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9498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包括内部为横向炉膛的炉体,所述炉体两侧均设有对所述炉膛加热的烧嘴,分别为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收余热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传输通道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在所述传输通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热炉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烧嘴,轮流对炉膛内加热,在两烧嘴之间设置蓄热室,用于回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同时对助燃空气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能力,循环利用热能,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加热炉,包括内部为横向炉膛的炉体,所述炉体两侧均设有对所述炉膛加热的烧嘴,分别为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收余热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传输通道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在所述传输通道上。本技术的加热炉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烧嘴,轮流对炉膛内加热,在两烧嘴之间设置蓄热室,用于回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同时对助燃空气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能力,循环利用热能,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专利说明】一种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冶金行业的加热炉。
技术介绍
在冶金工业中,加热炉是指把金属加热到轧制成锻造温度的高温炉,通过燃烧煤气对炉膛内加热,但煤气发热值偏低,加热能力不足,所以一直需要配给一些焦炉煤气,若焦炉煤气充足,多余煤气不得不放散或白白烧掉,造成能源浪费或空气污染;另一方面,力口热炉对钢锭进行加热时的温度高,烟气带走了大量的高温热量,造成白白浪费,热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热能力高且能回收余热并重复利用的加热炉。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热炉,包括内部为横向炉膛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两侧均设有对所述炉膛加热的烧嘴,分别为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收余热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传输通道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在所述传输通道上。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若干个加热炉管连接到所述传输通道上,所述加热炉管对所述蓄热室内的热空气再次加热。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两个所述蓄热室,两所述蓄热室之间连接有将助燃空气分别输送至蓄热室的管道。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管道上设有改变助燃空气流向的换向阀。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换向阀两侧均设有分别检测两所述蓄热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报警仪。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加热炉管一端与所述蓄热室上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传输通道连通。本技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加热炉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烧嘴,轮流对炉膛内加热,在两烧嘴之间设置蓄热室,用于回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同时对助燃空气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能力,循环利用热能,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炉体,11、炉膛,21、第一烧嘴,22、第二烧嘴,30、蓄热室,40、传输通道,50、加热炉管,60、管道,70、换向阀,80、检测报警仪。【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加热炉,包括内部为横向炉膛11的炉体10,炉体10两侧均设有对炉膛11加热的烧嘴,分别为第一烧嘴21和第二烧嘴22,第一烧嘴21和第二烧嘴22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收余热的蓄热室30,蓄热室30通过连接传输通道40与炉膛11连通,第一烧嘴21和第二烧嘴22设置在传输通道40上。进一步的,为使第一烧嘴21和第二烧嘴22在给炉膛11轮流加热的过程中产生的预热均能被重复利用,本技术在第一烧嘴21和第二烧嘴22之间设有两个蓄热室30,两蓄热室30之间连接有将助燃空气分别输送至蓄热室30的管道60。蓄热室30作为余热回收设备,即助燃空气通过蓄热室预热后,进入传输通道40,与第一烧嘴21或第二烧嘴22处的天然气混燃烧,产生大量热量传递给炉膛11。具体的,蓄热室30通过连接若干个加热炉管50连接到传输通道40上,加热炉管50 一端与蓄热室30上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传输通道40连通,加热炉管50对蓄热室30内的热空气再次加热。助燃空气通过蓄热室30预热后由加热炉管50进入传输通道40,预热后的空气可被加热到500°C?800°C,再经第一烧嘴21或第二烧嘴22加热后进入到炉膛的空气温度可达到1300°C,大大提高了本技术的加热炉的加热能力;而蓄热室作为预热回收设备,能将有炉膛11传递过来的热空气回收,一方面贮存预热,另一方面可对助燃空气加热,提高加热炉加热能力的同时将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循环利用,提高了热能利用率。进一步的,在两蓄热室30连接的管道60上设有改变助燃空气流向的换向阀70,换向阀70改变助燃空气流向第一烧嘴21或第二烧嘴22的方向,以控制是第一烧嘴21或第二烧嘴22分别对炉膛11加热。优选的,换向阀70两侧均设有分别检测两蓄热室30内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报警仪80,检测报警仪80检测蓄热室30内一氧化碳的浓度,超标则报警,提醒换向阀70换向,以免造成事故,确保安全生产。本技术的加热炉结构简单,通过设置两个烧嘴,轮流对炉膛内加热,在两烧嘴之间设置蓄热室,用于回收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同时对助燃空气进行加热,大大提高了加热炉的加热能力,循环利用热能,提高了热能的利用效率。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加热炉,包括内部为横向炉膛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两侧均设有对所述炉膛加热的烧嘴,分别为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收余热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传输通道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在所述传输通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若干个加热炉管连接到所述传输通道上,所述加热炉管对所述蓄热室内的热空气再次加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两个所述蓄热室,两所述蓄热室之间连接有将助燃空气分别输送至蓄热室的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上设有改变助燃空气流向的换向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阀两侧均设有分别检测两所述蓄热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的检测报警仪。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炉管一端与所述蓄热室上排气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传输通道连通。【文档编号】F23L15/00GK203758241SQ201320876376【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徐斌 申请人:苏州市层燃炉窑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炉,包括内部为横向炉膛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两侧均设有对所述炉膛加热的烧嘴,分别为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回收余热的蓄热室,所述蓄热室通过连接传输通道与所述炉膛连通,所述第一烧嘴和第二烧嘴设置在所述传输通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层燃炉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