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研公司专利>正文

轮转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90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该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可抑制间隙导致的振动的发生和张力的消退,防止由此带来的印刷缺陷的发生,并且橡皮布的安装、拆卸的作业等不烦琐。在橡皮滚筒(2)可沿轴向排列地卷装2片橡皮布(7),在橡皮滚筒(2)的外周形成用于固定各橡皮布(7)的卷绕端部的间隙(2a、2b)。这些间隙(2a、2b)在橡皮滚筒(2)的周向相互错开180度相位地设置。另外,在橡皮滚筒(2)的外周沿橡皮滚筒(2)的轴向将隆起部(2c、2d)设于各间隙(2a、2b)的延长线上。印刷时,印版滚筒(1)按越过隆起部(2c、2d)的形式回转,所以,可防止印版滚筒(1)落入到各间隙(2a、2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该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包括安装于胶版转轮印刷机等各种转轮印刷机的印刷部的橡皮滚筒、印版滚筒、使印刷油墨转移到印版滚筒的墨辊群等。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中,为了将卷装于印版滚筒的外周的印版的印刷面上的印刷油墨确实地转印到卷装于橡皮滚筒的外周的橡皮布上,在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之间施加一定的印压。另一方面,在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外周,为了固定印版和橡皮布的卷绕端部,分别如图10所示那样形成间隙(槽),印刷过程中按双方的间隙1a、2a总是在相同位置相向的形式回转地设定。因此,间隙1a、2a在滚筒宽度整体对齐时,周期性发生不施加印压的状态,产生振动,成为冲击痕等发生的原因,另外,当间隙部分来到时,附加于纸面的张力的消退程度增大,成为纸张偏移发生的原因。因此,为了抑制这样的振动的发生和张力消退导致的印刷缺陷的发生,过去如记载于非专利文献1中的那样,在例如使用4页宽度的印版滚筒的印刷滚筒构造的场合,按2页宽度单位使间隙错开。这样,在使用2页周长的印版滚筒的主流的印刷滚筒构造中,间隙导致的振动的发生和张力的消退程度下降到容许程度。然而,近年来,要求更高精度的印刷的呼声越来越高,由该技术难以应对。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印刷滚筒构造,该印刷滚筒构造在滚筒宽度方向将间隙分割成4份或4份以上,使分割的各间隙的相位错开,从而减少间隙导致的振动的发生和张力的消退。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印刷滚筒构造中,必须相对橡皮滚筒卷装4片或其以上的橡皮布,存在其安装、拆卸的作业等烦琐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7169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1日本新闻协会技术委员会编,“报纸印刷手册”,第1版第2次印刷,社团法人日本新闻协会,1999年3月31日,p58-59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该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可抑制间隙导致的振动发生和张力的消退,防止由此带来的冲击痕等印刷缺陷的发生,橡皮布的安装、拆卸的作业等不烦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包含墨辊群、印版滚筒、及橡皮滚筒;该墨辊群在邻接部依次使印刷油墨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形成墨膜;该印版滚筒在外周卷装印版,该印版具有从上述墨辊群的最终辊转移上述墨膜的印刷面;该橡皮滚筒在外周卷装橡皮布,该橡皮布将转移到上述印版的印刷面的上述印刷油墨转印到行走的纸面来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在橡皮滚筒可朝轴向排列地卷装2片橡皮布,在橡皮滚筒的外周形成用于固定各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用于固定一方的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相对用于固定另一方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在橡皮滚筒的周向错开相位地设置,另外,在橡皮滚筒的外周或卷装于橡皮滚筒的橡皮布沿橡皮布滚筒的轴向在上述各间隙的延长线上形成隆起部。在该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中,可形成这样的构成,即,上述隆起部除了上述各间隙的形成部分外沿橡皮的卷装部分的全宽形成或沿全宽断续地形成。另外,可将上述隆起部形成得比橡皮滚筒的周向的上述各间隙的宽度大。另外,上述隆起部可在橡皮滚筒的周向成为曲面状地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包含墨辊群、印版滚筒、及橡皮滚筒;该墨辊群在邻接部依次使印刷油墨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形成墨膜;该印版滚筒在外周卷装印版,该印版具有从上述墨辊群的最终辊转移上述墨膜的印刷面;该橡皮滚筒在外周卷装橡皮布,该橡皮布将转移到上述印版的印刷面的上述油墨转印到行走的纸面;其特征在于在橡皮滚筒可朝轴向排列地卷装2片橡皮布,在橡皮滚筒的外周形成用于固定各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用于固定一方的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相对用于固定另一方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在橡皮滚筒的周向错开相位地设置,另外,在印版滚筒的外周或卷装于印版滚筒的印版沿印版滚筒的轴向在印刷时处于上述橡皮滚筒的上述各间隙的延长线上的位置形成隆起部。在该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中,可形成这样的构成,即,上述隆起部除了上述各间隙的形成部分外沿与橡皮布的卷装部分对应的部分的全宽形成或沿全宽断续地形成。另外,上述隆起部可形成得比橡皮滚筒的周向的上述各间隙的宽度大。另外,上述隆起部可在印版滚筒的周向成为曲面状地形成。本专利技术由此具有以下的效果。1.通过在橡皮滚筒的间隙的延长线上设置隆起部,从而可防止印刷时印版滚筒落入到间隙,所以,可抑制振动的发生和张力的消退,防止由此带来的冲击痕等印刷缺陷的发生。2.由于不需要超出必要地对橡皮布进行分割,所以,橡皮布的安装、拆卸的作业等不烦琐。3.通过沿除橡皮滚筒的间隙部分外的橡皮布安装部分的全宽形成或沿全宽断续地形成隆起部,从而可更有效地防止落入到印版滚筒的间隙。4.通过使隆起部的宽度比间隙的宽度大,从而可更有效地防止落入到印版滚筒的间隙。5.通过在橡皮滚筒的周向将沿橡皮滚筒的轴向形成的隆起部形成为曲面状,从而减轻越过隆起部时的冲击,更有效地抑制振动的发生和张力的消退。另外,与橡皮滚筒同样地将隆起部形成于印版滚筒也可获得同样的效果。6.通过在橡皮布或印版设置隆起部,从而不需要对橡皮滚筒或印版滚筒实施加工,所以,可直接使用原有的橡皮滚筒或印版滚筒。附图说明图1为说明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滚筒构造的转轮印刷机的印刷部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为示出在图1的转轮印刷机的印刷部适用的本专利技术的橡皮滚筒的一实施例的图,(a)为透视图,(b)为(a)的A-A线向视的截面图,(c)为(b)的B-B线向视的截面图,(d)为(a)的C-C线向视的放大截面图。图3为示出形成于橡皮滚筒的外周的隆起部的另一实施例的放大截面图。图4为示出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的回转接触状态的示意侧面图。图5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印刷滚筒构造的橡皮布的透视图。图6为将图5的橡皮布卷装于橡皮滚筒的状态的透视图。图7为示出第2实施例的橡皮滚筒与印版滚筒的回转接触状态的示意侧面图。图8为示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印版滚筒构造的印版和印版滚筒的透视图。图9为示出第3实施例的印版滚筒与橡皮滚筒的回转接触状态的示意侧面图。图10为示出形成于印版滚筒的间隙与形成于橡皮滚筒的间隙的印刷时的位置关系的要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实施例1图1为说明适用本专利技术的印刷滚筒构造的转轮印刷机的印刷部的构成的说明图。该图所示转轮印刷机的印刷部在左右各有1组由卷装印版的印版滚筒1、卷装了橡胶制的橡皮布的橡皮滚筒2、着墨装置3、润版药水装置4构成的印刷单元。着墨装置3包括墨泵3a和由多个墨辊构成的墨辊群3b,从墨泵3a供给的印刷油墨作为墨膜由墨辊群3b依次转移,由与印版滚筒1接触的最终辊3b-1将墨膜转移到卷装于印版滚筒1的外周的印版的印刷面。润版药水装置4包括螺旋刷方式的润版药水供给机4a和2个辊,从润版药水供给机4a将润版药水供给到印版的印刷面。此外,图1所示转轮印刷机的印刷部具有单色印刷装置5,可将从其油墨罐5a供给的红色油墨等别的印刷油墨通过点版滚筒5b供给到一方的橡皮滚筒2。另外,在单色印刷装置5中,也从润版药水供给机5c供给润版药水。在以上的构成中,从着墨装置3和润版药水装置4分别将印刷油墨和润版药水供给到卷装于印版滚筒1的外周的印版的印刷面(图中未示出),印版的印刷面上的印刷油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轮印刷机的印刷滚筒构造,包含墨辊群、印版滚筒、及橡皮滚筒;该墨辊群在邻接部依次使印刷油墨转移,在转移过程中形成墨膜;该印版滚筒在外周卷装印版,该印版具有从上述墨辊群的最终辊转移上述墨膜的印刷面;该橡皮滚筒在外周卷装橡皮布,该橡皮布将转移到上述印版的印刷面的上述印刷油墨转印到行走的纸面上进行印刷;其特征在于:在橡皮滚筒上可朝轴向排列地卷装2片橡皮布,在橡皮滚筒的外周形成用于固定各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用于固定一方的橡皮布的卷绕端部的间隙相对用于固定另一方橡皮布的 卷绕端部的间隙在橡皮滚筒的周向错开相位地设置,另外,在橡皮滚筒的外周或卷装于橡皮滚筒的橡皮布上,沿橡皮滚筒的轴向在上述各间隙的延长线上形成隆起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多田干生下川和博
申请(专利权)人:西研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