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622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1 0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破损、结构稳定、施工方便并且可重复利用的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滑梁(1)、肋板(2)和横梁(3),所述的横梁(3)安装在下滑梁(1)上;所述的横梁(3)包括主钢架(4),所述的主钢架(4)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或直接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与上述的H型钢、工字钢、槽钢相同的结构;主钢架(4)的两端各焊接有一块侧板(5),每一块侧板(5)均固定连接有一块肋板(2),所述的肋板(2)同时与下滑梁(1)可拆式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作用的辅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建筑物移位的可拆卸的顶推反力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许多建筑、桥梁等需要改建,但是其中不乏很多仍然具有很高使用价值的建筑物,如果按照传统的方法拆了重建将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各种顶升技术,移位技术和重点加固技术迅速发展,成为利用建筑物,保护建筑物的最科学最先进的方法。其中建筑物移位技术的应用对于在保护历史文物建筑完整性的同时,也达到了保护环境的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既节省了投资的成本,又缩短了施工的工期。在建筑物移位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下滑道梁,上托梁结构,安装滑移装置,等上下滑梁达到设计强度后,断开原建筑承重主体,托换为滑移装置承重,安装顶推千斤顶等都是前期准备工作的基本步骤,然而,在建筑物移位之前,顶推千斤顶必须有个顶推反作用力,通常在移位的建筑物重量小、移位距离短的情况下会提前设置钢筋混凝土顶推反力墩,具体结合附图1所示,所述的反力墩02是直接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在下滑梁01上的,随着城市规划和发展的需要,许多大型建筑物也需要进行移位施工,对于其重量重,移位距离远,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顶推反力墩02呈现出易破损、平移支撑不稳定、施工比较繁琐和不能多次利用的不足之处,已无法满足大重量,长距离的建筑物移位需要。综上所述,为满足这种大型建筑物的长距离位移,增加顶推移位过程中平移支撑的稳定性,现在急需一种新的不易破损、结构稳定、施工方便并且可重复利用的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破损、结构稳定、施工方便并且可重复利用的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它包括下滑梁、肋板和横梁,所述的横梁安装在下滑梁上;所述的横梁包括主钢架,所述的主钢架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或直接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与上述的H型钢、工字钢、槽钢相同的结构;主钢架的两端各焊接有一块侧板,每一块侧板均固定连接有一块肋板,所述的肋板同时与下滑梁可拆式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采用钢结构的横梁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反力墩,结构更加稳定,强度更大,不容易破损,另外横梁与下滑梁之间为可拆式连接,可以拆下重复使用,施工方便,利用率高,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易破损、结构稳定、施工方便并且可重复利用的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在下滑梁设置有贯穿梁体的螺杆安装孔,所述的螺杆安装孔内穿有螺杆,所述的肋板穿在螺杆上并通过螺母锁紧。螺杆式的可拆结构,结构精简,维护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侧板的厚度为10?20mm。该尺寸实现了成本与质量的最优组口 ο作为优选,所述的肋板的厚度为10?20mm。该尺寸实现了成本与质量的最优组口 ο作为优选,所述的肋板与下滑梁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在10?45度之间,且所述的肋板与下滑梁的连接点位于靠近顶推千斤顶的一侧。该结构通过肋板产生了一个斜向的拉力来作为反力,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拉,抗弯和抗剪承载力的优良特征。作为优选,所述的螺杆安装孔的孔径为50?150mm ;螺杆的直径为40?140mm,长度为超出下滑梁宽度200?500mm。该尺寸实现了成本与质量的最优组合。【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螺栓与螺母)。图2是本技术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横梁经过放大后的结构简图。图4是图3中A-A面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技术中:01、下滑梁,02、反力墩。本技术中:1、下滑梁,2、肋板,3、横梁,4、主钢架,5、侧板,6、垫块或顶铁,7、千斤顶,8、螺杆,9、螺母,10、螺杆安装孔,11、肋板与下滑梁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2到附图5,一种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它包括下滑梁1、肋板2和横梁3,所述的横梁3安装在下滑梁I上;所述的横梁3包括主钢架4,所述的主钢架4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或直接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与上述的H型钢、工字钢、槽钢相同的结构;主钢架4的两端各焊接有一块侧板5,每一块侧板5均固定连接有一块肋板2,所述的肋板2同时与下滑梁I可拆式连接。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在下滑梁I设置有贯穿梁体的螺杆安装孔10,所述的螺杆安装孔10内穿有螺杆8,所述的肋板2穿在螺杆8上并通过螺母9锁紧。所述的侧板5的厚度为10?20mm。所述的肋板2的厚度为10?20mm。所述的肋板2与下滑梁I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在10?45度之间,且所述的肋板2与下滑梁I的连接点位于靠近顶推千斤顶的一侧。所述的螺杆安装孔10的孔径为50?150mm ;螺杆8的直径为40?140mm,长度为超出下滑梁宽度200?500mm。具体实施时作为优选,所述的主钢架选用H型钢,所述的主钢架4的尺寸为高450mmX宽260mm。所述的侧板5的厚度为12mm。所述的肋板2的厚度为12mm。所述的肋板2与下滑梁I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11在5?15度之间,且所述的肋板2与下滑梁I的连接点位于靠近顶推千斤顶的一侧。所述的螺杆安装孔10的孔径为IOOmm ;螺杆8的直径为90mm,长度为900mm。另外本技术中所有涉及范围的值都包括范围表述中的两个端点对应的值。另外关于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为了有效的改善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合理的利用顶推反力装置,首先建筑物在移位刚启动时顶推反力装置采用钢筋混凝土反力墩,设置在下滑梁的端头,顶推反力墩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抗弯、抗剪承载力。由于千斤顶7的行程有限,一个顶推行程结束以后需在千斤顶7和反力墩之间安装垫块或顶铁6,但是垫块或顶铁6过多会导致失稳,因此在移位过程中采用本技术设计的可拆卸的顶推反力装置。在建筑物移位过程中,顶铁和垫块长度不能满足长距离继续移位的需要,需要在计算好的指定位置统一在下滑梁下打孔或者在下滑梁浇筑前提前预留好螺杆安装孔,螺杆和螺母需在指定钢材加工厂进行单独加工后运至现场。在下滑梁I浇筑施工时或者当建筑物移位到某一指定位置后,需要预留或者钻孔设置孔洞,预留孔洞中心点位置距离下滑梁主体顶部距离约为下滑梁高度的一半。顶推反力装置是由上部主钢架,主钢架尺寸为450mmX260mm。主钢架的长度可根据下滑梁的宽度进行调节本实施例中可设为450mm、所述的侧板5为矩型钢板,尺寸为260mmX370mm与主钢架焊接连接,所述的肋板2最外侧两边的长度可设成1980mm,肋板与下滑梁的上端面之间的夹角在10?45度之间,肋板与矩形钢板焊接连接,肋板2端头预留螺杆穿过的孔洞,并且在预留的孔洞处加焊边长为150mm的方型钢板,同样预留孔洞,方便螺杆穿过,加焊的方型钢板可以加强连接处的强度。该装置所用钢材必须保证足够的抗弯、抗剪承载力。所述的顶推反力装置的安装:首先该装置加工焊接完成,使用人工将装置放置在下滑梁I上,水平移动该装置使肋板端头预留的孔洞与下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滑梁(1)、肋板(2)和横梁(3),所述的横梁(3)安装在下滑梁(1)上;所述的横梁(3)包括主钢架(4),所述的主钢架(4)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或直接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与上述的H型钢、工字钢、槽钢相同的结构;主钢架(4)的两端各焊接有一块侧板(5),每一块侧板(5)均固定连接有一块肋板(2),所述的肋板(2)同时与下滑梁(1)可拆式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滑梁(I)、肋板(2)和横梁(3),所述的横梁(3)安装在下滑梁(I)上;所述的横梁(3)包括主钢架(4),所述的主钢架(4)为H型钢、工字钢、槽钢或直接由钢板焊接而成的与上述的H型钢、工字钢、槽钢相同的结构;主钢架(4)的两端各焊接有一块侧板(5),每一块侧板(5)均固定连接有一块肋板(2),所述的肋板(2)同时与下滑梁(I)可拆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建筑物移位的顶推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式连接是指在下滑梁(I)设置有贯穿梁体的螺杆安装孔(10 ),所述的螺杆安装孔(10 )内穿有螺杆(8 ),所述的肋板(2 )穿在螺杆(8 )上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奇蒋岩峰尹天军陆仕公赵爱卫潘跃顺安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先为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