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10091 阅读:124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8-13 1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将制备得到的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得到的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相的光卤石矿,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水氯镁石固矿较大的溶解性,使其溶解于钾盐饱和卤水中,通过盐析作用将钾饱和卤水中钾离子以光卤石形式析出,从而快速从钾饱和卤水中获得光卤石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属于钾肥制备
,尤其涉及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盐湖氯化钾肥生产原料普遍用的是盐田光卤石矿。由于盐田生产属于粗放性技术,盐田光卤石矿的质量和产量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矿物品质的波动给后续氯化钾的生产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盐田生产是利用自然能进行蒸发的生产设施,光卤石矿的生产需要一定的周期,对于急需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等米下锅”的不利局面;另外,利用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尾液(为光卤石饱和卤水,即钾盐饱和卤水),钾肥生产的一次收率较低(70%左右),钾肥尾液被企业直接排放或输送至盐田进行自然蒸发回收,造成资源浪费或回收周期较长且过程中产生不小的回收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制备光卤石矿周期长、质量差等缺点,提供一种周期短、效率高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光卤石矿的 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llO:制备钾盐饱和卤水;步骤S120:将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后得到固液反应物;步骤S130:将所述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固相为所述光卤石矿,液相为水氯镁石饱和卤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40:将所述水氯镁石饱和卤水经自然蒸发析出水氯镁石固矿,并返回所述步骤S12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步骤SllO中,制备钾盐饱和卤水具体为:将盐湖卤水经过盐田蒸发,得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步骤SllO中,制备钾盐饱和卤水具体为:采用光卤石矿冷分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并收集其尾液,得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步骤SllO中,所述钾盐饱和卤水的钾含量在0.8%~2.4%之间,续尚子含量在6.0%~ 8.0%之间。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步骤S120中,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所述水氯镁石固体矿的质量比为1.2~3.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氯镁石矿中六水氯化镁含量大于或等于9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光卤石矿在生产钾肥中的应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将制备得到的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得到的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相的光卤石矿,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氯镁石固矿较大的溶解性,使其溶解于钾盐饱和卤水中,通过盐析作用将钾饱和卤水中钾离子以光卤石形式析出,从而快速从钾饱和卤水中获得光卤石矿。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水氯镁石饱和卤水,水氯镁石饱和卤水可以再用盐田产出水氯镁石矿,水氯镁石矿可重复利用,技术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的步骤流程图100,从图1中可见,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llO:制备钾盐饱和卤水;优选地,制备上述钾盐饱和卤水具体为:将盐湖卤水经过盐田蒸发,得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优选地,制备上述钾盐饱和卤水具体为:采用光卤石矿冷分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并收集其尾液,得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步骤S120:将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后得到固液反应物;具体地,将上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按一定比例加入反应罐,均匀搅拌使其进行转化反应,反应时间约I小时。优选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的钾含量在0.8%~2.4%之间,镁离子含量在6.0%~8.0%之间。可以理解,水氯镁石固体矿与钾盐饱和卤水的固液进料比由卤水组成确定。优选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所述水氯镁石固体矿的质量比为1.2~3.0。步骤S130:将所述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固相为所述光卤石矿,液相为水氯镁石饱和卤水。优选地,所述水氯镁石矿中六水氯化镁含量大于或等于90%。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光卤石矿在生产钾肥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将制备得到的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得到的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相的光卤石矿,本专利技术利用水氯镁石固矿较大的溶解性,使其溶解于钾盐饱和卤水中,通过盐析作用将钾饱和卤水中钾离子以光卤石形式析出,从而快速从钾饱和卤水中获得光卤石矿。另外,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将所述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得到液相的水氯镁石饱和卤水,水氯镁石饱和卤水可以再用盐田产出水氯镁石矿,水氯镁石矿可重复利用,技术简单,易操作。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的目的,并没有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注明的具体条件外,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均按照常规条件进行。实施例1采用光卤石矿冷分解浮选法生产氯化钾的尾液,得到钾盐饱和卤水,并称取钾盐饱和卤水8.60Kg(其中,K含量1.71%,Mg含量6.46% ),另外,称取水氯镁石矿3.0Kg(其中,K含量小于0.l%,Mg含量11.74%,C1含量31.64% ),共同置于反应槽中,搅拌I小时后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相的光卤石矿1.51Kg(K含量8.36%,Mg含量7.49% ),得到液相的水氯镁石饱和卤水10.08Kg(K含量0.14% )。在本实施例中,钾肥生产尾卤量8.60Kg即为约生产lKg(93%~95%钾肥)过程中产生的尾卤。按目前钾肥生产收率约70%计算,生产lKg(93%钾肥)约需要原矿8.77Kg(其中,K含量8.36%,Mg含量7.49% )。利用本技术可快速回收钾肥尾卤中钾,每生产lKg(93%钾肥)相当于 节约原矿1.51Kg,钾肥收率变成87.07%,较原收率提高17.07%。实施例2称取光卤石饱和卤15.0OKg(其中,K含量1.44%,Mg含量6.84% ),另外称取水氯镁石矿5.60Kg(其中,K含量小于0.1%,Mg含量11.93%,Cl含量33.24% ),共同置于反应槽中,搅拌I小时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得到固相的光卤石矿2.40Kg(K含量8.26%,Mg含量8.70% ),得到液相的水氯镁石饱和卤水17.38Kg(K含量0.13% )。实施例3称取钾饱和卤10.0OKg (其中,K含量2.61%,Mg含量5.96% ),另外称取水氯镁石矿8.17Kg(其中,K含量小于0.1%,Mg含量11.74%,Cl含量31.64% ),共同置于反应槽中,搅拌I小时后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得到固相的光卤石矿3.01Kg(其中,K含量7.90%,Mg含量8.19% ),得到液相的水氯镁石饱和卤水14.87Kg(K含量0.14%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步骤S110:制备钾盐饱和卤水;步骤S120:将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后得到固液反应物;步骤S130:将所述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固相为所述光卤石矿,液相为水氯镁石饱和卤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llO:制备钾盐饱和卤水; 步骤S120:将所述钾盐饱和卤水与水氯镁石固体矿混合均匀、搅拌后得到固液反应物; 步骤S130:将所述固液反应物进行固液分离,其中,固相为所述光卤石矿,液相为水氯镁石饱和卤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S140:将所述水氯镁石饱和卤水经自然蒸发析出水氯镁石固矿,并返回所述步骤S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卤石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llO中,制备钾盐饱和卤水具体为:将盐湖卤水经过盐田蒸发,得到所述钾盐饱和卤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生发张志宏周园马艳芳付振海赵冬梅张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1月20日 22:29
    硅灰石矿,一种以钙质偏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组分的非金属矿产。主要矿物是硅灰石,伴生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等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