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座椅。该座椅,包括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该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包括坐垫、腿托和靠背,坐垫为可沿前后导向移动的移动座,腿托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前部,靠背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后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靠背与坐垫的联动,进而实现平躺和坐立两种姿态。此外,由于靠背后仰时同时随移动座前移,靠背不会影响后面乘客的空间或与阻隔物干涉,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前后间距固定的座椅、后侧有固定隔板或舱体的座椅布置结构,同时应用领域广,可用于客车、列车或飞机。(*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国家已停止卧铺客车的销售,各个厂家都在开发所谓的客车代卧座椅产品,大部分产品都是在原有普通客车座椅基础上,增加腿托功能和靠背大角度调节功能,以实现乘客的半躺姿状态,提高旅途的舒适性。 例如,公告号为CN2177629Y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布的车用坐卧两用椅是一种常见的座椅,该座椅包括坐垫、靠背和腿托,但是由于坐垫不能移动,靠背后仰会影响后面乘客的空间或与阻隔物干涉,不能适用于前后间距固定的座椅、后侧有固定隔板或舱体的座椅布置结构。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达到最大舒适度的睡眠状态,即完全平躺状态。在高端的客车座椅市场,虽然已经出现了电动调节的座椅,但还没有出现可以完全平躺的电动座椅,而且现在的电动座椅其各部件的调节功能都是单独控制的,仅能通过开关按钮实现靠背角度的调节和腿托角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以解决现有的靠背与坐垫不能联动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的座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包括坐垫、腿托和靠背,坐垫为可沿前后导向移动的移动座,腿托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前部,靠背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后部。 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移动座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靠背转动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腿托转动的腿托转动驱动机构。 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前后延伸的导轨和导向装配于导轨上的电动滑架,移动座固定装配于电动滑架上。 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调角器。 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腿托铰接连接的电动推杆。 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还包括用于使平移驱动机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实现一键操作的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移动座、腿托和靠背位置的并向控制器发出到位信号的位置传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座椅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座椅,包括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所述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包括坐垫、腿托和靠背,坐垫为可沿前后导向移动的移动座,腿托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前部,靠背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后部。 座椅还包括用于驱动移动座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靠背转动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腿托转动的腿托转动驱动机构。 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前后延伸的导轨和导向装配于导轨上的电动滑架,移动座固定装配于电动滑架上。 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调角器。 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腿托铰接连接的电动推杆。 座椅还包括用于使平移驱动机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实现一键操作的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移动座、腿托和靠背的位置的并向控制器发出位置信号的位置传感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坐垫为移动座,使用时可实现靠背与坐垫的联动。当需要平躺时,可将移动座向前平移,同时可将靠背向后转动,并将腿托向前转动,即可实现平躺;当需要坐立时,可将移动座向后平移复位,同时将靠背先前转动,并将腿托向后转动,即可即可实现坐立。由于靠背后仰时同时随移动座前移,靠背不会影响后面乘客的空间或与阻隔物干涉,适用范围广,可适用于前后间距固定的座椅、后侧有固定隔板或舱体的座椅布置结构,同时应用领域广,可用于客车、列车或飞机。 进一步的,电动滑架和导轨的配合结构简单,便于制造,能轻松实现对移动座的平移,能节省大量的人力。 进一步的,通过电动调节器可轻松实现靠背的转动,可节省大量的人力。 进一步的,腿托转动驱动机构为电动推杆,可节省大量的人力。 进一步的,通过控制可使平移驱动机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实现一键操作,使用时,位置传感器检测移动座、腿托和靠背的位置,并向控制器发出位置信号,当移动座、腿托和靠背到达极限位置时,控制器可控制各个驱动机构停止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座椅的实施例1的坐姿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技术的座椅的实施例2的平躺姿状态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平移转动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4是平移转动驱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5是平移转动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6是靠背转动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7是靠背转动驱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8是腿托转动驱动机构的主视图; 图9是腿托转动驱动机构的左视图; 图10是腿托转动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1是腿托转动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图12是集成控制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座椅的实施例1,如图1-12所示:座椅包括底座1和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该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装配于底座1上。 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包括坐垫3、腿托4和靠背5,坐垫3为可沿前后导向移动的移动座,腿托4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前部,靠背5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后部。 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移动座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靠背转动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腿托转动的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省去平移驱动机构、腿托驱动机构和靠背驱动机构。 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前后延伸的导轨61和导向装配于导轨61上的电动滑架62,移动座固定装配于电动滑架62上。导轨61固定装配于底座1上。电动滑架62上连接有移动座电机。在其它实施例中,平移驱动机构还可以为其它结构,如导杆和导向套装于导杆上的滑块,移动座与滑块固定连接。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省去移动座电机,而采用人工驱动。 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调角器71,电动调角器71装配于靠背转轴72上,靠背转轴72左右延伸,靠背5固定装配于靠背转轴72上。电动调角器71上连接有靠背电机。该靠背转轴72设于移动座的后部。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省去电动调角器,此时需要增加对靠背限位的限位机构;或靠背转动驱动机构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如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一端铰接于电动滑架上,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于靠背的后部。 腿托4与移动座之间转动轴线左右延伸。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腿托铰接连接的电动推杆8。电动推杆8上连接有腿托电机。电动推杆为沿其轴向可伸缩的伸缩杆,伸缩杆的一端与腿托铰接连接,伸缩杆的另一端铰接装配于电动滑架62上,电动推杆8位于移动座的下方。伸缩杆两端的铰接轴线均为左右延伸。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电动推杆替换为电动调角器。...
【技术保护点】
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包括坐垫、腿托和靠背,其特征在于:坐垫为可沿前后导向移动的移动座,腿托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前部,靠背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包括坐垫、腿托和靠背,其特征在于:坐垫为可沿前后导向移动的移动座,腿托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前部,靠背转动装配于移动座的后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移动座平移的平移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靠背转动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用于驱动腿托转动的腿托转动驱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前后延伸的导轨和导向装配于导轨上的电动滑架,移动座固定装配于电动滑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包括电动调角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包括与腿托铰接连接的电动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用坐卧动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使平移驱动机构、靠背转动驱动机构和腿托转动驱动机构实现一键操作的控制器,控制器连接有用于检测移动座、腿托和靠背位置的并向控制器发出到位信号的位置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鹏,贾金龙,郭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