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659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30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多个的面板、次龙骨、主龙骨、立杆支撑,所述面板利用木胶合板制成,次龙骨利用C型钢制成,主龙骨利用钢管制成,立杆支撑利用钢管制成,在每个立杆支撑顶部安装有可调支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可减少浪费、具有可调节功能,经济实用的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多个的面板、次龙骨、主龙骨、立杆支撑,所述面板利用木胶合板制成,次龙骨利用C型钢制成,主龙骨利用钢管制成,立杆支撑利用钢管制成,在每个立杆支撑顶部安装有可调支托。本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可减少浪费、具有可调节功能,经济实用的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专利说明】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用具,尤其是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新疆地区采用的现浇砼结构的主导模板体系是以扣件式Φ 48 X 3.5mm钢管作为支撑,木胶合板作为面板,50mmX 50mm木方作为次龙骨,50mmX IOOmm木方作为主龙骨的混合模板体系,这种模板体系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钢管浪费较多,当楼层高度与现有钢管立杆长度不符合模数时,立杆上必须对接调整高度的短钢管或采取直接锯割钢管的方式调节解决,因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管理困难。由于该体系为固定式的不具有调节功能的模板体系,造成模板底标高不易调整,模板平整度微调困难。木龙骨使用不规范且抗弯强度低,由于受木材资源的限制,本地区使用的木龙骨普遍是白杨木,均未经干燥防腐处理,受温度、湿度、施工荷载的作用其变形翘曲很大,不利于周转使用。管理上存在木方被操作工人逐渐切割成短木方乃至无法使用,木材消耗数量可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减少浪费、具有可调节功能,经济实用的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多个的面板、次龙骨、主龙骨、立杆支撑4,所述面板利用木胶合板8制成,次龙骨利用C型钢6制成,主龙骨利用钢管7制成,立杆支撑4利用钢管7制成,在每根立杆支撑4顶部安装有可调支托9 ;所述可调支托9的结构包含螺杆2、支托架1、卡套3,所述支托架I设于螺杆2的顶部,所述卡套3设有“T”型通孔5,所述螺杆2穿过“T”型通孔5,且与“T”型通孔5螺纹连接,所述卡套3可沿螺杆2上下移动。还包括构造方木10,所述构造方木10是设于木胶合板8制成的面板拼缝11处、梁柱墙模板边角处,通过构造方木10对木胶合板制成的面板与C型钢次龙骨的整体连接固定。所述支托架I可以为开口朝上的“U”型板。所述的C型钢6规格最好为80X40X15X2.0mm,所述钢管7规格最好为Φ 48 X 3.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利用“以钢代木、钢木混合、体系可调”的技术思路,采用木胶合板作为面板,80 X 40 X 15 X 2.0mm的C型钢作为次龙骨,Φ 48 X 3.5mm钢管作为主龙骨,Φ48Χ3.5mm钢管作为立杆支撑,在每根立杆顶部安装一个可调节的定型可调支托,形成改进后的模板组件。利用C型钢壁薄自重轻、截面力学性能优良、现场不可锯、重复使用率高的特性,使用C型钢替代传统的木龙骨,同时在木胶合板面板拼缝处、梁柱墙模板边角处加设少量间隔式布置的构造木方的技术方案,形成了木胶合板面板与C型钢龙骨的整体连接固定。结合可调支托对模板标高、平整度的方便准确的调节作用,把C型钢和可调支托的优势综合应用到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体系,从而形成了经济、适用、安全的模板支撑体系。本技术具备结构简单、可减少浪费、具有可调节功能,经济实用的特点。【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可调支托9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调支托9与立杆支撑4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套3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C型钢6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钢管7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木胶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梁板模板立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梁板节点处理大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面板拼缝处理大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为支托架,2为螺杆,3为卡套,4为立杆支撑,5为“T”型通孔,6为C型钢,7为钢管,8为木胶合板,9为可调托架,10为构造方木,11为面板接缝。【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一图6,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主要包括多个的面板、次龙骨、主龙骨、立杆支撑4,所述面板利用木胶合板8制成,次龙骨利用C型钢6制成,主龙骨利用钢管7制成,立杆支撑4利用钢管7制成,在每个立杆支撑4顶部安装有可调支托9 ;所述可调支托9的结构包含螺杆2、支托架1、卡套3,所述支托架I设于螺杆2的顶部,所述卡套3设有“T”型通孔5,所述螺杆2穿过“T”型通孔5,且与“T”型通孔5螺纹连接,所述卡套3可沿螺杆2上下移动。所述支托架I为开口朝上的“U”型板。所述的C型钢6规格为80 X 40 X 15 X 2.0mm,所述钢管7规格为Φ 48 X 3.5mm。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还包括构造方木10,所述构造方木10是设于木胶合板8制成的面板拼缝11处、梁柱墙模板边角处,通过构造方木10对木胶合板制成的面板与C型钢次龙骨的整体连接固定。参照图7—图9,将本技术用于现浇板模板支撑体系的建立: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模板及支撑体系的设计验算,确定主次龙骨的间距、铺设方向及接头位置,竖向立杆的间距及位置,水平杆的间距及位置,并绘制出施工大样图。根据工程需要选择12?18mm厚的木胶合板,以满足楼板施工质量及周转的需要;次龙骨选择80X40的构造木方配合80X40X15X2.0mm的C型钢,构造木方主要做边龙骨和模板拼缝的处理,次龙骨长度3m、3.6m、4.5m模数为宜,模板拼缝处使用构造木方间隔放置与木胶合模板钉牢;主龙骨选择Φ48Χ3.5mm的钢管,长度视工程开间、进深尺寸确定,具体通过计算确定。实施例3: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本技术用于现浇梁模板支撑体系的建立:根据梁截面尺寸、形式及梁侧是否有板,通过设计计算确定梁底立杆及水平杆的间距及位置,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具体实际情况确定最优方案,达到梁模板支设的稳定、经济、适用。当梁侧有板时梁、板立杆分别单独考虑,主龙骨规格为Φ48X3.5mm的钢管,次龙骨为80 X 40的构造木方配合80 X 40 X 15 X 2.0mm的C型钢,构造木方仅做阴阳角处模板的固定与拼缝连接,根据计算要求配置对拉螺栓,尽量避免重复设置。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本技术用于框架柱模板支撑体系建立:根据柱截面尺寸确定以钢管柱箍和对拉螺栓为主要加固措施,框架柱的支撑可与纵横向成排框架柱支撑连成整体或与现浇梁、板的立杆支撑连成整体,形成稳固的支撑体系。通过计算确定柱箍、次龙骨、对拉螺栓的间距,柱箍规格为Φ48Χ3.5mm的钢管,竖向次龙骨为80 X 40的构造木方配合80 X 40 X 15 X 2.0mm的C型钢,构造木方仅做柱阳角处模板的固定与拼缝连接,根据计算要求配置规格为Φ 14mm对拉螺栓。实施例5: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本技术用于剪力墙模板支撑体系的建立: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进行模板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模板组件,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多个的面板、次龙骨、主龙骨、立杆支撑(4),所述面板利用木胶合板(8)制成,次龙骨利用C型钢(6)制成,主龙骨利用钢管(7)制成,立杆支撑(4)利用钢管(7)制成,在每个立杆支撑(4)顶部安装有可调支托(9);所述可调支托(9)的结构包含螺杆(2)、支托架(1)、卡套(3),所述支托架(1)设于螺杆(2)的顶部,所述卡套(3)设有“T”型通孔(5),所述螺杆(2)穿过“T”型通孔(5),且与“T”型通孔(5)螺纹连接,所述卡套(3)可沿螺杆(2)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军谢义军石建业高运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石河子天筑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