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表面活性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表面活性剂主要包括四大类别,分别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寻找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用于降低沥青与石料拌合和压实的温度,是沥青研究领域的热点。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及其组合可以降低沥青和石料拌合与压实的温度,从而降低沥青制备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气体排放和改善施工环境。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和全球变暖的日渐严重,如何节约能源、同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成了化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扩大,沥青的铺路过程成了其中的重要一项,而此过程中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较大,降低沥青生产及路面铺展压实过程中的温度可以有效的降低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工人的施工环境。沥青温拌技术是相对于沥青的热拌技术而言的。沥青的热拌技术是指沥青在160℃下加热融化,石料在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其中,R为C7‑C17烷基和/或C7‑C17烯烃基,所述的结构的分子量为230~20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C7-C17烷基和/或C7-C17烯烃基,所述的
结构的分子量为230~2000。
2.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下述步骤:
脂肪酸Ⅰ与聚醚胺Ⅱ发生酰胺化反应,所述的脂肪酸Ⅰ与所述的聚醚胺
Ⅱ的摩尔比为(1:1)-(1:2),R为C7-C17烷基和/或C7-C17烯烃基,聚醚胺
Ⅱ的分子量M满足230≤M<200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为C13烷基
和/或C13烯烃基且M=230;或,R为C15烷基和/或C15烯烃基且M=40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胺化反
应的溶剂为二甲苯,酰胺化反应采用二甲苯吸附脱水工艺;所述的酰胺化反
应的时间以检测反应体系胺值不变为止。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军,马兰,王利民,吴德龙,马云容,李立勇,田禾,戴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孚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