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文胜专利>正文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5454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7-24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脚部支撑壁(3)、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小腿辅助壁(6)、大腿固定带(7;7’)、膝部固定带(8;8’)和小腿固定带(9;9’);大腿支撑壁(4)在使用时其上边缘与臀部和大腿根部肌肉相贴合,由大腿外侧延伸到臀部下方及大腿根部内侧;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通过具有两个方向旋转自由度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行走辅助装置使用方便、能随意弯曲行走坐立自如,在站立行走时可以承重20-25kg,使得在行走时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辅助使用者行走的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人体大部分活动都需要下肢的参与和支持,特别是同行走相关的活动。人在正常行走时,80%以上时间为单腿支撑(左右腿交替),5%~10%的时间为重心转移时的两腿同时支撑,用力主要是支撑体重、重心变换时的重心掌控、重心移动时的推动,以及对抗由于瞬时重心交换时的冲击。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特别是下肢机能的衰退,使得从中老年人存在着站立行走晃动不稳、关节运动幅度减小等现象,致使其在独立站立、行走等方面出现功能性障碍。开发与老年人相适应的各类外力辅助行走器械势在必行,但现有的行走辅助装置仍存在使用不便、成本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的行走辅助装置,在行走时更加省力。本技术提供的行走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脚部支撑壁3、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构成整个支架;所述大腿支撑壁4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上部,在使用时其上边缘与臀部和大腿根部肌肉相贴合;所述膝部辅助壁5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下部;所述小腿辅助壁6固定设置在小腿支杆2的上部;所述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为弧形侧面;所述大腿支撑壁4由大腿外侧延伸到臀部下方及大腿根部内侧;所述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腿固定带(7;7’)、膝部固定带(8;8’)和小腿固定带(9;9’),用于将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固定到腿上;所述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还有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通过具有两个方向旋转自由度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行走时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之间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作为改进,该装置还包括踝部固定带10,其设置在小腿支杆2的下部。作为改进,所述大腿支撑壁4的上边缘的形状与臀部肌肉相适应呈下凹的曲线形。作为改进,所述膝部辅助壁5的下边缘和小腿辅助壁6的上边缘的形状与腿部肌肉适配。作为改进,所述脚部支撑壁3上端窄、下端宽,其下边缘与鞋底形状相适配,其侧壁为曲面,与脚的外侧面形状相适配。作为改进,所述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的转动连接结构采用:设置第一支撑筋101,使大腿支杆1的下端位于第一支撑筋101的上端和小腿支杆2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103使大腿支杆1与小腿支杆2和第一支撑筋10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筋101的下端和小腿支杆2固定连接,大腿支杆1能够相对第一支撑筋101和小腿支杆2转动。作为改进,所述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的转动连接结构采用:设置第二支撑筋102,使小腿支杆2的下端位于第二支撑筋102的上端和脚部支撑壁3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使小腿支杆2与脚部支撑壁3和第二支撑筋102转动连接,第二支撑筋102的下端和脚部支撑壁3固定连接,小腿支杆2能够相对第二支撑筋102和脚部支撑壁3转动。作为改进,所述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采用铝合金材料;所述脚部支撑壁3、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采用硬质树脂材料。在行走时(除上下楼梯外),人体的体力消耗主要是腿部支撑体重及控制重心的消耗,特别是腿部要对抗瞬时冲击,这极易使关节、肌肉机能下降的人感到疼痛,因此这部分人的行走幅度减小,速度减慢。针对这一点,本技术提供的行走辅助装置能随意弯曲行走、坐立自如,在站立行走时可以承重20~25kg。20~25㎏的重量(视个人情况)通过支架直接作用到地面,有效减轻了下肢的负担。相当于体重减少了20~25㎏,减弱了相应重量对下肢的冲击,特别是对膝关节和踝关节的冲击(很多人行走机能下降首先表现在膝关节和踝关节)。因而,可以使人较长时间的行走,在行走时更加省力。同时,由于是支撑部分的体重(20~25㎏),不会影响人体在行走中对重心的掌控,所以不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和适应。由于支撑壁和辅助壁采用了围绕上托的形式,大腿多处分散受力,可以有效减轻捆扎的松紧度,并极大地减轻由于捆扎过紧造成的血液循环不畅,使人更加舒适。本技术的整个支架采用轻便、坚固、韧性强的材料(如:铝合金、碳纤维树脂、其它高性能树脂等)贴合人体制作,可以穿戴在裤子里面,外面基本看不出来,不影响美观。因此,本技术可以极大地扩大中老年人的使用时间,有效扩大活动范围。对于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如教师、门卫等),也可以有效减缓其由于长时间站立的疲劳感,并减轻对下肢骨骼、肌肉的压迫。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行走辅助装置的左腿部分示意图。附图2为图1行走辅助装置穿戴在左腿上状态示意图。附图3为图1中大腿支杆、小腿支杆和脚部支撑壁在行走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4为图1中大腿支杆、小腿支杆和脚部支撑壁的侧视图。附图5为图1所示行走辅助装置穿戴在左腿上的俯视图。附图6为大腿支撑壁的优选形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行走辅助装置可包括左右两个相互镜像对称并且独立的部分,分别穿戴在左右腿上,为简单起见,下面以穿戴在左腿上的部分为例进行说明。下述“上、下、左、右、前、后”与人站立时的方向一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行走辅助装置,包括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脚部支撑壁3、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的高度分别与大腿、小腿、脚踝到鞋底的高度相适应(如图2所示)。大腿支撑壁4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上部,其上边缘在使用时与臀部和大腿根部肌肉相贴合,用于支撑人体臀部以上的部分重量,在本装置中起主要的支撑作用。膝部辅助壁5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下部,使用时其位于膝盖上方;小腿辅助壁6固定设置在小腿支杆2的上部,使用时其位于膝盖的下方。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除部分支撑腿部重量外,在人直立时还起到保证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尽量竖直,更好的传递受力。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为弧形侧面,其凹面可适配腿部形状。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腿固定带(7;7’)、膝部固定带(8;8’)、小腿固定带(9;9’)。大腿固定带(7;7’)、膝部固定带(8;8’)和小腿固定带(9;9’)的两端设置有相互固定的粘扣,或设置有可以相互插接的插槽和插扣,用于将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固定并紧贴到腿上。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还有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通过具有两个方向旋转自由度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行走时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之间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如图3所示)。所述转动连接,例如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等常规方式。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优选采用下述方式转动连接(如图4所示):设置第一支撑筋101,使大腿支杆1的下端位于第一支撑筋101的上端和小腿支杆2的上端之间,通过螺栓103使大腿支杆1与小腿支杆2和第一支撑筋101转动连接,第一支撑筋101的下端和小腿支杆2固定连接(优选铆钉连接),大腿支杆1可以相对第一支撑筋101和小腿支杆2转动。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脚部支撑壁(3)、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所述大腿支撑壁(4)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上部,在使用时其上边缘与臀部和大腿根部肌肉相贴合;所述膝部辅助壁(5)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下部;所述小腿辅助壁(6)固定设置在小腿支杆(2)的上部;所述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为弧形侧面;所述大腿支撑壁(4)由大腿外侧延伸到臀部下方及大腿根部内侧;所述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腿固定带(7;7’)、膝部固定带(8;8’)和小腿固定带(9;9’),用于将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固定到腿上;所述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还有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通过具有两个方向旋转自由度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行走时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之间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脚部支撑壁(3)、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
所述大腿支撑壁(4)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上部,在使用时其上边缘与臀部和大腿根部肌肉相贴合;所述膝部辅助壁(5)固定设置在大腿支杆(1)的下部;所述小腿辅助壁(6)固定设置在小腿支杆(2)的上部;所述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为弧形侧面;
所述大腿支撑壁(4)由大腿外侧延伸到臀部下方及大腿根部内侧;
所述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腿固定带(7;7’)、膝部固定带(8;8’)和小腿固定带(9;9’),用于将大腿支撑壁(4)、膝部辅助壁(5)和小腿辅助壁(6)固定到腿上;
所述大腿支杆(1)和小腿支杆(2),还有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通过具有两个方向旋转自由度的转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使行走时大腿支杆(1)、小腿支杆(2)和脚部支撑壁(3)之间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踝部固定带(10),其设置在小腿支杆(2)的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支撑壁(4)的上边缘的形状与臀部肌肉相适应呈下凹的曲线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膝部辅助壁(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胜
申请(专利权)人:刘文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