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74522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1 1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改进点在于:在压力盖的中心位置设双层阶梯型管孔: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一挡圈固定连接于调压丝杆的下端,上层管孔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两管孔连接处形成台阶,挡圈的直径大于上层管孔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调压丝杆穿过压力盖后,挡圈位于下层管孔内,抵在台阶处,挡圈的厚度小于调压丝杆下层管孔的高度,揉锥固定在压力盖的下方中心位置处,盖住压力盖的双层阶梯型管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调压丝杆下端设置挡圈,将压力盖的中心位置的管孔设为双层阶梯型管孔,给压力盖增加一个自动调节的空间,使压力盖对茶叶的压力可以进行微调,跟手工揉捻起到相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
本技术属于茶叶生产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
技术介绍
茶叶揉捻机已被广泛用于茶叶生产制作中。现有的茶叶揉捻机通常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与机架间固接的揉盘,揉盘上方设有与之产生相对运动的揉筒,揉筒连接传动机构,揉筒上方布置有可施加作用力于揉筒内的加压机构,加压机构包括可控制加压压力的压力控制装置以及用于执行加压操作的压力盖。工作时,传动机构带动揉筒沿揉盘表面作360°匀速偏心运动,同时,加压机构通过施加给压力盖压力迫使压力盖向下方移动并挤压茶叶,从而使茶叶在揉筒中受压力盖和揉盘上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部份叶细胞扭曲破裂,挤出茶汁。现有揉捻机的一种压力控制装置的加压方式通常都为通过竖直设置的丝杆螺母结构等实现对压力盖的直接施压,有关
技术实现思路
在其专利中均有记载,如名称为“茶叶程序控制自动揉捻机”(200720106562.X)等,其丝杆螺母结构与压力盖间的连接都为刚性固接,往往造成压力盖工作时其工作面硬性的作用于茶叶上,容易造成茶叶条索扁碎,汤色、滋味均不理想,极大的影响了茶叶的生产成品率及茶叶品质。为解决上述问题,后期出现了揉捻机的压力控制装置的另一种加压方式,其通常也为通过丝杆螺母结构等实现对压力盖的施压,但是丝杆螺母结构与压力盖间的连接通过连接件来实现,连接件一端固接压力盖,另一端与压力控制装置间构成光轴滑动配合,从而使压力盖可转动的悬吊于压力控制装置上,工作时其工作部可随茶叶转动,大大提高了茶叶的生产成品率及茶叶品质,然而此种揉捻机结构仍然存在下述缺陷:因为对茶叶的加压和减压是通过丝杆螺母结构的配合,手工做动的,无法起到自动加压减压调节的效果,压力盖对茶叶的压力始终保持一个压力,无法真实的模拟出手工揉捻的过程,揉捻后的茶叶口感达不到手工揉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微调节压力盖对茶叶的压力的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机架间固接的揉盘,揉盘上方设有与揉盘产生相对运动的揉筒,揉筒内用来放置待揉捻的茶叶,揉筒连接可使其产生运动的传动机构,揉筒上方布置有可施加作用力于揉筒内的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可控制加压压力的压力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执行加压操作的压力盖,压力盖位于压力控制结构的下方且位于揉筒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盖的中心位置具有双层阶梯型管孔,包括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一挡圈固定连接于调压丝杆的下端,调压丝杆从压力盖的下部往上通过双层阶梯型管孔穿过压力盖,调压丝杆与压力盖上的双层阶梯型管孔配合部位是光滑的,上层管孔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连接处形成台阶,调压丝杆的直径小于上层管孔的直径,挡圈的直径大于上层管孔的直径,且挡圈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调压丝杆穿过压力盖后,挡圈位于下层管孔内,抵在台阶处,挡圈的厚度小于调压丝杆下层管孔的高度,所述压力盖的下面设有揉锥,揉锥固定在压力盖的下方中心位置处,盖住压力盖的双层阶梯型管孔。具体的,所述挡圈与调压丝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或者焊接固定,或者挡圈与调压丝杆一体成型。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压力控制结构包括手轮、圆锥齿轮轴、加压小圆锥齿轮、加压大圆锥齿轮、调压丝杆,手轮固定在圆锥齿轮轴的外端,圆锥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且圆锥齿轮轴的内端固定加压小圆锥齿轮,加压小圆锥齿轮与加压大圆锥齿轮啮合,调压丝杆的下半段表面是光滑的,调压丝杆的上段具有外螺纹,调压丝杆的底端与压力盖连接,加压大圆锥齿轮套在调压丝杆上,加压大圆锥齿轮的转动运动转换为调压丝杆的上下运动。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压力控制结构还可以包括加压螺母、调压弹簧,以及弹簧盖帽,加压大圆锥齿轮具有内筒,加压螺母放置在加压大圆锥齿轮的内筒内,该内筒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凹陷的滑槽,加压螺母的侧壁上设有一键,加压螺母上的键容置在加压大圆锥齿轮的滑槽中,且可在滑槽中上下滑动,调压丝杆上端穿出加压螺母,加压螺母内表面设有内螺纹配合调压丝杆的外螺纹,加压螺母上端设有一托口,调压弹簧套于托口上,弹簧盖帽套在调压弹簧上,且弹簧盖帽的下端固定在加压大圆锥齿轮的上端面,调压弹簧的上端顶在弹簧盖帽的内顶部。具体的,所述揉筒的圆周上设有一体成型的桶架,桶架有数个支架,均匀分布于桶架所在圆周下方,支撑桶架。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压力控制结构还包括工字梁、导杆支架、导杆,所述工字梁套在加压大圆锥齿轮的外侧,位于压力盖的上方,工字梁的下部和加压大圆锥齿轮通过推力球轴承连接,导杆支架固定在套在调压丝杆外的套筒上,位于工字梁的下方和压力盖的上方,桶架的圆周上对称位置上分别设置数个立柱和右立柱,立柱的上端分别固定在工字梁的两侧,所述导杆支架上两侧分别对称固定数根导杆,所述工字梁上关于中心对称分别设置有数个通孔,导杆的上端分别穿过工字梁的通孔。本技术的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通过在调压丝杆下端设置挡圈,将压力盖的中心位置的管孔设为双层阶梯型管孔,给压力盖增加一个自动调节的空间,使压力盖对茶叶的压力可以进行微调,跟手工揉捻起到相同的效果。具体的作用为:通过弹簧调压的设置,在调压丝杆向下加压的初始阶段,因为调压丝杆存在着上下一段距离空隙,在茶叶揉捻作业的初始阶段(轻压)和中后期的松压阶段,能够让调压丝杆的轴向力空释放,只利用压力盖自身的重量对茶叶进行浮动轻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的压力盖的结构图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调压丝杆的结构图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档圈的主视图。图5为图1中的揉锥的主视图。图6为图1中的揉锥的俯视图。图7为图1中的导杆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的导杆支架的俯视图。图9为图1中的工字梁的主视图。图10为图1中的工字梁的俯视图。图11为图1中的加压大圆锥齿轮的剖视图。图12为图1中的加压大圆锥齿轮的俯视图。图13为图1中的左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中的右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中的加压螺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一种具有双重浮动结构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图未示)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机架间固接的揉盘(图未示),揉盘上方设有与揉盘产生相对运动的揉筒1,揉筒I内用来放置待揉捻的茶叶。揉筒I连接可使其产生运动的传动机构(图未示),揉筒I上方布置有可施加作用力于揉筒内的加压机构。加压机构包括可控制加压压力的压力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执行加压操作的压力盖44,压力盖44位于压力控制结构的下方且位于揉筒I上方。所述压力控制结构包括手轮16、圆锥齿轮轴18、加压小圆锥齿轮22、加压大圆锥齿轮36、调压丝杆28、加压螺母53、调压弹簧30,以及弹簧盖帽31。手轮16固定在圆锥齿轮轴18的外端,圆锥齿轮轴18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且圆锥齿轮轴18的内端固定加压小圆锥齿轮22,加压小圆锥齿轮22与加压大圆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机架间固接的揉盘,揉盘上方设有与揉盘产生相对运动的揉筒,揉筒内用来放置待揉捻的茶叶,揉筒连接可使其产生运动的传动机构,揉筒上方布置有可施加作用力于揉筒内的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可控制加压压力的压力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执行加压操作的压力盖,压力盖位于压力控制结构的下方且位于揉筒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盖的中心位置具有双层阶梯型管孔,包括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一挡圈固定连接于调压丝杆的下端,调压丝杆从压力盖的下部往上通过双层阶梯型管孔穿过压力盖,调压丝杆与压力盖上的双层阶梯型管孔配合部位是光滑的,上层管孔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连接处形成台阶,调压丝杆的直径小于上层管孔的直径,挡圈的直径大于上层管孔的直径,且挡圈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调压丝杆穿过压力盖后,挡圈位于下层管孔内,抵在台阶处,挡圈的厚度小于调压丝杆下层管孔的高度,所述压力盖的下面设有揉锥,揉锥固定在压力盖的下方中心位置处,盖住压力盖的双层阶梯型管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且与机架间固接的揉盘,揉盘上方设有与揉盘产生相对运动的揉筒,揉筒内用来放置待揉捻的茶叶,揉筒连接可使其产生运动的传动机构,揉筒上方布置有可施加作用力于揉筒内的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可控制加压压力的压力控制结构以及用于执行加压操作的压力盖,压力盖位于压力控制结构的下方且位于揉筒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盖的中心位置具有双层阶梯型管孔,包括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一挡圈固定连接于调压丝杆的下端,调压丝杆从压力盖的下部往上通过双层阶梯型管孔穿过压力盖,调压丝杆与压力盖上的双层阶梯型管孔配合部位是光滑的,上层管孔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上层管孔和下层管孔连接处形成台阶,调压丝杆的直径小于上层管孔的直径,挡圈的直径大于上层管孔的直径,且挡圈的直径小于下层管孔的直径,调压丝杆穿过压力盖后,挡圈位于下层管孔内,抵在台阶处,挡圈的厚度小于调压丝杆下层管孔的高度,所述压力盖的下面设有揉锥,揉锥固定在压力盖的下方中心位置处,盖住压力盖的双层阶梯型管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与调压丝杆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或者焊接固定,或者挡圈与调压丝杆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自动浮动装置的茶叶揉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控制结构包括手轮、圆锥齿轮轴、加压小圆锥齿轮、加压大圆锥齿轮、调压丝杆,手轮固定在圆锥齿轮轴的外端,圆锥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机架上,且圆锥齿轮轴的内端固定加压小圆锥齿轮,加压小圆锥齿轮与加压大圆锥齿轮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炳王健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市祁门县祁塔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