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浮选柱及贫铁矿的浮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7205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是首先公开了一种浮选柱,其次公开了采用上述浮选柱浮选贫铁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增压泵向浮选柱内射入药剂溶液和压缩空气,所述药剂溶液中包括0.8-1.2g/L的捕收剂、0.4-0.6g/L的抑制剂以及浓度为2.0-3.0g/L的起泡剂,所述增压泵的流量为500-800L/h;2)待浮选柱内的液面高度到达溢流排料管的管口处时,打开尾矿排出管以及精矿出口处的阀门,将电磁线圈组件的电源接通,同时经矿浆进料管向浮选柱内打入矿浆,之后从精矿出口排出的物料即为目标产物,所述矿浆中贫铁矿的质量百分比为20%-50%,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方法使得贫铁矿中精铁矿的浮选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选柱及贫铁矿的浮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浮选柱及贫铁矿的浮选方法。
技术介绍
精铁矿是选矿中分选作业的产物之一,其通过浮选粗矿即可得到,用于浮选铁矿的浮选机有多种,而浮选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析出式浮选设备,浮选柱的浮选方式分为正浮选和反浮选,所谓的正浮选也就是浮选出目标产物精矿,具体是从浮选柱的筒体中部通过增加泵将气泡发生器中的药剂溶液和压缩空气打入浮选柱内,然后从筒体的上部加入粗铁矿和水混合而成的矿浆进行混合搅拌,这样矿浆中的精矿矿粒有选择性地附着在气泡之上,最终浮至从筒体上部的出口排出,而尾矿(即脉石矿物或者杂质矿物)则保留在矿浆中最后从筒体的底部排出。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随着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贫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的浮选精铁矿的浮选柱多是采用正浮选,而正浮选只适用于矿石含铁量高的矿石,对于含铁量较低的贫铁矿以及尾矿来说,采用正浮选不仅需要多次浮选,而且精矿的收率非常低,浮选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提高贫铁矿和尾矿中的精铁矿的浮选率的浮选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浮选柱及贫铁矿的浮选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浮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质的筒体(10),所述筒体(10)的中上段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筒腔相通的矿浆进料管(11)、尾矿排出管(13)、连接气泡发生器的输出端的药剂进料管(14),筒体的下端为精矿出口(15),筒体(10)的中下段的外周壁上套设有连接电源的电磁线圈组件(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铁质的筒体(10),所述筒体(10)的中上段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与筒腔相通的矿浆进料管(11)、尾矿排出管(13)、连接气泡发生器的输出端的药剂进料管(14),筒体的下端为精矿出口(15),筒体(10)的中下段的外周壁上套设有连接电源的电磁线圈组件(20);所述的尾矿排出管(13)是由位于下部的竖管和位于上部的横管这两部分构成的弯管,竖管与筒体(10)同芯布置且竖管的管口向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包括同芯布置的直筒段(16)和锥筒段(17),锥筒段(17)的大口径端与直筒段(16)的下端吻合连接,锥筒段(17)的小口径端位于筒体(10)的下端,所述电磁线圈组件(20)吻合套设在锥筒段(17)的外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上设置有与筒腔相通的溢流排料管(12),溢流排料管(12)与矿浆进料管(11)等高且相对布置于筒体(10)的上端侧壁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选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排料管(12)通过连接管与矿浆进料管(11)相连通,连接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开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强冯昊胡科研张凌云金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