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06165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8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涉及精细化工技术领域。将粗M投加到装有溶剂A的溶解釜中,粗M与溶剂A质量体积比为1:10-1:40,升温(50-80℃)搅拌溶解0.5-2h,然后降温至35℃—70℃,继续搅拌至溶液清澈,停止搅拌。沉淀10min以上,将上清液放入结晶釜中。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工艺废水,彻底解决了企业因废水产生的环保问题,节省了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同时,新工艺投资省,生产成本低,进而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 (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
,特指非水极性法制备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
技术介绍
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硫化平坦性能好,硫化临界温度低(125°C ),用途广泛,消耗量最大,同时也是合成其他促进剂(如噻唑类促进剂、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苯胺、二硫化碳和硫磺高压合成,再经精制得到促进剂M的合成路线。促进剂M精制方法主要为酸碱法。酸碱法工艺存在以下缺点:1、废水处理: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该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极大等特点。随着国家对环保的日益重视,此类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之高是企业难以承受的。该废水的存在成为每个橡胶促进剂企业的发展瓶颈,足以羁绊一个行业的发展与壮大!2、废气排放:在变化吹风过程中会产生含硫化物等的恶臭气体,影响职工身心健康,污染周围环境。3、树脂提 取:树脂需要多次提取,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工艺废水,彻底解决了企业因废水产生的环保问题,节省了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本专利技术使橡胶促进剂行业走出了生存、发展的困境,为橡胶促进剂行业的迅猛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本专利技术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I)将粗M、溶剂A溶液按质量体积比(kg/L)为1:10 — I:40投加至的溶解釜中,升温保持温度在50-80°C搅拌溶解0.5-2h,然后降温至35°C—70°C,继续搅拌至溶液清澈,停止搅拌,沉淀IOmin以上,打开溶解釜底阀分离树脂状杂质,将上清液放入结晶釜中;(2)上清液进入结晶釜中后,打开搅拌,投加溶剂B反应20min以上,开始结晶工艺;(3)结晶后的溶液放入离心机离心分离出半成品M,经溶剂A洗涤、干燥后为成品M ;离心滤液分离出溶剂B和溶剂A,溶剂A套用至溶解釜;(4)溶剂B收集后经蒸馏回收,回收的溶剂B套用至结晶釜,釜底树脂排放;(5)洗涤液经蒸馏回收溶剂A,套用至洗涤,蒸馏结晶作为粗M回投至溶解釜。其中步骤(1)中溶剂A为甲醇、乙醇或异丙醇等醇类。其中步骤(2)中结晶工艺如下处理:投加溶剂B后,边搅拌边降温至50°C以下,M析出结晶。其中步骤(2)中结晶工艺或者如下处理:投加溶剂B后,停止搅拌,静置沉淀IOmin以上,打开结晶釜底阀,放出溶剂B,再打开搅拌,边搅拌边降温至50°C以下,M析出结晶O其中步骤⑵中溶剂B为甲苯、二甲苯、四氯乙烯、四氯化碳等单独或混合溶剂。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粗品M的精制方法,具有以下优点:A、不产生工艺废水: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工艺废水,为企业节省了高额的废水处理设施投资及运行费用!B、产品质量好:初熔点≥171°C、灰分< 0.3%,且产品质量优于目前酸碱法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及使用性能。C、无变化废气:生产过程中无变化吹风环节,避免产生含硫化物恶臭气体。D、树脂分离好:生产过程中树脂分离效果较好,不需要再次提取,降低生产成本。经济分析促进剂M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精制生产工艺为酸碱法,该工艺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酸碱,同时每吨产品产生20吨左右的废水,需要花费高额的废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用及运行费用。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溶剂除极少量蒸馏回用外,绝大部分为直接回用,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任何工艺废水,为企业节省了 1000-1500万元/吨的废水处理设施投资费用及400元/吨的运行费用,经济效 益 显著。实现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投加500kg粗M,20m3甲醇溶液(体积浓度50 % )至溶解釜中,升温至80°C搅拌溶解2h,之后搅拌降温至70°C,保温搅拌lh,静置沉淀30min,将上清液放入结晶釜中。打开结晶釜搅拌,保温投加500L四氯乙烯,反应30min,继续搅拌并降温至50°C。结晶后的溶液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出半成品MjP 100L甲醇洗涤、100L水洗涤并干燥后得成品M。按以上工艺套用3批,产品得率85%,初熔点171.5°C,其它质量达优级品标准。实施例2:投加750kg粗M,7.5m3甲醇溶液(体积浓度70% )至溶解釜中,升温至50°C搅拌溶解lh,之后搅拌降温至35°C,保温搅拌lh,静置沉淀30min,将上清液放入结晶釜中。打开结晶釜搅拌,保温投加250L四氯乙烯、500L 二甲苯,搅拌反应30min,静置沉淀30min,打开底阀放出四氯乙烯和二甲苯混合溶剂,打开搅拌并降温至25°C。结晶后的溶液经离心机离心分离出半成品MjP 150L甲醇洗涤、150L水洗涤并干燥后得成品M。按以上工艺套用3批,产品得率85%,初熔点172°C,其它质量达优级品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1)将粗M(2—巯基苯并噻唑)、溶剂A溶液按质量体积比(kg/L)为1:10—1:40投加至的溶解釜中,升温保持温度在50‑80℃搅拌溶解0.5‑2h,然后降温至35℃—70℃,继续搅拌至溶液清澈,停止搅拌,沉淀10min以上,打开溶解釜底阀分离树脂状杂质,将上清液放入结晶釜中;(2)上清液进入结晶釜中后,打开搅拌,投加溶剂B反应20min以上,开始结晶工艺;(3)结晶后的溶液放入离心机离心分离出半成品2—巯基苯并噻唑,经溶剂A洗涤、干燥后为成品2—巯基苯并噻唑;离心滤液分离出溶剂B和溶剂A,溶剂A套用至溶解釜;(4)溶剂B收集后经蒸馏回收,回收的溶剂B套用至结晶釜,釜底树脂排放;(5)洗涤液经蒸馏回收溶剂A,套用至洗涤,蒸馏结晶作为粗M回投至溶解釜。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水极性法精制促进剂M(2—巯基苯并噻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将粗M(2—巯基苯并噻唑)、溶剂A溶液按质量体积比(kg/L)为1:10 — 1:40投加至的溶解釜中,升温保持温度在50-80°C搅拌溶解0.5-2h,然后降温至35°C—70°C,继续搅拌至溶液清澈,停止搅拌,沉淀IOmin以上,打开溶解釜底阀分离树脂状杂质,将上清液放入结晶釜中; (2)上清液进入结晶釜中后,打开搅拌,投加溶剂B反应20min以上,开始结晶工艺; (3)结晶后的溶液放入离心机离心分离出半成品2—巯基苯并噻唑,经溶剂A洗涤、干燥后为成品2—巯基苯并噻唑;离心滤液分离出溶剂B和溶剂A,溶剂A套用至溶解釜; (4)溶剂B收集后经蒸馏回收,回收的溶剂B套用至结晶釜,釜底树脂排放; (5)洗涤液经蒸馏回收溶剂A,套用至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辉顾爱兵聂颖李世英李霞许洪峰仲海俊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苏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