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蜚蠊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6799 阅读:166 留言:1更新日期:2014-08-01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昆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蜚蠊饲养的装置。包括盖子、饲养主体装置及其内部的饲料投放装置和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水装置为自动喂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和喂水槽,储水容器的出水口位于喂水槽内,出水口位置低于喂水槽的上缘。与现有蜚蠊饲养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能动态指示和监测储水装置中的水位,并可通过储水装置的自动放水实现蜚蠊饲养的自动给水,当储水容器水位低于警戒值时能自动报警,大大节约了蜚蠊饲养时所需的人力资源。(*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蜚蝶饲养装置
本技术属于昆虫饲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蜚蠊饲养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蜚蠊饲养装置一般为普通的玻璃或者陶瓷等容器,内部放上饲料投放装置、饮水装置后就可以直接使用了,设备简单易行,但是该装置的饮水却难以控制,需要饲养人员经常添加,如果有一段时间忘记添加,可能会导致部分蜚蠊渴死乃至自相残杀。因此当前市场缺少一种可以自动喂水的蜚蠊饲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蜚蠊饲养设备常常是简易的玻璃缸或者其他器皿中放置饲料投放装置和饮水装置(通常均为平皿)即可直接使用,但因饮水装置储水能力有限而易干涸,需要经常性的补水,给饲养带来不便。2、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能自动喂水的装置,内部倒置一个储水容器,从而实现蜚蠊饲养的自动给水。—种蜚蠊饲养装置,包括盖子、饲养主体装置及其内部的饲料投放装置和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水装置为自动喂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和喂水槽,储水容器的出水口位于喂水槽内,出水口位置低于喂水槽的上缘。储水容器上部密封。所述储水容器上部设有入水口,入水口有密封盖;出水口设有出水开关。所述储水容器通过固定装置与饲养主体装置连接。喂水槽内可设置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蜚蠊饲养装置,包括盖子、饲养主体装置及其内部的饲料投放装置和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水装置为自动喂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和喂水槽,储水容器的出水口位于喂水槽内,出水口位置低于喂水槽的上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蜚蠊饲养装置,包括盖子、饲养主体装置及其内部的饲料投放装置和喂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水装置为自动喂水系统,包括储水容器和喂水槽,储水容器的出水口位于喂水槽内,出水口位置低于喂水槽的上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蜚蠊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容器上部设有入水口,入水口设有密封盖,所述出水口设有出水开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蜚蠊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贵朱光耀苏小建朱国强孙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2月06日 00:47
    蜚蠊(fěilián蟑螂)泛指属于蜚蠊目(Blattodea)的昆虫,目前已被发现大约有4000多种。蟑螂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昆虫之一,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活在野外或室内。根据化石证据显示,原始蟑螂约在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亿万年来它的外貌并没什么大的变化,体扁平,黑褐色,通常中等大小。头小,能活动。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翅平,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前后翅基本等大,覆盖于腹部背面;有的种类无翅。不善飞,能疾走。不完全变态。产卵于卵鞘内。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