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8277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4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高精度地控制外圈部件的轴向的位置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10),其由电动马达(15)驱动;多个行星辊(11),它们与所述旋转轴(10)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13),其将所述多个行星辊(11)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12),其以包围多个行星辊(11)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22),其设于所述外圈部件(12)的内周;圆周槽(23),其以与所述螺旋凸条22卡合的方式设于各行星辊(11)的外周,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将旋转轴(10)的旋转转换成外圈部件(12)的直线运动,设有检测行星架(13)的旋转角的公转传感器(3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动式直动致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由电动马达驱动的旋转轴的旋转转换成直动部件的直线运动,用该直动部件按压对象物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用制动装置,过去一直采用了用油压缸驱动摩擦垫来按压制动盘的油压制动装置,但近年来,随着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的制动器控制的导入,未使用油压电路的电动制动装置受到注目。电动制动装置是使用将由电动马达驱动的旋转轴的旋转转换成直动部件的直线运动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用由该电动式直动致动器驱动的摩擦垫按压制动盘,由此产生制动力的装置。作为这种电动制动装置所使用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专利文献I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其由电动马达驱动;多个行星辊,它们与上述旋转轴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其将上述多个行星辊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限制轴向移动;外圈部件,其以包围多个行星辊的方式配置,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其设于上述外圈部件的内周;以及螺旋槽,其以与上述螺旋凸条卡合的方式设于各行星辊的外周。而且,若用电动马达使旋转轴旋转,则与旋转轴滚动接触的行星辊自转并且公转,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10),其由电动马达(15)驱动;多个行星辊(11),它们与所述旋转轴(10)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13),其将所述多个行星辊(11)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12),其以包围所述多个行星辊(11)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22),其设于所述外圈部件(12)的内周;以及螺旋槽或者圆周槽(23),其以与所述螺旋凸条(22)卡合的方式设于各所述行星辊(11)的外周,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将所述旋转轴(10)的旋转转换成所述外圈部件(12)的直线运动,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设有对所述行星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1.02 JP 2011-2410641.一种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具有:旋转轴(10),其由电动马达(15)驱动;多个行星辊(11),它们与所述旋转轴(10)的外周的圆筒面滚动接触;行星架(13),其将所述多个行星辊(11)保持为能够自转并且能够公转,并且轴向移动被限制;外圈部件(12),其以包围所述多个行星辊(11)的方式配置,并且被支承为能够沿轴向滑动;螺旋凸条(22),其设于所述外圈部件(12)的内周;以及螺旋槽或者圆周槽(23),其以与所述螺旋凸条(22)卡合的方式设于各所述行星辊(11)的外周,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将所述旋转轴(10)的旋转转换成所述外圈部件(12)的直线运动, 所述电动式直动致动器的特征在于, 设有对所述行星架(13)或者与行星架(13) —体公转的部件(30)的旋转角进行检测的公转传感器(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旋转角检测单元(36),其检测所述电动马达(15)的旋转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还设有异常检测单元(37),其比较由所述旋转角检测单元(36)检测出的电动马达(15)的旋转角、与由所述公转传感器(33)检测出的行星架(13)的旋转角,在该旋转角之比超过预先设定的异常阈值时判定为产生了异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动式直动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在通常情况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达也增田唯村松诚江口雅章竿山祐辉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