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种植
,具体是。
技术介绍
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丰富,也是最早栽培、利用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丰富,常被人们称作健康食品,如香菇不仅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具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还发现香菇、蘑菇、金针菇、猴头中含有增强人体抗癌能力的物质。传统的食用菌的种植主要是在室内,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 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棚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搭棚、培养料的发酵、铺料与播种、发菌及出菇管理;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选地搭棚,选择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棚食用菌的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搭棚、培养料的发酵、铺料与播种、发菌及出菇管理;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选地搭棚,选择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第二步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I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速上升到62°C以上,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I~2°C...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