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栈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258426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铁栈板结构,其包含一主架体、至少一补强架及一底网;主架体包含复数第一横杆及复数第一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主架体的顶面形成一承载部,承载部的两侧由第一横杆垂直延伸形成有一侧架部,两侧架部分别向内弯折延伸且平行于第一横杆形成一支撑部;补强架包含复数第二横杆及复数第二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补强架设于主架体下方,且形成有一底部,底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二横杆分别弯折垂直形成一补强部,各补强部分别固定于主架体的承载部;底网包含复数第三横杆及复数第三纵杆交错固定设置,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相固定,使得补强架位于主架体与底网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寿命长、强度佳及兼具环保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铁栈板结构,其包含一主架体、至少一补强架及一底网;主架体包含复数第一横杆及复数第一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主架体的顶面形成一承载部,承载部的两侧由第一横杆垂直延伸形成有一侧架部,两侧架部分别向内弯折延伸且平行于第一横杆形成一支撑部;补强架包含复数第二横杆及复数第二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补强架设于主架体下方,且形成有一底部,底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二横杆分别弯折垂直形成一补强部,各补强部分别固定于主架体的承载部;底网包含复数第三横杆及复数第三纵杆交错固定设置,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相固定,使得补强架位于主架体与底网之间。本技术使用寿命长、强度佳及兼具环保性。【专利说明】铁栈板结构
本技术应用于运输物品的
,尤指一种环保及使用效果佳的铁栈板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已知在运输货品均需要使用大量的栈板,其中常见的栈板主要以木栈板为主,但由于运输货品的环境不限定于室内,也可能于户外等环境,此时木栈板则容易发生受潮或日晒等问题,导致木栈板容易损坏,且使用寿命差,因而需要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同时造成大量伐木,形成不环保及长期成本增加的问题。另外,市面上也出现有塑胶制的栈板,且塑胶制的栈板虽能改善木栈板的使用寿命短的缺点,但却仍有强度不足及使用不环保的新问题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前述常用铁栈板结构于实际使用上,仍有使用寿命短、强度不足及不环保的问题产生,而提出本技术的铁栈板结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栈板结构,其能通过主架体、补强架及底网的组合,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强度佳及兼具环保性的铁栈板结构。为达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铁栈板结构,包括:一主架体,该主架体包含有复数第一横杆及复数第一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该主架体的顶面形成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一横杆分别垂直延伸各形成一侧架部I两侧架部分别向内弯折延伸且平行于第一横杆分别形成一支撑部;至少一补强架,该补强架包含复数第二横杆及复数第二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补强架设于主架体下方,交错固定的第二横杆及第二纵杆形成一底部,该底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二横杆分别弯折垂直形成一补强部,各补强部分别固定于该主架体的承载部;一底网,该底网包含复数第三横杆及复数第三纵杆交错固定设置,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相固定,使得补强架位于主架体与底网之间。 所述承载部的两侧相对位置分别形成有一缺口。所述缺口通过所述第一横杆不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所述两侧架部是由所述第一横杆弯折而成。各补强部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主架体的承载部。所述补强架小于所述主架体。所述补强架设置于所述主架体的下方中央位置。所述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主架体、补强架及底网的组合,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强度佳及兼具环保性的铁栈板结构。【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主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铁栈板结构,其包含一主架体10、一补强架20及一底网30。主架体10包含有复数第一横杆11及复数第一纵杆12交错固定设置,且主架体10的顶面由交错固定的第一横杆11及第一纵杆12形成有一承载部13,承载部13的两侧由复数第一横杆11分别垂直延伸各形成一侧架部14,两侧架部14是由第一横杆11弯折而成,而两侧架部14分别向内弯折延伸且平行于第一横杆11分别形成一支撑部15,且承载部13的两侧相对位置分别形成有一缺口 16,该缺口 16可通过第一横杆11不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补强架20包含复数第二横杆21及复数第二纵杆22交错固定设置,且补强架20设于主架体10下方,交错固定的第二横杆21及第二纵杆22形成一底部23,该底部23的两侧由复数第二横杆21所分别弯折垂直各形成一补强部24,各补强部24分别固定于主架体10的承载部13,其中可用焊接方式固定结合,且补强架20小于主架体10,并可依需要于主架体10内设置至少一个以上的补强架20,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补强架20设置于主架体10的下方中央位置。底网30包含复数第三横杆31及复数第三纵杆32交错固定设置,,且底网30与主架体30的两支撑部15及补强架20的底部23相固定,使得补强架20位于主架体10与底网30之间,其中可用焊接方式固定结合。其中,本技术的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21、第三横杆31、第一纵杆12、第二纵杆22及第三纵杆32可依实施状况,调整设置的数量,例如较大型的栈板则可增加设置数量,或者,需承载较重的货物时,则可增加第一横杆11、第二横杆21、第三横杆31、第一纵杆12、第二纵杆22及第三纵杆32的密度及线径,而能达到依使用者需要的承载负重能力,同时,能提供较为经济及环保的栈板。请参阅图4所示,其是本技术承载货物40的使用状态立体图,其中,可将货物40直接承放于主架体10的承载部13上,且通过补强架20于主架体10中央位置的补强,以强化整体铁栈板的负重能力,以避免主架体10受力变形的问题,且配合主架体10两侧设置的缺口,而能方便运送铁栈板的运货机(图中未示)的活动支撑穿入设置,以增加铁栈板所需移动便利的功效。本技术已通过上述的实施例及变化例而描述,本技术的所有实施例及变化例仅为例示性而限制性,基于本技术实质精神及范围,而包含上述特征的铁栈板结构的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所涵盖。【权利要求】1.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架体,该主架体包含有复数第一横杆及复数第一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该主架体的顶面形成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一横杆分别垂直延伸各形成一侧架部I两侧架部分别向内弯折延伸且平行于第一横杆分别形成一支撑部; 至少一补强架,该补强架包含复数第二横杆及复数第二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补强架设于主架体下方,交错固定的第二横杆及第二纵杆形成一底部,该底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二横杆分别弯折垂直形成一补强部,各补强部分别固定于该主架体的承载部; 一底网,该底网包含复数第三横杆及复数第三纵杆交错固定设置,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相固定,使得补强架位于主架体与底网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两侧相对位置分别形成有一缺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通过所述第一横杆不向下垂直延伸而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架部是由所述第一横杆弯折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补强部分别焊接固定于所述主架体的承载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架小于所述主架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架设置于所述主架体的下方中央位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通过焊接方式相固定。【文档编号】B65D19/28GK203727815SQ201420075967【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1日 优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主架体,该主架体包含有复数第一横杆及复数第一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该主架体的顶面形成有一承载部,该承载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一横杆分别垂直延伸各形成一侧架部,两侧架部分别向内弯折延伸且平行于第一横杆分别形成一支撑部;至少一补强架,该补强架包含复数第二横杆及复数第二纵杆交错固定设置,且补强架设于主架体下方,交错固定的第二横杆及第二纵杆形成一底部,该底部的两侧由复数第二横杆分别弯折垂直形成一补强部,各补强部分别固定于该主架体的承载部;一底网,该底网包含复数第三横杆及复数第三纵杆交错固定设置,底网与主架体的两支撑部及补强架的底部相固定,使得补强架位于主架体与底网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维富
申请(专利权)人:三发制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