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复位梁与柱的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钢结构
,尤其是一种自复位梁与柱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在建筑结构
,抗震能力是一项重要性能指标,目前,建筑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保证结构承受中震后,结构可以通过修复维持其建筑设计功能。而在建筑结构中,梁与柱的连接节点是抗震设计的核心部分,因此人们已在这部分结构设计中做了各种探索。2012年12月12日,公开一项申请号为201210232785.6、名称为“一种震后可恢复功能的钢框架预制预应力梁柱节点”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节点包括钢框架柱和短梁段、梁柱连接装置和耗能装置;所述钢框架柱包括钢柱、柱加劲肋和柱加强板;所述短梁段包括短梁段腹板、短梁段翼缘和短梁段翼缘加强板。所述梁柱连接装置包括短梁段腹板加劲肋、预应力拉索和梁端顶板;所述耗能装置包括两个槽钢和高强度螺栓;所述两短梁与柱在工厂通过张拉预应力索及两块短梁段腹板加劲肋连接成整体。当地震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梁与柱的接触面张开,高强度螺栓摩擦耗能,从而避免了梁柱等主体构件的损坏。但是这种结构仅靠螺栓摩擦耗能,耗散能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复位梁与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柱、由上板、下板和中间腹板构成的H型钢梁,钢梁的端面靠在钢柱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钢梁的上板和下板与钢柱的内侧面通过上角钢和下角钢相连接,上角钢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内侧面上,上角钢下端的下面贴在钢梁上板的上端面,上角钢下端的上面设置有上封闭板,上封闭板的下端面与上角钢下端的上面之间充填有聚氨酯层,多个连接螺栓穿过上封闭板、聚氨酯层、上角钢的下端及钢梁上板把上封闭板、聚氨酯层、上角钢的下端及钢梁上板固接在一起,上角钢的下端和钢梁上板对应设置多个长条形孔与多个连接螺栓相配合;下角钢的下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内侧面,下角钢的上端贴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复位梁与柱的连接节点,包括钢柱、由上板、下板和中间腹板构成的H型钢梁,钢梁的端面靠在钢柱的内侧面,其特征在于:钢梁的上板和下板与钢柱的内侧面通过上角钢和下角钢相连接,上角钢的上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内侧面上,上角钢下端的下面贴在钢梁上板的上端面,上角钢下端的上面设置有上封闭板,上封闭板的下端面与上角钢下端的上面之间充填有聚氨酯层,多个连接螺栓穿过上封闭板、聚氨酯层、上角钢的下端及钢梁上板把上封闭板、聚氨酯层、上角钢的下端及钢梁上板固接在一起,上角钢的下端和钢梁上板对应设置多个长条形孔与多个连接螺栓相配合; 下角钢的下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内侧面,下角钢的上端贴在钢梁下板的下端面,下角钢上端的下面设置有下封闭板,下封闭板的上端面与下角钢上端的下面之间充填有聚氨酯层,多个连接螺栓穿过下封闭板、聚氨酯层、下角钢的上端及钢梁下板把下封闭板、聚氨酯层、下角钢的下端及钢梁下板固接在一起,下角钢的上端和钢梁下板对应设置多个长条形孔与多个连接螺栓相配合; 钢梁靠近端部的两侧焊接有前、后竖向加强板,多根预拉杆穿过钢柱和钢梁上的前、后竖向加强板把钢柱和钢梁拉紧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复位梁与柱的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的中间腹板的两侧通过前、后角钢与钢柱的内侧面相连接,前角钢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钢柱的内侧面上,后角钢的一端通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旭峰,齐永胜,米旭明,金小群,李卫青,赵伟伟,赵风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