、变流器控制装置(I)和人机界面(3)组成,上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和背靠背变流器相连,同时控制装置之间通过通信对整个系统进行协调控制,人机界面(3)与变流器控制装置(I)相连,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和显示状态;有机工质朗肯循环系统的控制装置(2)包括有机工质液位的闭环控制模块,对有机工质朗肯循环进行控制;变流器控制装置(I)包括时序控制模块、机侧网侧控制模块、最大功率捕获模块、低电压穿越模块,对变流器并网状态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液位的闭环控制模块,由液位传感器(15)、冷凝器(6)的压力传感器(14)、蒸发器(5)的压力传感器(13)、工质泵(9)、介质液位的闭环控制算法组成;控制算法根据当前的液位差和冷凝器(6)的压力、蒸发器(5)的压力,在模糊自适应PID的控制下,实时修改PID参数,控制工质泵(9)的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时序控制模块,接收人机界面(3)的控制指令,对整个系统的开关机、紧急停车进行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并网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控制装置与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晟,张文娟,王家堡,廖武,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齐力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