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8972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可以有效的抑制相邻电致变色像素之间开口区的漏光现象,从而提高了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显示器件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每个电致变色像素包括依次形成在透明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相邻的电致变色像素之间设置有开口区,开口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以及数据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数据电极的投影覆盖开口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数据电极由不透光的材质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显示
,该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可以有效的抑制相邻电致变色像素之间开口区的漏光现象,从而提高了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显示器件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每个电致变色像素包括依次形成在透明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相邻的电致变色像素之间设置有开口区,开口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以及数据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数据电极的投影覆盖开口区,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数据电极由不透光的材质制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eletrochromism,简称EC)是指某些材料的光学属性(包括反射率、透过率、吸收率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其在外观性能上表现为颜色以及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被称为电致变色材料,利用该电致变色材料做出的显示器件则被称之为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基于电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持久稳固且仅在颜色变化时需要能量,电致变色显示器件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以图1或图2所示的现有电致变色显示器件为例,现有技术电致变色显示器件中包括有多个电致变色像素,例如:第一电致变色像素2a以及第二电致变色像素2b ;每个电致变色像素包括依次形成在透明基底I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以及第二导电层(例如:第一电致变色像素2a对应的第一导电层21a、电致变色层22a以及第二导电层23a),相邻的电致变色像素之间设置有开口区10(需要说明的是,开口区是指相邻电致变色像素之间,除透明基底外不存在其他膜层结构的区域;当电致变色像素中膜层尺寸发生改变时,开口区也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图1或图2所示)。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由于开口区除透明基底外不存在其他膜层结构,因此开口区会存在漏光现象。在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显示过程中,如不抑制该漏光,会对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产生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以有效的抑制相邻电致变色像素之间开口区的漏光现象,从而提高了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每个所述电致变色像素包括依次形成在透明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相邻的所述电致变色像素之间设置有开口区,所述开口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以及数据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所述数据电极由不透光的材质制备。进一步的,所述不透光的材质为金属。进一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薄膜晶体管漏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相交;所述数据电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型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薄膜晶体管漏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不相交,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还连接设置有遮蔽电极,所述遮蔽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与所述薄膜晶体管漏极的投影之间的间隙;所述数据电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所述数据电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相交。进一步的,所述薄膜晶体管为底栅型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与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所述数据电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不相交,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还连接设置有遮蔽电极,所述遮蔽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与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所述数据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制备形成。优选的,所述遮蔽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制备形成。优选的,所述遮蔽电极与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漏极同层制备形成。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该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相邻电致变色像素之间开口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以及数据电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数据电极的投影覆盖开口区所在区域,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数据电极由不透光的材质制备,从而将开口区的漏光遮挡住,进而达到防止相邻电致变色像素之间开口区漏光的效果,最终达到提高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显示效果的目的。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透明基底上形成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每个所述电致变色像素包括依次形成于所述透明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和第二导电层,相邻的所述电致变色像素之间设置有开口区;在所述开口区形成薄膜晶体管和数据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和所述数据电极由不透光的材质制备,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区。进一步的,所述不透光的材质为金属。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开口区形成薄膜晶体管和数据电极,包括:在所述开口区形成有源层;在形成了所述有源层的所述开口区,形成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所述漏极与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漏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电致变色层的投影相交;在形成了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的所述开口区,形成绝缘层;在形成了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开口区,形成所述栅极和所述数据电极,所述数据电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开口区形成薄膜晶体管和数据电极,包括:在所述开口区形成有源层;在形成了所述有源层的所述开口区,形成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所述漏极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漏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电致变色层的投影不相交;在形成了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的所述开口区,形成绝缘层;在形成了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开口区,形成所述栅极、所述数据电极和遮蔽电极,所述遮蔽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与所述漏极的投影之间的间隙,所述数据电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在所述开口区形成薄膜晶体管和数据电极,包括:在所述开口区形成所述栅极和所述数据电极,所述数据电极与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导电层相连,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电致变色层的投影相交;在形成了所述栅极和所述数据电极的所述开口区,形成绝缘层;在形成了所述绝缘层的所述开口区,形成有源层;在形成了所述有源层的所述开口区,形成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所述漏极与相邻设置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一电致变色像素的第二导电层相连。进一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变色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包括多个电致变色像素,每个所述电致变色像素包括依次形成在透明基底上的第一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第二导电层,相邻的所述电致变色像素之间设置有开口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设置有薄膜晶体管以及数据电极;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所述数据电极的投影覆盖所述开口区,所述薄膜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漏极以及所述数据电极由不透光的材质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少颖侯学成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