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国良专利>正文

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2255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磺化聚芳醚酮砜共聚物在室温条件下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12-18wt%的聚合物溶液;(2)在聚合物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磷钨酸固体,室温条件下搅拌6-9h,其中磷钨酸的掺杂量为10-75wt%;(3)将步骤(2)中搅拌所得溶液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在制定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形成质子交换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所制作的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的电池受到较多关注,燃料电池中的质子交换膜的性能极为重要,然而现有方法所制作的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较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磺化聚芳醚酮砜共聚物在室温条件下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12-18wt%的聚合物溶液; (2)在聚合物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磷钨酸固体,室温条件下搅拌6-9h,其中磷钨酸的掺杂量为10-75wt%; (3)将步骤(2)中搅拌所得溶液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在制定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形成质子交换膜。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步骤(1)中的聚合物溶液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磺化聚芳醚酮砜共聚物在室温条件下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形成12‑18wt%的聚合物溶液;(2)在聚合物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磷钨酸固体,室温条件下搅拌6‑9h,其中磷钨酸的掺杂量为10‑75wt%;(3)将步骤(2)中搅拌所得溶液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在制定温度下干燥一段时间,形成质子交换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以下步骤:
(1)将磺化聚芳醚酮砜共聚物在室温条件下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
酮中,形成12-18wt%的聚合物溶液;
(2)在聚合物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磷钨酸固体,室温条件下搅拌6-9h,
其中磷钨酸的掺杂量为10-75wt%;
(3)将步骤(2)中搅拌所得溶液涂覆在玻璃基板上,在制定温度
下干燥一段时间,形成质子交换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飒
申请(专利权)人:胡国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