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798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主线程启动之后,首先控制电源模块的上电顺序,上电成功后开启测试线程和电源监控线程;然后,测试线程完成收发组件的各项功能测试,电源监控线程监测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测试线程和监控线程之间设置线程锁和全局标识变量;主线程结束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将先结束测试线程,完成测试数据保存操作后对收发组件顺序断电;反之,则先按顺序关闭电源,再进行测试数据保存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达到测试过程中保护被测收发组件的目的,同时以多线程的运行方式实现电源监控保护线程和收发组件测试线程的交互,从而实现测试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试
,特别涉及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收发组件是微波多功能组件的典型代表,一般由一个或者多个收发通道组成。它是位于雷达、电子对抗等装备末级的一类微波多功能部件,并且是数量最多、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组件;从测试的角度看,它是测试参数最多、测试实现最复杂的一类微波部件。在测试过程中,首要的问题就是保证被测件的安全,这是测试能够进行的前提条件。对于收发组件来说,由于其发射通道功率放大器正常工作等原因,其加电必须按照先负后正的顺序,而断电则需按照先正后负的顺序,否则收发组件就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损坏。目前电源控制设备具体工作原理为:上电时,负电源进入电源控制分机后首先经过反相放大器,经反相放大后的负电源成为控制电路的输入信号,再经控制电路后产生继电器的开关控制信号,此时已经输入至继电器输入端的正电源方能输出。如图1所示,一旦负电源掉电,那么继电器的控制信号将自动消失,继电器将被关断,自然正电源无法输出,这样就实现了电源的有序控制。如果只有两路电源,电源控制的实现相对还是较为简单的,但是如果有三路以上电源,顺序上电即使能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线程启动之后,首先控制电源模块的上电顺序,上电成功后开启测试线程和电源监控线程;然后,测试线程完成收发组件的各项功能测试,电源监控线程监测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测试线程和监控线程之间设置线程锁和全局标识变量;主线程结束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将先结束测试线程,完成测试数据保存操作后对收发组件顺序断电;反之,则先按顺序关闭电源,再进行测试数据保存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线程启动之后,首先控制电源模块的上电顺序,上电成功后开启测试线程和电源监控线程;然后,测试线程完成收发组件的各项功能测试,电源监控线程监测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测试线程和监控线程之间设置线程锁和全局标识变量;主线程结束过程中,正常情况下将先结束测试线程,完成测试数据保存操作后对收发组件顺序断电;反之,则先按顺序关闭电源,再进行测试数据保存操作;所有电源模块上电成功后于主线程中设置线程锁和全局标识变量,使用定时程序每隔1-1.5秒开启电源监控线程,轮流监测各个电源的输出;在电源监控线程中首先判断全局标识变量是否被复位,如果全局标识变量被置位,则直接返回,该监控线程结束;若全局标识变量已被复位,说明当前模块未被控制,采集电源输出数据,此时获取线程锁,置位全局标识变量以保证当前监控电源不会被其他线程获取控制权,避免资源争用;一轮次监控正常结束之后释放线程锁、结束监控线程,最后复位全局变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发组件测试中电源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主线程开启之后按顺序控制多个电源模块上电,分别控制多个电源模块依次输出电源到收发组件上;控制每个电源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承丁志钊徐宝令张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