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烟草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烟丝掺配系统控制方法,其主要特征为:在烟丝掺配过程中,烘干后的净烟丝进入主秤,当主秤显示净烟丝有流量时,开始对净烟丝记量并将净烟丝重量反馈给各掺配称,掺配物按各自设定的掺配时间顺序依次给出掺配物实现同步掺兑。采用此发明专利技术进行过程控制,可以实现同步掺兑、质量隐患预先报警机制;采用此发明专利技术可使烟草掺配精度高、避免物料的浪费、运行维护费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加工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烟丝掺配梗丝、膨胀烟丝和再造烟丝的方法。
技术介绍
掺配工序的意义。掺配工序是卷烟制丝工艺中的必备工序之一,主要是按烟丝配方设计要求,严格执行工艺设计的比例,完成烟丝组分组合。主要的烟丝掺兑物包含膨胀烟丝、梗丝和再造烟丝等。随着降焦减害和卷烟工艺的要求不断提升,掺配工序的作用也原来越大,工序的工艺控制要求也原来越严格。工艺技术要求主要体现在比例的符合性和掺兑的同步性上,掺兑比例的要求是严格按照工艺设计比例,指的是兑入掺兑物的重量和被掺兑物(一般为净叶丝)的比例,与设计比例接近程度越高,掺兑精度越高,而掺兑的烟丝的同步性主要是瞬时精度,瞬时精度越高,同步性越好。掺兑控制过程中,叶丝、掺兑烟丝、及各处流量控制,用程序语言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掺配系统。因此系统工作过程中,掺配秤的预填充控制,瞬时精度的起始点控制,以及设备启动过程中的相互配合程度出现任何差错,都会影响到烟丝的掺配精度和掺配的同步性。掺兑精度不符合要求,是生产过程中负面影响较大的工艺事件。由于制丝车间为流水线作业,一旦精度不符合要求,返工造成烟丝造碎,严重时造成烟丝降级,对卷烟加工过程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烟丝掺配系统控制的方法,对传统的烟丝掺配过程进行优化,解决了烟丝掺兑同步性问题,增加了过程控制手段,对烟丝内在质量保证有较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常规的工艺设备,净烟丝经过烘丝机的干燥进入翻板门和主秤后,与掺配物按比例掺入到混合通道中掺兑、最后进入预混香或加香设备。一种烟丝掺配控制方法为:在烟丝掺配过程中,烘干后的净烟丝进入主秤,当主秤显示净烟丝有流量时,开始对净烟丝记量并将净烟丝重量反馈给各掺配称,掺配物按各自设定的掺配时间顺序依次给出掺配物实现同步掺兑。所述的烟丝掺配控制过程中,预填充信号与烘丝机进料信号进行联锁,当烘丝机进行要料信号时,同时要把要料信号反馈至掺配称,掺配秤开始预填充。所述的同步掺兑过程中,物料在掺配秤皮带上运行的预填充时间为:(叶丝称流量*梗丝掺配比例)/掺配称前限量管的最大出料流量。所述同步掺兑过程中的时间顺序为:1.梗丝掺配、2.膨胀丝掺配、3.残丝掺配、4.薄片丝掺配。所述的同步掺兑过程中,当烟丝瞬时精度值达到设定的烟丝精度值时,控制程序开始预警,且烟丝瞬时精度值超过设定的报警值越远,预警信号越强烈。所述的同步掺兑过程中,掺配物瞬时精度计算公式为:(烟丝主秤累积量*设定比例一掺配烟丝实际累积量)/烟丝累积量*设定比例*100% ;烟丝主秤累积量是指来料到每一个掺配秤时,主秤均有一个累积量,该累积量作为掺配秤启动进行掺配的起始点。所述的同步掺兑过程中,掺配秤流量计算公式为:延时后的流量X掺配比例,掺配秤按照该设定流量运行。所述的同步掺兑过程中,控制程序进行制丝中央监控界面报警,同时在线出现报警声,闪烁红色警灯,提示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介入关注。所述的同步掺兑过程中,预警不能现场消除时,烘丝机后翻板门打开停止烘丝机继续进料,以阻止烘丝机内净烟丝进入主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采用此专利技术进行过程控制,可以实现: 1.实现同步掺兑。通过掺配秤及时测定的各处掺配物的累积量,对掺配烟丝的同步性能进行严格的控制。2.质量隐患预先报警机制。通过程序预警,提高烟丝掺配的合格率。3.掺配精度高。以实时主秤累积量作为精度计算的起点,与理论掺配量及时比对,掺兑精度计算准确性高。4.避免物料的浪费。经过程序的控制,减少了香烟成品的不合格率,避免的返工现象的发生,节约了物料。运行维护费用低。对管控程序进行固化后,掺配工序运行保持稳定,掺配运行设备固定。【附图说明】: 图1是烟丝掺配流程; 图2是预填充控制流程。【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 生产一种梗丝掺配比例为10%,膨胀丝掺配比例为5%的香烟,出现预警情况时,其具体过程如下: 1.如图2当烟丝掺配信号启动时,烘丝机对前工序发出要料请求信号后,会同步将要料信号反馈到各掺配称,各掺配称的供料系统(喂料机和提升带)自动启动,向掺配称前定量装置(限量管)填充掺配物料,当限量管高、中、位光电管显示为绿色时,代表预填充完成。2.如图1当预填充完成时,将其完成的信号发送至已完成的预热烘丝机,提示烘丝机允许进料生产。净烟丝经过烘丝机、翻板门进入叶丝主秤,开始同步掺兑。3.当叶丝主秤显示叶丝累积量为200kg后,将累计量反馈至梗丝掺配称和膨胀丝掺配称,梗丝掺配称通过PLC运算后需要提供20kg的梗丝、膨胀丝掺配称需要提供IOkg的膨胀丝。而叶丝主秤至梗丝掺配称和膨胀丝掺配称的时间分别为Tl IOs和T2 13s。梗丝掺配称和膨胀丝掺配称上梗丝和膨胀丝通过的时间T5分别为5s和4s。因此,梗丝掺配称需要在第5s、膨胀丝称需要在第9s开始自动运行供料掺配。但叶丝到达掺配称时,掺配称会按照PLC运算后的掺配量进行同步掺配。Tl:叶丝主秤一梗丝掺配称时间(固定)IOsT2:叶丝主秤一膨胀丝掺配称时间(固定)13s T5:物料在掺配称运行时间计算公式为(叶丝称流量*梗丝掺配比例)/掺配称前限量管的最大出料流量。4.在掺配称在掺配过程中设定的梗丝掺配精度为1.0%,当梗丝掺配瞬时精度大于梗丝掺配精度1.0%时,时,掺配系统会启动报警程序,提示操作人员。若报警持续5min后,系统会自动停机,停止掺配。采用此专利技术进行过程控制,可以实现: 1.实现同步掺兑。通过掺配秤及时测定的各处掺配物的累积量,对掺配烟丝的同步性能进行严格的控制。2.质量隐患预先报警机制。通过程序预警,提高烟丝掺配的合格率。3.掺配精度高。以实时主秤累积量作为精度计算的起点,与理论掺配量及时比对,掺兑精度计算准确性高。4.避免物料的浪费。经过程序的控制,减少了香烟成品的不合格率,避免的返工现象的发生,节约了物料。5.运行维护费用低。对管控程序进行固化后,掺配工序运行保持稳定,掺配运行设备固定。实施例二 生产一种梗丝掺配比例为10%,膨胀丝掺配比例为5%的香烟,没有预警情况下,其具体过程如下: 1.如图2当烟丝掺配信号启动时,烘丝机对前工序发出要料请求信号后,会同步将要料信号反馈到各掺配称,各掺配称的供料系统(喂料机和提升带)自动启动,向掺配称前定量装置(限量管)填充掺配物料,当限量管高、中、位光电管显示为绿色时,代表预填充完成。2.如图1当预填充完成时,将其完成的信号发送至已完成的预热烘丝机,提示烘丝机允许进料生产。净烟丝经过烘丝机、翻板门进入叶丝主秤,开始同步掺兑。3.当叶丝主秤显示叶丝累积量为200kg后,将累计量反馈至梗丝掺配称和膨胀丝掺配称,梗丝掺配称通过PLC运算后需要提供20kg的梗丝、膨胀丝掺配称需要提供IOkg的膨胀丝。而叶丝主秤至梗丝掺配称和膨胀丝掺配称的时间分别为Tl IOs和T2 13s。梗丝掺配称和膨胀丝掺配称上梗丝和膨胀丝通过的时间T5分别为5s和4s。因此,梗丝掺配称需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丝掺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烟丝掺配过程中,烘干后的净烟丝进入主秤,当主秤显示净烟丝有流量时,开始对净烟丝记量并将净烟丝重量反馈给各掺配称,掺配物按各自设定的掺配时间顺序依次给出掺配物实现同步掺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丝掺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烟丝掺配过程中,烘干后的净烟丝进入主秤,当主秤显示净烟丝有流量时,开始对净烟丝记量并将净烟丝重量反馈给各掺配称,掺配物按各自设定的掺配时间顺序依次给出掺配物实现同步掺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丝掺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烟丝掺配控制过程中,预填充信号与烘丝机进料信号进行联锁,当烘丝机进行要料信号时,同时要把要料信号反馈至掺配称,掺配秤开始预填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丝掺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步掺兑过程中,物料在掺配秤皮带上运行的预填充时间为:(叶丝称流量*梗丝掺配比例)/掺配称前限量管的最大出料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丝掺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步掺兑过程中时间顺序为:1.梗丝掺配、2.膨胀丝掺配、3.残丝掺配、4.薄片丝掺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丝掺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步掺兑过程中,当烟丝瞬时精度值达到设定的报警值时,控制程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叶纪华,曹敏,余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