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耗能的等截面工字钢及包含它的框架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建筑结构领域中的等截面工字钢以及一种抗震耗能的等截面组合工字钢框架梁。
技术介绍
抗震设防地区的结构构件必须具备一定的耗能能力,钢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理想耗能方式为框架梁的端部形成塑性铰。传统钢框架工字钢梁的翼缘、腹板都采用材质相同的高强度钢,且为等截面,由于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部的弯矩起控制作用(剪力和轴力不起控制作用),因此梁的端部最有可能形成塑性铰。但是多次震灾均表明,在梁的端部形成塑性铰之前,梁与柱的连接节点率先发生了破坏,造成了严重灾害。为防止这一现象,国际上先后出现了加强梁与柱连接节点(通过加宽或加厚梁翼缘尺寸来增大梁与柱之间的连接焊缝)、削弱梁端部截面(切削梁翼缘或在梁腹板开洞)等一系列抗震改进方法,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改变了梁的截面形状,成为非等截面梁,不仅影响了翼缘、腹板等板件的局部稳定,对梁的整体稳定也有影响,而且加工制作繁琐,增加了建设成本。专利技术目的 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高板件及梁的稳定承载力,简化工字钢框架梁的加工制作程序,节约建设成本,保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震耗能的等截面工字钢,包括翼缘和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包括并列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段第一腹板和至少一段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和翼缘采用高屈服点钢材制成,所述第二腹板采用低屈服点钢材制成,所述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的上下端均连接所述翼板,其中,所述低屈服点钢材与高屈服点钢材的屈服强度之比介于0.5~0.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耗能的等截面工字钢,包括翼缘和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包括并列固定连接在一起的至少一段第一腹板和至少一段第二腹板,所述第一腹板和翼缘采用高屈服点钢材制成,所述第二腹板采用低屈服点钢材制成,所述第一腹板与第二腹板的上下端均连接所述翼板,其中,所述低屈服点钢材与高屈服点钢材的屈服强度之比介于0.5、.7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耗能的等截面工字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腹板为两段,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