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319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为,当在车辆车身上形成容纳蓄电装置的凹部时,有必要确保凹部的强度。其解决方案为,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具有蓄电装置、车辆车身、第一加强件(41)、和第二加强件(42)。蓄电装置输出车辆行驶用的能量。车辆车身配备有向车辆的上方开口的凹部(121),凹部容纳蓄电装置。第一加强件(41)沿着凹部的底面配置,在规定方向上延伸。第二加强件(42)沿着蓄电装置的上表面配置,在规定方向上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
[0001 ]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车辆搭载蓄电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I?3中记载的车辆中,将电池组或电偶极子层电容器相对于车辆车身固定。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车辆中,在车身地板上形成凹部,将电池组容纳到凹部内。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 3454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 - 24388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 - 3513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以解决的课题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结构那样,在把电池组容纳到形成在车身地板上的凹部内时,有必要确保凹部的强度。当凹部容易变形时,存在着会向容纳在凹部内的电池组施加冲击的担忧。解决课题的手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具有:蓄电装置、车辆车身、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蓄电装置输出用于车辆行驶的能量。车辆车身配备有向车辆的上方开口的凹部,凹部容纳蓄电装置。第一加强件沿着凹部的底面配置,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加强件沿着蓄电装置的上表面配置,在规定的方向上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在规定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件及第二加强件,可以提高凹部的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输出用于车辆行驶的能量;车辆车身,所述车辆车身配备有容纳所述蓄电装置并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开口的凹部;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沿着所述凹部的底面配置,并且在规定方向上延伸;以及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蓄电装置的上表面配置,并且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输出用于车辆行驶的能量; 车辆车身,所述车辆车身配备有容纳所述蓄电装置并向所述车辆的上方开口的凹部; 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沿着所述凹部的底面配置,并且在规定方向上延伸;以及 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沿着所述蓄电装置的上表面配置,并且在所述规定方向上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凹部成一体地形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件在所述规定方向上的端部是车辆车身的一部分,并且配置在与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横梁相邻的位置。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蓄电装置的搭载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紧固构件,所述紧固构件将所述蓄电装置紧固到所述凹部的底面上;以及 导向构件,所述导向构件将所述蓄电装置导向到所述凹部的搭载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的搭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村文志大学孝一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