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7180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包括有左右两个半圆盘片拼合而成的圆形盘片,盘片表面排列有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的线型凸起曝气块与曝气孔,所述的曝气块与曝气孔呈弧线结构排列,弧线的凸起方向背向盘片的旋转方向;所述盘片的周边外缘上均匀布置有弧形的转刷叶片,叶片上设有成对长条状加强肋,分别安装在叶片上下表面的根部,通过加强肋之间的夹缝空间将叶片卡在盘片上,并利用加强肋上成行排列的多重螺栓进行固定,且加强肋与叶片构成一体化可拆式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曝气装置充氧动力效率高,推流能力强,工作水深较深,安装维护简单且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刷式转盘曝气机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和水处理工业领域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结构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
技术介绍
目前,氧化沟生物处理工艺作为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中有较强竞争力的二级处理工艺已被世界各国所广泛应用。污水的氧化沟生物处理方法是将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氧化沟内,利用曝气设备对其进行推流、充氧,使其作不停的循环运转,培养出的好氧、兼氧、厌氧等微生物以有机物为养料,进行新陈代谢,同时进行脱氮除磷的作用,使污水水质得到净化。曝气设备是氧化沟处理工艺的核心设备,现有的氧化沟中使用的曝气设备一般采用转盘曝气机,其圆盘形盘片一般由两片或多片扇面拼装而成,盘片主要由抗腐蚀的玻璃钢或高强度的工程塑料制成,经模压一次成型,各质点材料及强度均匀,使用寿命长。盘片面上有大量规则排列的三角形呈放射状排列的凸块行,凸起曝气块行间分布有凹坑(曝气孔),用以增强混合推流效果和提高曝气充氧效率。现有技术中,攻关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充氧效率上,为了改善转盘曝气机的充氧能力,出现了一些改进型的曝气转盘,这些均是从凸块与凹坑的排列与形状上进行创新的,如专利 CN201245500Y、专利 CN1502571A、专利 CN2425085Y、专利 CN2464724Y 等。但如果要进一步提高转盘曝气机的充氧能力,单纯对凸块与凹坑的改进还达不到要求。与此同时,现有的转盘曝气机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转盘曝气机的盘片周边外缘为圆弧形,推动距离较短,一般不超过30m,最长不超过40m,即使在水深3.5m内,推动距离也不超过40m,因此不能起到很好的推流作用。虽然转盘曝气机动力效率高,但是要达到与转刷曝气机同等的推动距离,必须增加曝气机台数,则会导致成本增加。在工作水深大于4.5m时,如设计不当,两台曝气机设计距离较长时,可能会导致氧化沟内出现较严重的积泥现象。综上所述,在保证转盘曝气机充氧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其推流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充氧动力效率高,工作水深较深,推流能力强,安装维护简单且使用寿命长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包括有左右两个半圆盘片拼合而成的圆形盘片,并在盘片圆心设置有与曝气机转轴相连的安装孔,盘片表面排列有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的线型凸起曝气块,线型凸起曝气块的行间分布有曝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型凸起曝气块为弧线排列结构,弧线的凸起方向背向盘片的旋转方向;所述的盘片的周边外缘上,均匀布置有弧形的转刷叶片,方向沿径向向外延伸,转刷叶片的曲率半径小于盘片直径大于盘片半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盘片的接合面位于安装孔处设有加强肋,相邻盘片通过加强肋上的紧固螺栓相连。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盘体两面均设置有线型凸起曝气块和曝气孔。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盘片的直径设为1400-1800mm,厚度为12_18mm。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转刷叶片在与盘片交叉点处的切线,与盘片在该点位置处的半径延伸线形成夹角α,α为30° -45°,既可以确保转刷叶片的推流能力和曝气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转刷叶片承担的法向剪切力,延长使用寿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转刷叶片的截面形状为矩形,转刷叶片的长设计在200-400mm之间、宽度在50_80mm之间、厚度在5_15mm之间。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转刷叶片上增设有成对长条状加强肋,分别位于转刷叶片上下表面的根部,并与叶片同时铸造以形成一体化结构,通过加强肋之间形成的夹缝空间将转刷叶片卡在盘片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转刷叶片与盘片的连接是可拆卸式的,加强肋上设有成行排列的若干螺孔,通过螺栓将转刷叶片与转盘固定。本技术的原理在于:转刷叶片在驱动装置的传动下旋转并与水接触,将水抛入空中形成水跃,使水充分与空气接触,空气迅速溶入水中完成充氧过程。转刷叶片对水的推流作用会确保池底有0.15-0.3m/s的流速,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迁移状态,并与进水混合良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在曝气转盘的周边外缘增设扁状转刷叶片,增设转刷叶片后其立面为迎水面,弥补了现有设计上的不足与缺陷,因而可以在充分曝气的基础上起加强曝气机的推流作用,替代普通的曝气转盘或曝气转刷2.本技术大大提高了曝气充氧效果,增大了工作水深,在同等处理量的前提下,不仅有效减少了曝气池的面积,且降低了动力消耗,节省了投资运行成本。3.本技术将转盘表面直线排列的曝气块和曝气孔改为曲线排列,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曝气块和曝气孔的数量,还对推动水流与抛水有积极作用。4.本技术在曝气转盘盘片与转刷叶片之间采用长条状加强肋上多重螺栓固定,且加强肋与叶片构成一体化可拆式结构,检修维护简便,对于现有的曝气转盘来说,只需将刷片固定在盘片外周边缘上就可实现改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例半圆盘片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例刷片部分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例半圆盘片与转刷叶片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盘片、2曝气块、3曝气孔、4安装孔、5盘片加强肋、6紧固螺栓、7凹凸槽、8空穴窗口、9转刷叶片、10刷片加强肋、11多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曝气转盘的圆形盘片I由对称的两个半圆盘片对接而成,其材料为增强聚丙烯,即在聚丙烯中加入30%的玻璃纤维填料,其强度和刚度大大超过玻璃钢和一般塑料,可将盘片直径制成1400_。盘片I圆心设置有与曝气机转轴相连的安装孔4,盘片I表面排列有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的线型凸起曝气块2,线型凸起曝气块2的行间分布有曝气孔3,为保证盘片有足够强度,在盘片I近轴心处设有加强肋5,加强肋5上有相互连接的紧固螺栓6,为了防止转盘打滑,在盘片I中心安装孔4设立凹凸槽7,以及靠安装孔4处开有减轻重量的空穴窗口 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线型凸起曝气块2为弧线排列结构,弧线的凸起方向背向盘片I的旋转方向,曝气块2截面呈四棱锥形,宽25mm,高度20mm,曝气孔3为圆台型,孔口直径16mm,孔底直径14mm,具体尺寸与个数视盘片I规格增加或减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盘片I的周边外缘上,沿圆周一圈,方向沿径向向外延伸,均匀布置有12个弧形的转刷叶片9,转刷叶片9的曲率半径小于盘片I直径大于盘片I半径。所述的转刷叶片9在与盘片I交叉点处的切线,与盘片I在该点位置处的切线形成夹角α,α为40°,既可以有效减少转刷叶片9承担的法向剪切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也可以确保转刷叶片9的推流能力和曝气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刷叶片9的迎水面的投影形状为矩形,转刷叶片9的长度为400mm,宽度为80mm,厚度为15m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刷叶片9上增设有加强肋10以进一步提高转刷叶片9的强度,加强肋10为成对长条状,分别安装在转刷叶片9上下表面的根部,并与叶片9同时铸造以形成一体化结构,通过加强肋10之间形成的夹缝空间将转刷叶片9卡在盘片I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刷叶片9与盘片I的连接是可拆卸式的,加强肋上设有成行排列的若干螺孔,通过螺栓11将转刷叶片与转盘固定,增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包括有左右两个半圆盘片拼合而成的圆形盘片,并在盘片圆心设置有与曝气机转轴相连的安装孔,盘片表面排列有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的线型凸起曝气块,线型凸起曝气块的行间分布有曝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型凸起曝气块为弧线排列结构,弧线的凸起方向背向盘片的旋转方向;所述的盘片的周边外缘上,均匀布置有弧形的转刷叶片,方向沿径向向外延伸,转刷叶片的曲率半径小于盘片直径大于盘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包括有左右两个半圆盘片拼合而成的圆形盘片,并在盘片圆心设置有与曝气机转轴相连的安装孔,盘片表面排列有呈放射状密集分布的线型凸起曝气块,线型凸起曝气块的行间分布有曝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型凸起曝气块为弧线排列结构,弧线的凸起方向背向盘片的旋转方向;所述的盘片的周边外缘上,均匀布置有弧形的转刷叶片,方向沿径向向外延伸,转刷叶片的曲率半径小于盘片直径大于盘片半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片的接合面位于安装孔处设有加强肋,相邻盘片通过加强肋上的紧固螺栓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体两面均设置有线型凸起曝气块和曝气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刷式转盘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片的直径设为1400-1800_,厚度为 12-18_。5.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柏林章文琴李晔宋梦婷严雪萍梁亚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