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277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4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的位置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10),其由电动马达(15)驱动;多个行星辊(11),它们与所述旋转轴(10)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13),其将所述多个行星辊(11)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12),其以包围多个行星辊(11)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22),其设于所述外圈部件(12)的内周;圆周槽(23),其以与所述螺旋凸条22卡合的方式设于各行星辊(11)的外周,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将旋转轴(10)的旋转转换成外圈部件(12)的直线运动,设有检测行星架(13)的旋转角的公转传感器(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式直动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由电动马达驱动的旋转轴的旋转转换成直动部件的直线运动,用该直动部件按压对象物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制动装置,过去一直采用了用油压缸驱动摩擦垫来按压制动盘的油压制动装置,但近年来,随着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的制动器控制的导入,未使用油压电路的电动制动装置受到注目。电动制动装置是使用将由电动马达驱动的旋转轴的旋转转换成直动部件的直线运动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用由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垫按压制动盘,由此产生制动力的装置。作为这种电动制动装置所使用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专利文献I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其由电动马达驱动;多个行星辊,它们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其将上述多个行星辊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限制轴向移动;外圈部件,其以包围多个行星辊的方式配置,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其设于上述外圈部件的内周;以及螺旋槽,其以与上述螺旋凸条卡合的方式设于各行星辊的外周。而且,若用电动马达使旋转轴旋转,则与旋转轴滚动接触的行星辊自转并且公转,此时,外圈部件由于外圈部件的内周的螺旋凸状与行星辊的外周的螺旋槽的导程角之差而直线运动,用该直线运动的外圈部件驱动摩擦垫来按压制动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 65777号公报然而,在上述电动制动装置中,若解除制动时的摩擦垫与制动盘之间的游隙过窄,则由于制动盘的振动等引起制动盘与摩擦垫接触而成为阻力,从而有产生油耗的降低、摩擦垫的异常磨损的危险。另一方面,若游隙过宽,则在施加制动时,摩擦垫移动至与制动盘接触的位置所需要的时间延长,从而制动器的响应性降低。因此,需要将摩擦垫与制动盘之间的游隙调整为规定的大小,为了进行该游隙调整,需要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位置。为了进行该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研究了用旋转传感器来检测电动马达从摩擦垫按压制动盘的状态起的旋转角,根据由该旋转传感器检测出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角,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的位置的方法。然而,实际上在根据电动马达的旋转角进行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的过程中,虽然在控制刚开始之后,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但之后,产生外圈部件的位置精度降低的问题。于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该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调差,结果知道了,在使用了行星辊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中,从旋转轴向行星辊进行基于摩擦的扭矩传递,因此有时在旋转轴与行星辊之间产生微小的滑动,特别是在向外圈部件施加轴向的负载时(即用摩擦垫按压制动盘时)容易产生旋转轴与行星辊之间的滑动,由于该滑动的原因,而在实际上的外圈部件的轴向位置、与根据电动马达的旋转角计算的外圈部件的轴向位置之间产生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的位置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虽在旋转轴与行星辊之间产生了滑动时,旋转轴的旋转角与外圈部件的轴向位置的对应关系上产生相当于上述滑动的偏差,但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着眼于行星架的旋转角与外圈部件的轴向位置的对应关系不产生偏差这一点上。于是,在具有:旋转轴,其由电动马达驱动;多个行星辊,它们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其将上述多个行星辊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其以包围上述多个行星辊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其设于上述外圈部件的内周;螺旋槽或者圆周槽,其以与上述螺旋凸条卡合的方式设于上述各行星辊的外周,将上述旋转轴的旋转转换成上述外圈部件的直线运动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中,设置了对上述行星架或者与行星架一体公转的部件的旋转角进行检测的公转传感器。如此,即使在旋转轴与行星辊之间产生了滑动的情况下,也不对行星架的旋转角与外圈部件的轴向位置的对应关系产生影响,因此通过根据由公转传感器检测出的行星架的旋转角进行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的位置。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优选为还设有检测电动马达的旋转角的旋转角检测单元。若设置检测电动马达的旋转角的旋转角检测单元,则还能够设置比较由该旋转角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角、与由上述公转传感器检测出的行星架的旋转角,在该旋转角之比超过预先设定的异常阈值时判定为产生了异常的异常检测单元,由此,能够检测旋转轴与行星辊之间的异常滑动等异常的产生的情况。另外,若设置检测电动马达的旋转角的旋转角检测单元,则能够在通常情况下,根据由上述公转传感器检测出的行星架的旋转角进行上述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在上述公转传感器发生了故障时,根据由上述旋转角检测单元检测出的电动马达的旋转角进行上述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由此,能够提高冗余性。还能够设置在用上述异常检测单元检测异常时向外部报告异常的异常报告单元。作为异常报告单元,例举有警告蜂鸣器、警告显示灯或向画面监视器进行警告显示的电子控制装置等。在设置经由推力轴承而支承上述行星架的反作用力承受部件的情况下,作为上述公转传感器,能够采用由以与上述行星架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行星架设为同轴的环状的靶、以及设置成固定于与该靶对置的位置的靶位置检测部构成的传感器。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上述靶位置检测部配置为相对于上述靶非接触,将该靶位置检测部由朝向上述靶射出光的投光部、和接受透过上述靶或者被上述靶反射的光的受光部来构成。如此,靶位置检测部与靶形成为彼此非接触,因此能够长期确保公转传感器的耐久性。另外,优选为对上述靶以在周向交替出现相反的磁极的方式进行磁化,将上述靶位置检测部由配置为相对于上述靶非接触的磁检测部来构成。如此,由于靶位置检测部与靶形成为彼此非接触,所以不仅能够长期确保公转传感器的耐久性,即使在公转传感器附着有污垢的情况下也能够保证稳定的检测精度。作为上述旋转角检测单元,例如能够采用根据向上述电动马达供给电力的线电压推断旋转角的电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由于根据由公转传感器检测出的行星架的旋转角进行外圈部件的位置控制,所以即使在旋转轴与行星辊之间产生了滑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的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组装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电动制动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沿图2的III —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4是控制图1所示的电动马达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框图。图5是表示基于图4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异常检测控制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图2所示的公转传感器的其他的例子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I的车辆用的电动制动装置。该电动制动装置具有:制动钳体6,其呈利用桥5将对置片3、4连结的形状,对置片3、4隔着与车轮一体旋转的制动盘2而对置;和左右一对摩擦垫7、8。而且,在收容孔9组装有电动式直动致动器I,该收容孔9在对置片3的相对于制动盘2的对置面开口。摩擦垫7、8分别设于对置片3、4与制动盘2之间,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在支承车轮的转向节(未图示)固定的固定件(未图示)沿制动盘2的轴向移动。另外,制动钳体6也能够沿制动盘2的轴向滑动地被支承于固定件。如图2所示,电动式直动致动器I具有旋转轴10、与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10),其由电动马达(15)驱动;多个行星辊(11),它们与所述旋转轴(10)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13),其将所述多个行星辊(11)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12),其以包围所述多个行星辊(11)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22),其设于所述外圈部件(12)的内周;以及螺旋槽或者圆周槽(23),其以与所述螺旋凸条(22)卡合的方式设于各所述行星辊(11)的外周,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将所述旋转轴(10)的旋转转换成所述外圈部件(12)的直线运动,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设有对所述行星架(13)或者与行星架(13)一体公转的部件(30)的旋转角进行检测的公转传感器(3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02 JP 2011-2410641.一种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10),其由电动马达(15)驱动;多个行星辊(11),它们与所述旋转轴(10)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13),其将所述多个行星辊(11)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12),其以包围所述多个行星辊(11)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22),其设于所述外圈部件(12)的内周;以及螺旋槽或者圆周槽(23),其以与所述螺旋凸条(22)卡合的方式设于各所述行星辊(11)的外周,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将所述旋转轴(10)的旋转转换成所述外圈部件(12)的直线运动, 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 设有对所述行星架(13)或者与行星架(13) —体公转的部件(30)的旋转角进行检测的公转传感器(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旋转角检测单元(36),其检测所述电动马达(15)的旋转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异常检测单元(37),其比较由所述旋转角检测单元(36)检测出的电动马达(15)的旋转角、与由所述公转传感器(33)检测出的行星架(13)的旋转角,在该旋转角之比超过预先设定的异常阈值时判定为产生了异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通常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达也增田唯村松诚江口雅章竿山祐辉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