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飞宇专利>正文

预湿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92719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湿润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外界水源的水压作用下伸出本体的下开口进入工作位置以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外界水源的水压撤去时,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停止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雾形成机构不需要单独设置一套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湿润装置。本专利技术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外界水源的水压作用下伸出本体的下开口进入工作位置以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外界水源的水压撤去时,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停止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本专利技术的水雾形成机构不需要单独设置一套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专利说明】预湿润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便器清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湿润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防止污物附着于便器内表面,在使用者刚着座时,需要通过预湿润装置将清洁水迅速喷到便器的内表面,将其湿润以形成能够防止污物附着的一层水膜。为了保证便器的外观整体一致及清洁,预湿润装置要能够收放,即在收起位置时,必须高于便器上开口的水平面,而在放出位置(即工作位置)时,为使喷出的水不会喷到使用者,必须低于便器上开口的水平面。现有技术中智能便器的预湿润装置的收放包括如下两种方式:1)预湿润装置安装在冲洗喷嘴的背部,工作时随着冲洗喷嘴的伸出到达低于便器上开口水平面的位置来进行便器内表面的预湿润;2)通过一个单独的马达对整个预湿润装置进行收放操作。在上述的第一种方式中,污物容易碰到冲洗喷嘴,造成清洗的不便;而上述第二种方式需要一套单独的系统来实现,使得整个便器的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预湿润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预湿润装置,包括: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 ;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 ;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外界水源的水压作用下伸出本体的下开口进入工作位置以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外界水源的水压撤去时,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停止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导管,该导管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进水口 ;和一喷水杆,该喷水杆内设有一与导管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该喷水杆的下段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与输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开口;喷水杆套设在导管内,喷水杆的上段的外周壁与所述导管的内周壁过盈配合,喷水杆的下段与导管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喷水杆的下段的末端伸出导管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下管口外径的凸缘,该凸缘与导管的下管口之间形成水雾形成机构的水雾出水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喷水杆的下段的部分外壁内凹以使喷水杆与导管的内管壁间形成一混合稳流空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导管,包括一上管口和一下管口,该上管口即为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进水口 ;和一喷水杆,该喷水杆内设有一与导管的上管口相连通的输水管道,该喷水杆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与输水管道相连通的出水开口;喷水杆的上端设有卡钩并通过该卡钩卡设在导管内,喷水杆的下段与导管的内管壁间设有与上述出水开口和外界相连通的间隙,喷水杆的下端伸出导管的下管口并设有一圈直径大于导管下管口外径的凸缘,该凸缘与导管的下管口之间形成水雾形成机构的水雾出水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凸缘上背向便器设有一限位挡块,所述导管的下端的管壁卡设在喷水杆与该限位挡块之间,使得所述导管与多数喷水杆偏心。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管对应所述限位挡块的外壁设有与该限位挡块配合的第一切口,所述本体的下开口的内壁设有与第一切口配合的第二切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还包括一密封该设在所述本体的上开口的上盖,一连通水源的进水管贯穿的设置在该上盖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水雾形成机构的外壁设有一外径大于本体的下开口尺寸的密封圈。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一套设在所述水雾形成机构外的弹簧,该弹簧的上端顶抵所述水雾形成机构,该弹簧的另一端顶抵本体的下开口的内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管的下端的内壁面设有第一圆角,所述喷水杆的凸缘与喷水杆的相接处设有与上述第一圆角配合的第二圆角。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圆角到所述第二圆角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2^0.3毫米。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的方法,在预湿润装置内设置一水雾形成机构,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外界水源的水压作用下伸出预湿润装置进入工作位置以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外界水源的水压撤去时,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停止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且贯穿本体的下开口,水压直接作用在该水雾形成机构上,将其推送到工作位置以进行预湿润,这样的机构不需要单独设置一套控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2、本专利技术的预湿润装置的结构稳定,出水效果好。【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剖视图,此时进水管尚未接通外界水源;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另一剖视图,此时进水管接通外界水源;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形成机构的剖视图;图4为图3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形成机构的喷水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剖视图,此时进水管尚未接通外界水源;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另一剖视图,此时进水管接通外界水源;图8为图7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图7沿C-C的剖视图,带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范围的示意;图10为图7沿D-D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中的预湿润装置的水雾形成机构的喷水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述。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预湿润装置1,它包括:一本体10、一上盖11和一水雾形成机构12,所述本体10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上开口 101和一下开口 102 ;所述上盖11通过超声波焊接密封该设在所述本体10的上开口 101,一连通水源的进水管111贯穿的设置在该上盖11上;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包括一进水口 121和一水雾出水口 122,该进水口 121通过本体10的上开口 101与所述上盖11的进水管111相连通;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通过一弹簧123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10内,该水雾形成机构12在外界水源的水压作用下伸出本体10的下开口 102进入工作位置以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弹簧123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停止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所述弹簧123套设在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外,该弹簧123的一端顶抵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该弹簧123的另一端顶抵本体10的下开口 102的内壁;所述水雾形成机构12的外壁的上端卡设有一圈外径大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预湿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包括一腔体,该腔体具有一连通外界水源的上开口和一下开口; 和一水雾形成机构,包括一与本体的上开口相连通的进水口和一水雾出水口; 水雾形成机构通过一弹性件活动套设并限位在本体内,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外界水源的水压作用下伸出本体的下开口进入工作位置以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在外界水源的水压撤去时,该水雾形成机构在弹性件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以停止对便器的内表面进行预湿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铭王栋陈寿顺
申请(专利权)人:李飞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