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兆清专利>正文

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锂元素补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256527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中锂元素补充方法,以液态溶液法实现对需要补充锂元素的电极进行补锂,同时具有较好的工艺可行性。所述方法包括: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由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能够将锂元素添加到电极片中,可以提高该电极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
,特别是锂离子电池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锂离子电池中电极补充锂元素的方法,以及采用该电极所制备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当今商业电池中能量最高的二次电池,目前对这种电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采用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极材料,来继续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在被研究的高能量密度材料中,有一些材料的初始状态是不含有锂元素的,其在电池反应过程中获得锂元素,例如负极材料Si,Si在充电过程中转变成LiSi化合物。这些材料制备的电极在使用时,往往需要与其配合使用的另一电极提供较多的锂元素。但是由于锂离子电池中存在的首次容量损失以及循环过程中锂元素损失等现象,因此在实际电池生产中使用上述不含有锂元素的活性物质及其电极,往往需要为该活性物质所制备的电极补充额外的锂元素,也称为“预充电”或“预锂化”。例如,采用硅负极或硅碳复合负极时,外加锂元素可以抵消电池首次容量损失所消耗的大量锂元素。这将有利于提高电池应用时的容量和能量。目前这种外加锂元素的方法已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的补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溶解金属锂形成锂溶液;
将电极片与锂溶液充分接触,使锂溶液浸润到电极中;
将电极片中的溶剂去除,获得经过补锂的电极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
包括醚类有机物、脂类化合物、液态烷类化合物、石蜡类碳氢化合物、芳香族
碳氢化合物、石油溶剂、液氨、乙腈、含有2~6个碳原子的烷基胺、多胺或者
碳原子数目小于5的低分子量醇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醚类有机物包括四氢
呋喃、四氢吡喃、2-甲基四氢呋喃、1,3-二氧戊环、4-甲基-1,3-二氧戊环、1,4-
二氧六环、二甲醚、异丙醚、正丁基醚、二丁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
甲醚、二甲氧甲烷、二甲氧丙烷、二甘醇二甲醚;脂类化合物包括碳酸丙烯酯,
碳酸丁烯酯,γ-丁内酯,甲酸甲酯,醋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
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二乙酯,丁酸甲酯,丙酸乙酯,丁酸乙酯
液态烷类化合物包括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异辛烷、环己烷;石蜡类碳氢
化合物包括石油醚;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联苯、苯酚;石油溶
剂包括矿物油;烷基胺包括甲胺、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异丁胺、戊胺、
己胺;多胺类化合物包括乙二胺、N,N’-二甲基乙二胺、哌嗪、二氨基丙烷、二
氨基丁烷、二甲基二氨基丁烷、三氨基乙基胺、叔苯甲基胺、叔磺基胺、N-苯
甲基,N-甲基癸酸胺;低分子量醇包括乙醇、丙醇、丁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能溶解金属锂的溶剂
包括四氢呋喃与正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吡喃
与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萘的混合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联苯的混合
溶液,乙二醇二甲醚与甲苯的混合溶液,二甲醚与联苯的混合溶液、石油醚与
甲苯的混合溶液、四氢呋喃与液氨的混合溶液、1,3-二氧戊环与液氨的混合溶液、
乙二醇二甲醚与液氨的混合溶液、丙胺与乙二胺的混合溶液、丁胺和二氨基丙
烷和乙醇混合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兆清
申请(专利权)人:徐兆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