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6143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22:02
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壳体、液晶片、电路板、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自检按钮,所述壳体上设有液晶片、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和自检按钮,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和自检按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检功能,用于在焊接前检测滤镜盒是否变光,以防止滤镜盒不变光开始进行焊接时对人眼造成伤害,且该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遮光号和打磨功能的调节都在滤镜盒上,这样还能省下外调电位器,节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壳体、液晶片、电路板、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自检按钮,所述壳体上设有液晶片、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和自检按钮,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和自检按钮。本技术具有自检功能,用于在焊接前检测滤镜盒是否变光,以防止滤镜盒不变光开始进行焊接时对人眼造成伤害,且该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遮光号和打磨功能的调节都在滤镜盒上,这样还能省下外调电位器,节省成本。【专利说明】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
本技术涉及微电子
,具体涉及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
技术介绍
自动变光焊接滤镜运用光电感应原理,在接收电弧光的瞬间使液晶由亮态变为暗态,焊接结束后自动由暗态转换为亮态,从而保护使用者的眼睛和脸部皮肤免受弧光飞溅和红外线/紫外线的有害辐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包括壳体、液晶片、电路板、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自检按钮,所述壳体上设有液晶片、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和自检按钮,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一太阳能电池板与电路板连接,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和自检按钮,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2-R20,电容C1-C23,电容C25-C29,发光二极管Dl和发光二极管D2,三极管Q1-Q12,电压反相器U4,集成块Ul和U2,三端稳压管U5,MOS管三极管Q3,运算放大器U3和运算放大器U6,低电压检测芯片三极管Q13,自检按钮SI,打磨开关S2,可调电阻W1,可调电阻W2,外调电位器电阻RV1,外调电位器电阻RV2,所述三极管Ql的I脚接VCC,三极管Ql的2脚接电阻R4,电阻R4与电阻R6串联,打磨开关S2并联在电阻R6的两端,三极管Q5的基极接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6,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2、电容C29和MOS管接三极管Q4的栅极,三极管Q4的漏极接3V电源和三极管Q2的I脚,三极管Q4的源级接VCC,三极管Q2的2脚接电阻R3,三极管Q2的3脚接VIN2,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4与电池BTl并联接口的一端接电容C27和电容C25并联接口,所述电容C27和电容C25并联接口的另一端接VCC和三端稳压管U5的输入端,电容C24与电池BTl并联接口的另一端连接三端稳压管U5的接地端,三端稳压管U5的输出端接电容C23、电容C26和2.5V电压,电容C23与电容C23并联接地;太阳能电池与电容C28并联接地,电容C19 一端接电阻R18,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外调电位器电阻RV2的2脚,电阻RV2的3脚接电容C19和地;发光二极管D3的I脚接3V电源,发光二极管D3的2脚接电阻R16,电阻R16另一端接低电压检测芯片三极管Q13的I脚,三极管Q13的3脚接发光二极管D3的I脚,三极管Q13的2脚接地;光电二极管Dl和光电二极管D2并联,光电二极管Dl和光电二极管D2的I脚接地,光电二极管Dl和光电二极管D2的2脚依次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21,电阻R15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电容C22和电阻R17,电容C2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3脚,三极管Q3的2脚接电阻R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3脚和运算放大器U3的2脚,运算放大器U3的3脚接电容C16,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ll和电阻R13串联,电阻Rll的另一端接2.5V的电源,电阻Rl3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的I脚接运算放大器U3的6脚和电阻R14,运算放大器U3的8脚接2.5V电源,运算放大器U3的5脚接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接2.5V电源,运算放大器U3的7脚接电阻R10,电阻RlO的另一端接可调电位器电阻RV3的I脚,电阻RV3的3脚接集成块U2的8脚和9脚,自检按键SI 一端接地,一端接集成块U2第8脚和9脚,电容C12 —端接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3脚,集成块U2第13脚接电阻R9和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另一端连于集成块U2第11脚与集成块Ul第10脚相连的公共端,集成块U2的第10脚和第12脚、三极管Q6第2脚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第I脚、U3的第9脚和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电容C8、电容C10、电容C13、电容C15、电容C18的一端分别与集成块U2的第I脚、第2脚、第4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20的一端、集成块U2第5脚和集成块的第6脚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17的一端与集成块U2的第3脚、三极管Q12第2脚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第2脚、三极管Q9第I脚相连,电容Cll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第2脚、三极管QlO第I脚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O第2脚、三极管Qll第I脚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ll第2脚、三极管Q12第I脚相连,电容C8的一端与三极管Q7第3脚相连,电容ClO的一端与三极管Q9的第3脚相连,电容C13与三极管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3、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7、电容C18、三极管Q7、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三极管Q12的液晶升压电路连接产生-15V的负电压给模拟开关选择器Ul提供负电压,U4集成块产生2.5V负电压,通过电阻Rl,Wl,W2的连接可以控制U6运放的3脚电位,调节W1,W2可以控制3脚电位,I脚的电位相应跟随,由于测试键SI按下时模拟通道控制端A,B会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使得输出端电容C0MX、电容COMY电压随之变化,从而产生驱动液晶信号的方波波形,使得液晶片产生变光效果。2、灵敏度的调节:通过调节可调电位器电阻RV2,使得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变化,从而改变灵敏度。3、延迟时间的调节:通过调节可调电位器电阻RV3,使得集成块U2的I脚输入电流发生变化,电容C18的充电时间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液晶由暗态到亮态的时间发生变化。4、低电压显示:当电池电量过低时,低电压检测芯片三极管Q13开始工作,此时LED指示灯就会亮起,提示用户更换电池。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自检功能,用于在焊接前检测滤镜盒是否变光,以防止滤镜盒不变光开始进行焊接时对人眼造成伤害,且该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遮光号和打磨功能的调节都在滤镜盒上,这样还能省下外调电位器,节省成本。【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背面示意图;图3为电路板的电子元件连接图;QlO的第3脚相连,电容C15与三极管Qll的第3脚相连,电容C18与三极管Q12的第3脚相连,三极管Q7的第I脚与集成块Ul的第I脚、集成块的第7脚、电容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调试自动变光焊接滤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液晶片、电路板、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自检按钮,所述壳体上设有液晶片、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低电压指示灯和自检按钮,所述壳体的背面设有一太阳能电池板与电路板连接,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的电路电连接灵敏度调节旋钮、返回时间调节旋钮、遮光号调节旋钮和自检按钮,所述电路板包括电阻R2‑R20,电容C1‑C23,电容C25‑C29,发光二极管D1和发光二极管D2,三极管Q1‑Q12,电压反相器U4,集成块U1和U2,三端稳压管U5,MOS管三极管Q3,运算放大器U3和运算放大器U6,低电压检测芯片三极管Q13,自检按钮S1,打磨开关S2,可调电阻W1,可调电阻W2,外调电位器电阻RV1,外调电位器电阻RV2,所述三极管Q1的1脚接VCC,三极管Q1的2脚接电阻R4,电阻R4与电阻R6串联,打磨开关S2并联在电阻R6的两端,三极管Q5的基极接电阻R3、电阻R4和电阻R6,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接电阻R2、电容C29和MOS管接三极管Q4的栅极,三极管Q4的漏极接3V电源和三极管Q2的1脚,三极管Q4的源极接VCC,三极管Q2的2脚接电阻R3,三极管Q2的3脚接VIN2,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24与电池BT1并联接口的一端接电容C27和电容C25并联接口,所述电容C27和电容C25并联接口的另一端接VCC和三端稳压管U5的输入端,电容C24与电池BT1并联接口的另一端连接三端稳压管U5的接地端,三端稳压管U5的输出端接电容C23、电容C26和2.5V电压,电容C23与电容 C23并联接地;太阳能电池与电容C28并联接地,电容C19一端接电阻R18,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外调电位器电阻RV2的2脚,电阻RV2的3脚接电容C19和地;发光二极管D3的1脚接3V电源,发光二极管D3的2脚接电阻R16,电阻R16另一端接低电压检测芯片三极管Q13的1脚,三极管Q13的3脚接发光二极管D3的1脚,三极管Q13的2脚接地;光电二极管D1和光电二极管D2并联,光电二极管D1和光电二极管D2的1脚接地,光电二极管D1和光电二极管D2的2脚依次连接电阻R15和电容C21,电阻R15另一端接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电容C22和电阻R17,电容C2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3脚,三极管Q3的2脚接电阻R14,电阻R14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3脚和运算放大器U3的2脚,运算放大器U3的3脚接电容C16,电容C16另一端接地,电阻R11和电阻R13串联,电阻R11的另一端接2.5V的电源,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U3的1脚接运算放大器U3的6脚和电阻R14,运算放大器U3的8脚接2.5V电源,运算放大器U3的5脚接电阻R12,电阻R12的另一端接2.5V电源,运算放大器U3的7脚接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可调电位器电阻RV3的1脚,电阻RV3的3脚接集成块U2的8脚和9脚,自检按键S1一端接地,一端接集成块U2第8脚和9脚,电容C12一端接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3脚,集成块U2第13脚接电阻R9和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9另一端连于集成块U2第11脚与集成块U1第10脚相连的公共端,集成块U2的第10脚和第12脚、三极管Q6第2脚与电阻R7的一端相连,电阻R7的另一 端与三极管Q6的第1脚、U3的第9脚和电容C6的一端相连,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8、电容C8、电容C10、电容C13、电容C15、电容C18的一端分别与集成块U2的第1脚、第2脚、第4脚相连,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20的一端、集成块U2第5脚和集成块的第6脚相连,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9、电容C11、电容C14、电容C17的一端与集成块U2的第3脚、三极管Q12第2脚相连,电容C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第2脚、三极管Q9第1脚相连,电容C1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第2脚、三极管Q10第1脚相连,电容C1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0第2脚、三极管Q11第1脚相连,电容C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1第2脚、三极管Q12第1脚相连,电容C8的一端与三极管Q7第3脚相连,电容C10的一端与三极管Q9的第3脚相连,电容C13与三极管Q10的第3脚相连,电容C15与三极管Q11的第3脚相连,电容C18与三极管Q12的第3脚相连,三极管Q7的第1脚与集成块U1的第1脚、集成块的第7脚、电容C5的一端相连,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集成块U1第5、6、8、14脚接地,集成块U1的第3脚与第13脚分别连到外部液晶片的两端,集成块U1第16脚和第12脚与外部输入电源VCC端相连,集成块U1的第4脚和第15脚、电容C4的一端与电压反相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吉欧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