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6589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6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包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温湿度传感器组和控制器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上设置有主控制器、稳压电源、键盘装置、报警装置、显示屏和传感器组接口;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装置、显示屏和控制器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键盘装置和与温湿度传感器组电气连接的传感器组接口,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主控制器和显示屏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模块可以把220V电压转化为主控制器及显示屏的供电直流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主控制器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与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可使用于库房与生产过程的监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包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温湿度传感器组和控制器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上设置有主控制器、稳压电源、键盘装置、报警装置、显示屏和传感器组接口;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装置、显示屏和控制器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键盘装置和与温湿度传感器组电气连接的传感器组接口,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主控制器和显示屏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模块可以把220V电压转化为主控制器及显示屏的供电直流电源。本技术通过主控制器对温湿度进行检测与控制,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的优点,可使用于库房与生产过程的监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专利说明】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温度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自动监控技术迅速发展起来,而温度控制是其中一个重要分支。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将温湿度传感器组与主控制器连接起来构成温度测控系统。但是,现有技术的温湿度度检测装置只实现对温室的远程实时检测,无法做到实时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可使用于库房与生产过程监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的温室智能控制装置,本装置适于在恶劣环境下检测并控制温室的温湿度,装置运行稳定,检测效果精确,控制结果准确,有效地解决了实时检测并控制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温湿度传感器组和控制器组,所述控制装置本体上设置有主控制器、稳压电源、键盘装置、报警装置、显示屏和传感器组接口 ;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报警装置、显示屏和控制器组;所述主控制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键盘装置和与温湿度传感器组电气连接的传感器组接口,所述稳压电源分别与主控制器和显示屏的电源端连接,所述稳压电源模块可以把220V电压转化为主控制器及显示屏的供电直流电源。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器组包括遮阳控制器、排风控制器、加热控制器、喷淋控制器、制冷控制器以及设于各控制器上的控制端接口电气连接。控制器组的各功能控制器通过控制端接口分别与外部的遮阳装置、排风装置、加热装置、喷淋装置、制冷装置电气连接,从而控制外部装置的启停。当温湿度超过设定范围时,通过启动遮阳控制器和制冷控制器可有效降低温度和湿度,启动排风控制器可有效降低湿度,启动加热控制器可有效提高温度,通过同时启动加热控制器和喷淋控制器可有效提高温度和湿度,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动选择启动不同的装置,达到实施控制调节温室的温湿度的目的。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控制器与外接端口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控制器组的启动与停止。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组和包括若干个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通过总线直接输出数字量温湿度到主控制器进行处理。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控制器为以AT89S51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器。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为SHTll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时钟输入SCK引脚均与主控制器P3.7引脚的相连,用于采集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显示屏为IXD 1602显示屏。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用户设定的温湿度限值,当超过温湿度限值时,报警装置工作,并驱动控制器组工作。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IXD 1602显示屏包括控制器HD44780、驱动器HD44100和液晶板IXD 1602,主控制器的P2 口与液晶板IXD 1602的8位双向数据总线连接,主控制器的P3.2与液晶板IXD 1602的使能端E相连,主控制器的P3.1与液晶板IXD1602的读/写选择端RW相连,主控制器的P3.0与液晶板IXD 1602的数据/命令寄存器选择端RS相连。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设于控制装置本体上的与主控制器电气连接的远程数据传送接收装置、工作指示灯组以及模式选择装置,所述远程数据传送接收装置为或无线数据发射接收装置或有线数据发射接收装置。通过模式选择装置可选择智能控制装置的控制模式为自动智能控制、远程控制模式、或自动和远程控制同时控制。工作指示灯组上设置有若干个指示灯,当控制器组中的控制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相对应的指示灯发亮已进行提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报警装置为声光报警器,对超限的温湿度能实现声光报警。经过控制器组的反馈控制使温室内温室度范围又处于正常范围时,所述报警装置停止工作,系统恢复正常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温湿度传感器组,可以同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总线直接输出数字量温湿度到主控制器输入端进行处理,具有监测范围大,监测精确度高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2、通过设置IXD显示屏和报警装置构成控制装置的显示输出模块和报警模块,LCD显示屏用于显示用户设置的温湿度上下限值,不仅直观明了,还可以通过预设的报警限来提醒用户温湿度的异常变化情况,方便了监管。3、通过增设包括加热、排风、遮阳、喷淋以及制冷控制器的控制器组,可以自动调节温室的温湿度,以确保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在用户设定的范围内变化,提高温室环境的可靠性。4、由于温湿度测量的测量对象不固定,即当控制装置长期使用或更换新的环境时,测量值与实际环境可能会产生误差,因此通过增设按键便于温湿度上下限调整,提高控制装置的可适用性。本技术克服了传统温室监测装置只能进行远程实时检测,无法做到实时控制的弊端,稳定性好、可靠性佳、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精度高,可使用于库房、生产过程以及温室的监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气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显示屏与主控制器的连接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温湿度传感器组与主控制器的连接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稳压电源电路图。其中:1-控制装置本体,2-温湿度传感器组,3-控制器组,4-主控制器,5-稳压电源,6-键盘装置,7-报警装置,8-显示屏,9-传感器组接口,10-驱动装置,11-控制端接口,12-远程数据传送接收装置,13-工作指示灯组,14-模式选择装置,31-遮阳控制器,32-排风控制器,33-加热控制器,34-喷淋控制器,35-制冷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本体1、温湿度传感器组2和控制器组3,所述控制装置本体I上设置有主控制器4、稳压电源5、键盘装置6、报警装置7、显示屏8和传感器组接口 9 ;所述主控制器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组3、报警装置7和显示屏8 ;所述主控制器4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键盘装置6和与温湿度传感器组2电气连接的传感器组接口 9,所述稳压电源5分别与主控制器4和显示屏8的电源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组3包括遮阳控制器31、排风控制器32、加热控制器33、喷淋控制器34、制冷控制器35以及设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室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本体(1)、温湿度传感器组(2)和控制器组(3),所述控制装置本体(1)上设置有主控制器(4)、稳压电源(5)、键盘装置(6)、报警装置(7)、显示屏(8)和传感器组接口(9);所述主控制器(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控制器组(3)、报警装置(7)和显示屏(8);所述主控制器(4)的输入端分别连接键盘装置(6)和与温湿度传感器组(2)电气连接的传感器组接口(9),所述稳压电源(5)分别与主控制器(4)和显示屏(8)的电源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朗袁苑吕亚运李峰汪鹏谢义建陶明陈孟元赵起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