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6059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9: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包括齿条以及带动齿条运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等距离设置在主动轮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以及双面齿同步带,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同轴固接的小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双面齿同步带的内齿面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接触,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通过外齿面与主动轮的外围条形齿相配合,该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载荷加载机构,通过载荷加载机构将皮带绷紧,给予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施加相互聚拢的预载荷,使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磨损间隙消除,抑制振动,使加工切割工件表面粗糙精度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包括齿条以及带动齿条运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等距离设置在主动轮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以及双面齿同步带,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同轴固接的小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双面齿同步带的内齿面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接触,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通过外齿面与主动轮的外围条形齿相配合,该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载荷加载机构,通过载荷加载机构将皮带绷紧,给予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施加相互聚拢的预载荷,使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接触。本专利技术将磨损间隙消除,抑制振动,使加工切割工件表面粗糙精度得到提高。【专利说明】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齿轮齿条传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铣床或雕刻机的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铣床或雕刻机长距离传动时,使用单齿轮定心传动时,长期工作或局部工作时,由于轮齿间的磨损产生接触间隙,使得实际行程与驱动行程不相同,实际上实际行程为驱动行程与磨损间隙的差值,所以,加工时出现工件精度超差,反映在实际的工件上,使得工件整体加工误差加大,工件表面粗糙度低,并使得重复定位精度等级降低。即使采用高精度齿条齿轮传动也无法消除或补偿磨损误差。现有设备更换调整齿轮齿条的周期短,维护难度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旨在消除由于磨损间隙带来的误差,提高加工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该装置包括齿条以及带动齿条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等距离设置在主动轮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以及双面齿同步带,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同轴固接的小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双面齿同步带的内齿面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接触,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通过外齿面与主动轮的外围条形齿相配合,该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载荷加载机构,通过载荷加载机构将皮带绷紧,给予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施加相互聚拢的预载荷,使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接触。进一步地,载荷加载机构包括皮带胀紧轮,将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支撑起一定的角度,皮带胀紧轮的固定轴上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设置在皮带胀紧轮与双面齿同步带接触面的对应一侧。进一步地,皮带胀紧轮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对称线上。进一步地,皮带胀紧轮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内齿面相接触。进一步地,皮带胀紧轮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外齿面相接触。进一步地,主动轮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对称线上。进一步地,主动轮与触双面齿同步带接触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Θ满足:120。 ( Θ < 18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在加工运行时,将磨损间隙自动消除补偿,使重复定位和加工过程全部在一个预载荷下运行,增加了加工的精度,由于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受力向中心受力,从而抑制了切削时的振动,尤其在做单进切削时,机床龙门承受切削刀具时产生的弹性振动和单向载荷冲击。由于本专利技术在静止时也是具有一定的预负载的存在,故在做单边切削时,也会将磨损间隙消除,抑制振动,使加工切割工件表面粗糙精度得到提高。【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第一从动轮,2为皮带胀紧轮,3为第二从动轮,4为第一小齿轮,5为齿条,6为主动轮,7为双面齿同步带,8为第二小齿轮,9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该装置包括齿条以及带动齿条双向运动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连接的主动轮6、等距离设置在主动轮两侧的相同尺寸的第一从动轮I与第二从动轮3、以及带动主动轮6、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的双面齿同步带7,第一从动轮I与第二从动轮3分别通过同轴固接的小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双面齿同步带与主动轮6、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的传输装配关系为:双面齿同步带的内齿面与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接触,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通过外齿面与主动轮6的外围条形齿相配合,该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载荷加载机构,通过载荷加载机构将皮带绷紧,给予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2施加相互聚拢的预载荷,使得第一从动轮I的第一小齿轮4和第二从动轮2的第二小齿轮8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5接触。载荷加载机构包括皮带胀紧轮2,将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支撑起一定的角度,皮带胀紧轮2的固定轴上连接有压缩弹簧9,压缩弹簧9设置在皮带胀紧轮2与双面齿同步带7接触面的对应一侧。通过压缩弹簧9的弹力将双面齿同步带绷紧,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上的小齿轮给齿条5施加一对方向相反的平衡力。双面齿同步带被支撑的角度可以通过调节皮带胀紧轮2以及压缩弹簧9距离齿条5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并可以通过调节压缩弹簧,来调节双面齿同步带的胀紧度,从而达到调节小齿轮与齿条之间的接触力。载荷加载机构可以固定在电机的机身上。皮带胀紧轮2与双面齿同步带7的内齿面相接触。并将皮带胀紧轮设置在第一从动轮I和第二从动轮3之间的对称线上。主动轮位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的对称线上。并将主动轮与触双面齿同步带接触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Θ设置为12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皮带胀紧轮与双面齿同步带的外齿面相接触。此时载荷加载机构可以固定在铣床或机床的机身上,可以将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间距拉近,使得主动轮与双面齿同步带接触的弧长对应的圆心角Θ设置为15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用于雕刻机或者铣床上,在静态装配完成后,通过压缩弹簧给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施加一定的相对预载荷,使齿轮与齿条之间产生偏向预应力的接触,使各齿轮与齿条接触夹角对应静止保持,并且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接触,在静止状态时,由于相互平衡力的存在,使得装置处于稳定的状态。当主动轮逆时针旋转时,双面齿同步带先带动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旋转,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先行脱离与齿条的接触,双面齿同步带拉近,带动第一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齿条的运行,由于双面齿同步带下压皮带胀紧轮,从而使压缩弹簧下压,压缩弹簧给予皮带胀紧轮一个反向作用力,当主动轮停止运行时,压缩弹簧带动皮带胀紧轮要恢复到初始状态,皮带胀紧轮再次使得双面齿同步带恢复到初始的胀紧状态,从而带动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再次恢复到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接触的状态。当主动轮顺时针旋转时,双面齿同步带先带动第一从动轮的小齿轮旋转,第一从动轮的小齿轮先行脱离与齿条的接触,双面齿同步带拉近,带动第二从动轮旋转,从而带动齿条向另一方向运行,由于双面齿同步带下压皮带胀紧轮,从而使压缩弹簧下压,压缩弹簧给予皮带胀紧轮一个反向作用力,当主动轮停止运行时,压缩弹簧带动皮带胀紧轮要恢复到初始状态,皮带胀紧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齿轮齿条传动同步带自动消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齿条以及带动齿条运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等距离设置在主动轮两侧的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以及双面齿同步带,第一从动轮与第二从动轮分别通过同轴固接的小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双面齿同步带的内齿面与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接触,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之间一侧的双面齿同步带通过外齿面与主动轮的外围条形齿相配合,该传动机构还设置有载荷加载机构,通过载荷加载机构将皮带绷紧,给予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施加相互聚拢的预载荷,使得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的小齿轮相远离的两侧与齿条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广财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广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